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Purpose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of known cytogenetic alterations of choroidal melanoma in a seri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Ocular Oncology Service. A review of the present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is also presented.MethodsMicrosatellite analysis (MSA) studies on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of chromosome 3, as well as multiplex ligation prove amplification (MLPA) on chromosomes 1, 3, 6 and 8, were performed on enucleation or local resection samples obtained from a total of 27 patients, over a 2 year period.ResultsTwenty patients showed at least one of the cytogenetic alterations looked for. A total of 11 cases were found that showed LOH of chromosome 3 (44%), 8 gains of chromosome 8 (30%), 8 gains of chromosome 6 p (30%), and 7 partial or total losses of chromosome 1 (26%).ConclusionsThis is the first study on the cytogenetics of choroidal melanoma performed in our country. The results are similar to that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Cytogenetic analysis provides more accurate knowledge on a vital individual prognosis. It also may become a valuable tool for establishing the most adequate follow-up regimes, and the need for adjuvant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03.
104.
王宏丽 《临床医学》2011,31(7):22-23
目的分析因心跳骤停(CA)来院急救的140例患者行心肺复苏后的结果及影响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急救的140例心跳骤停患者,分析患者复苏的方式、急救时间及复苏的结果等,为临床心肺复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结果复苏失败122例,成功18例,其中3例痊愈出院。复苏的方式、时间等对心肺复苏结果有重要影响。结论心跳骤停是急诊医学中的常见情况,急诊工作者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行PCI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分别于术前12 h和术后1月检测血清β2-MG的含量,PCI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支架血管直径狭窄≥50%为支架内再狭窄(ISR)组,支架血管直径狭窄50%为对照组。用Gensini积分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β2-MG与Gensini积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 PCI术前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数量、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差异无显著性,同时两组术前12 h与术后1月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与对照组术前血清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PCI术后1月两组患者血清β2-MG均减小,ISR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OR=2.435)、术前12 h与术后1月β2-MG的差值(OR=1.861)是PCI术后ISR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12 h与术后1月β2-MG的差值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1.231,P=0.025),β2-M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1 626,P=0.014)。以ISR为结果变量,对术前12 h与术后1月β2-MG差值进行ROC分析,显示cut-off值为2.530 mg/L,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标准误0.050,Z值2.391,敏感度84.10%,特异度72.90%。结论 PCI术后ISR组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未狭窄组,血清β2-MG水平与PCI术后再狭窄呈正相关,提示β2-MG可能为PCI术后ISR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的TG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科连续收治的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936例的病例资料,检测患者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后4周及3、6、12个月的TC、TG、LDL-C、HDL-C,其中624例患者在4次血脂检验中LDL-C均<1.81 mmol/L.根据TG水平分为TG< 1.70 mmol/L组(259例)和TG≥1.70 mmol/L组(365例),研究TG与1年内发生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冠状动脉二次血运重建手术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结果 TG< 1.70 mmol/L组和TG≥1.70 mmol/L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年内共发生MACCE事件59例(9.5%),TG<1.70 mmol/L组(9例,3.5%)明显低于TG≥1.70 mmol/L组(50例,13.7%)(P=0.0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非HDL-C(非HDL-C)和其他协变量后TG≥1.70 mmol/L是发生MAC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0.99,95%置信区间为0.84~ 1.31;P =0.037).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接受直接PCI手术患者,LDL-C达标后TG≥1.70 mmol/L是1年内发生MAC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90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4例)及急性心肌梗死组(36例),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阴性的成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膜联蛋白A1浓度。结果膜联蛋白A1表达情况:对照组为(3.24±O.16)μ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0.684±0.15)μg/L,急性心肌梗死组为(0.35±0.18)μ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表达抑制,其表达水平同冠心病病情程度相关,检测血清膜联蛋白A1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8.
瘦素是主要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通过作用于瘦素受体发挥其生物学效 应。随着对瘦素功能、瘦素受体信号转导及瘦素抵抗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发现瘦素与许多心血管疾病,尤其与高血 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瘦素与促进 高血压LVH形成的各种因素如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生长因子、炎症细胞因子及胰岛素 抵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急性毒死蜱中毒患者的抢救及后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救治的42例急性毒死蜱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血液灌流。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意识障碍改善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总用量、72 h内氯磷定总用量,治愈率、反跳率和阿托品中毒率,以及治疗前后尿素氮(BUN)、尿肌酐(C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治疗7 d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意识障碍改善时间[(5.6±1.3)h]、住院时间[(13.2±4.1)d]显著短于对照组[(7.9±2.6)h、(19.6±5.7)d],观察组阿托品总用量[(7.4±2.3)mg]、72 h内氯磷定总用量[(22.7±7.2)mg]也明显少于对照组[(18.4±5.3)mg、(38.5±8.1)mg],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约0.01);观察组治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5%),观察组反跳率(14.3%)、阿托品中毒率(4.8%)显著低于对照组(33.3%、28.6%),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约0.01)。治疗后观察组BUN[(7.1±1.1)mmol/L]、Cr[(112.9±8.4)μmol/L]、AST[(45.1±3.9)U/L]、ALT[(45.1±5.3)U/L]、LDH[(164.3±14.6)U/L]、CPK[(167.4±5.6)U/L]、CK-MB[(28.5±5.4)U/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BUN[(13.2±3.3)mmol/L]、Cr [(148.3±11.2)μmol/L]、AST [(89.4±7.3)U/L]、ALT [(78.3±6.3) U/L]、LDH [(204.2±17.9) U/L]、CPK [(181.3±7.8)U/L]、CK-MB[(39.4±6.1)U/L]水平,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约0.05);治疗1、3、5、7 d观察组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值[(214.3±21.3)、(296.8±54.1)、(482.1±71.3)、(649.7±131.2)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这4个时间段的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值[(303.1±27.5)、(631.5±48.9)、(913.7±89.2)、(1573.4±157.4)U/L],两组组间4个时段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约0.01)。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能够加速急性毒死蜱中毒患者胆碱酯酶复活速度,保护机体主要器官功能,减少解毒药的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刘秋妹  王秋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17-118,12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相关指标、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