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1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279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309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661篇
内科学   83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40篇
综合类   112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92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1060篇
  3篇
中国医学   189篇
肿瘤学   2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人类主要细胞周期素(Cyclin D1、E、A、B1)在临床肿瘤细胞中表达特征并进行分类,探讨其对临床肿瘤分类的可行性及潜在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双参数法半定量检测161例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细胞中Cyclin D1、E、A、B1表达,根据不同Cyclin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异常表达特征,将肿瘤细胞主要Cyclin表达分为不同类型。结果细胞周期外Cyclin(D1)及周期内Cyclins(E、A、B1)在临床肿瘤细胞中表达无组织差异性(P〉0.05)。其异常表达大致可归为5种类型:Ⅰ型Cyclin(D1、E、A、B1)均高表达;Ⅱ型Cyclin D1低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高表达;Ⅲ型Cyclin D1不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高表达;Ⅳ型Cyclin D1不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低表达;V型Cyclin(D1、E、A、B1)均不表达;再根据各型中不同周期内Cyclin的优势表达分为相应不同的亚型。a亚型:Cyclin(E、B1)表达为主;b亚型:CyclinE表达为主;c亚型:Cyclin B1表达为主;d亚型:Cyclin(E、A、B1)表达为主。肿瘤细胞主要Cyclin表达类型及相应亚型分布无组织来源的差异性(P〉0.05)。结论主要Cyclins表达类型可以作为不同组织来源肿瘤分类的依据,可能是体现不同肿瘤细胞周期破坏共同特征较为客观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及细胞种植的方法。方法(1)制备管状支架模具,采用模具成形,冷冻干燥等技术,应用胶原和透明质酸复合体外预构管状支架;(2)分动态种植和静态培养两组进行细胞分层种植,每组12个,应用水溶性磺酸四唑(WST-1)测定,扫描电镜观察,5-溴2-脱氧嘧啶核苷(BrdU)细胞标记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1)成功制备了管状支架,在培养液中约3周可保持管腔形态不变形,不塌陷;2.WST-1测定值在培养6、14、20 d分别为:动态组0.842±0.110、1.124±0.102、1.132±0.112,静态组0.386±0.121、0.489±0.245、0.499±0.2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镜和BrdU标记表明动态组细胞排列整齐有序。结论应用模具成形,冷冻干燥技术预构管状支架的方法切实可行,动态培养有助于细胞种植,本研究为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MACR(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即用型组合式单克隆抗体和双酶标记的免疫组化MaxvisionTM一步法检测42例PCa、12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穿刺活检标本中AMACR、P63、34βE12的表达情况。比较Glea-son评分各组中AMAC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AMACR、P63、34βE12抗原在PCa和BPH穿刺标本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PCa组织中AMACR阳性表达率为100%,无P63和34βE12表达;BPH组织中均无AM-ACR表达,P63和34βE12均高表达。HGPIN中AMACR的阳性表达率(91.67%)与BPH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PCa差异无显著性(P>0.05);P63和34βE12阳性表达率HGPIN(100%)与PCa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与BPH差异无显著性(P>0.05)。AMACR表达强弱与PCa的Gleason评分无关(P>0.05)。结论:AMACR是PCa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P63和34βE12联合标记基底细胞的特异性高,3者联合检测能增加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诊断的准确性,在PCa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方法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对距肛缘5~8cm的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术(LP术组)53例及传统开腹根治术135例,比较两组和两组内患者造口与未造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差异。结果LP术组造口与未造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4.6%(1/22)与6.5%(2/31),χ~2=0.08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术组造口与未造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2.3% (1/43)与8.7%(8/92),χ~2=1.02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术组与OP术组行造口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P=0.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术组与OP术组未行造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P=0.288,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不会增加吻合口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奥曲肽对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肝癌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奥曲肽(octreotide)降低肝动脉栓塞(HAE)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以及抑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肝内种植Walker 256瘤株制作肝癌模型,分为对照组、Octreotide组、HAE组和HAE+octreotide组共四组。定期切取肿瘤标本测量肿瘤体积,检测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各干预组肿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 HAE+octreotide组肿瘤体积也小于 HAE组(P<0.05); HAE+octrotide组 VEGF表达低于HAE组(P<0.05);Octreotide组、HAE+octreotide组 MVD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大鼠肝癌的治疗中,行肝动脉栓塞时联用奥曲肽,可降低单纯肝动脉栓塞引起的癌组织 VEGF高表达,减少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加强其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门静脉瘤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门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对20例肝癌伴门静脉瘤栓患者,进行CT引导下门静脉瘤栓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每周1~2次,1~3次为一疗程,每例1~2个疗程,疗程间隔1个月,治疗后随访6个月~5年。结果20例中,17例(85%)瘤栓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例(10%)瘤栓消失,15例(75%)瘤栓缩小或无进展,3例(15%)无效。结论CT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门静脉瘤栓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治疗病例的选择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介入器材发展和操作技术的熟练,肝脏门脉系统介入诊疗工作有很大发展。欲进一步发挥介入诊疗的优点,必须认真复习门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正常变异,熟悉门脉的病理解剖,发掘介入器械、栓塞剂的新用途,扎实开拓门脉介入诊疗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与逆行脑灌注(RCP)时脑组织自由基的变化。健康杂种犬14只,随机等分为DHCA组和RCP组,在停循环前(A点)、DHCA/RCP30分(B点)、DHCA/RCP60分(C点)DHCA/RCP90分(D眯)和复温再灌注30分(E点)取脑皮层lg,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见两组在A点MDA和SOD无差别。在B、C、D、E点,DHCA组MDA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龈上洁治术 抗生素组(A组),单纯龈上洁治术组(B组)和单纯抗生素组(C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在治疗后1周、2周和4周记录牙周袋探诊深度(PPD)、探诊附着水平(PAL)、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治疗1周和2周后各指标显著减轻(P<0.05),2周比1周减轻更明显(P<0.05),4周与2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各指标减轻比B组显著(P<0.05);B组比C组疗效显著(P<0.05)。结论A组作用优于B组(P<0.05),B组优于C组(P<0.05)。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患者的性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女性尿毒症患者卵巢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免疫法 (EIA)测定了2 3例更年期前女性尿毒症非透析患者、15例透析患者及 2 9例健康献血者中促卵泡素 (FSH)、泌乳素 (PRL)、促黄体素 (LH)、雌二醇 (E2 )及孕酮 (P)的水平。结果 :尿毒症女患者PRL、FSH及LH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 ,而孕酮值显著降低 ,对此均有显著差异 ;且尿毒症女患者PRL升高、孕酮值降低与肾小球滤过率 (GFR)呈明显相关。透析患者较非透析患者PRL升高更为明显 ,孕酮值亦较非透析患者有所升高 ,但无显著意义。结论 :尿毒症女患者的排卵障碍及月经紊乱等都与尿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平行。透析并不能改善尿毒症女患者的卵巢功能障碍 ,只有纠正与改善肾功能 ,才能使尿毒症女患者的卵巢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