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谭华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24-4525
[目的]探讨胃镜结合病理分析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70例CAG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计算胃镜下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CA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70例患者胃镜直视下诊断为CAG者70例,病理诊断为CAG者58例,其中伴肠上皮化生26例,异型增生1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2例,总体而言,CAG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2.86%。胃镜下CAG的表现特征主要有3点:A黏膜变薄、皱襞变平;B:血管显露,红白相间以白为主;C:黏膜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样改变,对于黏膜萎缩而言,其阳性预测值:A+B≥70%,A+B+C=96.77%,差异显著(P﹤0.05);对肠上皮化生而言,A+B的阳性预测值仅为16.00%,异型增生中诊断中,C的阳性率在28.57%。Hp检查结果其中阳性者43例,占61.42%,阴性者27例,占38.58%,其中Hp感染阳性患者与胃黏膜的3种病理改变有关,三者比较,黏膜萎缩与肠化、异型增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和病理诊断有一定相关性,胃镜和病理检查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基础上采用PPH吻合低位保肛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共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TME基础上PPH吻合器吻合保肛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了解并发症、肛门功能、肿瘤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手术死亡;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无吻合口漏、肛门狭窄及局部复发。结论 PPH吻合器吻合低位保肛术在不影响肿瘤根治原则下,安全可行,在根治的前提下可良好地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与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表达意义。方法:2010-08-2015-01住院的45例成人ALL患者作为ALL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45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进行CA125与CXCR4的表达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LL组的CA125表达量为(75.98±10.34)U/ml,阳性表达率为86.7%(39/45),而对照组分别为(10.23±3.67)U/ml和8.9%(4/45);ALL组的CXCR4表达量为(65.33±2.34)%,阳性表达率为86.7%(41/45),而对照组分别为(20.11±4.11)%和8.9%(9/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L患者中,CA125阳性组中CXCR4阳性率为100.0%,而CA125阴性组中的CXCR4阳性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分析显示CA125水平与免疫分型、临床危险度、结外病变数目、白细胞水平呈现明显相关性(P0.05);而CXCR4也与免疫分型、临床危险度、结外病变数目、淋巴细胞水平呈现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生物标志物CA125与CXCR4在成人ALL中都呈现高表达状况,并且可以互相影响,与临床病情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ALL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H电极位置对反流性食管炎酸度监测的影响.方法60例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对照(C)组和试验(T)组.C组30例用测压法将pH电极置于下食管括约肌(LES)上缘5cm处;T组30例用pH梯度法将电极放于胃食管连接处(GEJ)上方5cm处.连续24hpH监测.结果C与T组前鼻孔至GEJ平均距离(46.2±4.1cm与46.5±4.5cm)无明显差异(P=0.8).两组GEJ平均距离(46.3±4.3cm)比C组前鼻孔至LES上缘平均距离(43.3±3.1cm)低3.0cm(P=0.0003).食管酸监测的pH<4总百分时间和总计分在T组(8.5和45.5)和T组中GEJ>LES上缘±3cm范围者(10.0和99.3),较C组(4.8和26.3)均有明显增高(P均<0.01),而T组中GEJ≤LES上缘±3cm范围者(7.1和39.4)则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因GEJ常比LES上缘偏低,故以GEJ安放电极(尤其是GEJ>LES上缘±3cm范围者)对反流性食管炎行pH监测时,这可能会扩大酸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310 例食管、贲门癌采用单层、宽边吻合、吻合口加盖大网膜术进行观察,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 .3 % ,无吻合口狭窄发生。认为单层宽边吻合,吻合口加盖大网膜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调查某地区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和胎儿出生体重相关性,为开展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1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孕期体重增长及胎儿出生体重,分析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长及胎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结果:低BMI、正常BMI和高BMI组孕妇平均孕期体重增长分别为(15.25±3.55)kg,(13.60±3.01)kg和(10.18±2.67)kg,胎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37±0.34)kg,(3.15±0.35)kg和(2.88±0.37)kg,孕期体重增长与胎儿出生体重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异常BMI可能会引起胎儿出生体重异常甚至早产,应加强孕期体重增长监测,确保胎儿和孕妇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肝硬化(LC)患者的血脂质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9例LC患者及20例对照者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TC、TG、HDL-C、LDL-C、apoA、apoB,Lpa及肝功能,比较各组血脂水平的差异性并将血脂质与肝功能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LC患者各项血脂质除TG外普遍低于对照组,其中LDL-C、apoA,Lp a具显著性意义(P<0.05-0.0001),部分脂质LC各亚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下降程度与肝损害程度平行。血脂质与肝功能相关性检验显著TC、LD-C,apoA,Lpa与TBiL呈负相关(P<0.05)-0.0001),TG,apoB与ALT呈正相关(P<0.05),TG,apoB与AST呈正相关(P<0.05-0.001),apoA,Lpa与AST呈负相关(P<0.01),TC,HDL-C,HDL-C,apoA,apoB,Lpa与Alb呈正相关(P<0.01-0.001)。结论:LC患者存在多项血脂质不同程度下降且与TBiL,ALT,AST,Alb等常规肝功能试验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可将血脂质的水平作为评价肝功能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