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3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449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373篇
内科学   39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090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533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2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活性对抑制T淋巴细胞应答反应的影响。方法: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质干细胞,通过其形态特点、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能力检测进行鉴定。以浓度为2×105 U/L的 IFN-γ对分离的MSCs诱导18 h,检测MSCs上IDO mRNA和IDO蛋白表达。将经过IFN-γ 2×105 U/L诱导的MSCs预先接种在培养板中,再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体系,利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率,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IDO活性。结果: IFN-γ能诱导MSCs上IDO mRNA和IDO蛋白的表达;MSCs的IDO活性抑制MLR体系中T淋巴细胞增殖率。结论: 经IFN-γ刺激后的MSCs在体外可抑制异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IDO活性参与了这种免疫抑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2.
23.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延缓脾脏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 (LTA)在D 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体内 ,对脾脏指数和脾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D 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同时 ,注射双歧杆菌LTA ;然后测定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试验组小鼠的脾脏指数 ,并以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脾脏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对照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 (P <0 .0 5 ) ,脾淋巴细胞DNA受到了较严重的损伤 (P <0 .0 5 ) ;用双歧杆菌LTA处理后 ,试验小鼠的脾脏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5 ) ,脾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双歧杆菌LTA能显著抑制衰老小鼠脾脏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 ,这可能与双歧杆菌抗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24.
半导体量子点(或称半导体纳米微晶体)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和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通过改变量子点的材料或粒径大小可在同一波长光激发下获得从紫外到近红外(或从蓝色到红色)波长范围内任意点的发射光谱。随着近年来生物亲和性功能化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半导体量子点用于多通道、高通量对活细胞内蛋白质分子直接观察研究这一国际未解决的难题提供了可能。概述了生物功能化半导体量子点在活细胞生理条件对蛋白质分子进行可视化研究的最新进展,评价了其作为荧光探针对活细胞蛋白质分子进行实时动态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非酶糖基化和氧化的影响。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灌胃给予SF 110 mg·kg-1·d-1,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和肾皮质果糖胺(FMN)、血清和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并分别测定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糖尿病对照组(DM组)大鼠肾重/体重、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肾皮质FMN和AGE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组);SF治疗组(SF组)肾重/体重、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和肾皮质AGEs显著低于DM组;DM组大鼠肾皮质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N组,MDA含量显著高于N组,SF治疗组大鼠肾皮质和血清SOD、CAT活性显著高于DM组,MDA含量显著低于DM组:DM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异常显著,SF组的肾脏病理学改变轻于DM组大鼠。结论: SF通过保护肾脏抗氧化酶,减轻氧化应激,抑制AGEs在肾脏的沉积对DM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住院患者两性霉素B的临床用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1—12月血液病科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罹患恶性血液病合并IFD并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影像学检查、真菌实验室检查、两性霉素B药品的用法用量等资料。结果 共纳入131例患者,其中临床诊断26例(19.85%), 拟诊52例(39.69%),未确定53例(40.46%)。28.57%(34/119)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阳性,13.45%(16/119)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44.64%(50/112)患者真菌培养阳性。共培养64株真菌,以念珠菌属居多(55株)。 两性霉素B用法用量情况:111例(84.73%)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d-AmB),61例 (46.56%)患者以静脉滴注途径给药,13例(9.92%)患者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55例(41.98%)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作为治疗前用药。109例(83.21%)患者采用抗真菌联合用药方案,以d-AmB联合伏立康唑居多。用于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的d-AmB 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均<1.00,用于静脉滴注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 (L-AmB)DUI值为1.04。结论 该院两性霉素B使用合理,在溶媒的选择上还需要提高,以期获得更高的临床效益。  相似文献   
27.
BackgroundThe 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 (SPADI) is a simple disease specific questionnaire that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houlder disorder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translate the SPADI into Japanese (SPADI-Jp) and evaluate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shoulder disorders.Methods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the SPADI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shoulder disorder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Each participant was asked to finish the SPADI-Jp, 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 and the Short-Form 36 (SF-36) at the initial visit. Thirty-four patients repeated the SPADI-Jp to assess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quantified using the 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while Cronbach's alpha was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The construct validity was assessed using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esultsInternal consistency in the SPADI-Jp was very high (0.969), as measured by the Cronbach's alpha. The ICC of the SPADI-Jp was 0.930. There wa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ASH and the SPADI-Jp (r = 0.837, p < 0.001). The SPADI-Jp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ost of the SF-36 subscales.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SPADI-Jp with physical subscales of the SF-36 were stronger than those with the other subscales.Conclusions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PADI-Jp is a reliable and valid self-assessment tool. Becaus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validation,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isease-specific questionnaire for 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have not been evaluated in Japan, the SPADI-Jp can be useful for evaluating such patients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 A20 对兔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取 3 月龄新西兰大白兔 26 只,体质量 2.0~2.5 kg,经腹细针穿刺法制备 L3、4、L4、5、L5、6 椎间盘退变模型,其中 24 只术后 4 周 MRI 检查明确造模成功,随机分为 4 组(n=6),于目标椎间盘中分别注射锌指蛋白 A20 过表达腺病毒(过表达 A20 组)、空载体腺病毒(空载体组)、PBS 液(对照组)、锌指蛋白 A20干扰腺病毒(干扰 A20 组)。于注射前 1 d 及注射后 1、2、3、6 d 行生物反应综合评分;注射后 2、4、8 周,各组行 MRI 检查并测量 T2 弛豫时间(T2 信号值)后,取材行阿利辛蓝染色观察椎间盘髓核细胞退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锌指蛋白 A20 以及椎间盘退变相关指标(Ⅱ型胶原、蛋白聚糖)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锌指蛋白 A20、NF-κB 结合蛋白[P65、磷酸化 P65(phosphate P65,P-P65)、Ⅱ型胶原、蛋白聚糖]、自噬相关蛋白[LC3 (LC3Ⅱ/LC3Ⅰ)、P62]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 结果各组注射后各时间点生物反应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注射前 1 d(P<0.05);注射后 6 d 干扰 A20 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检测提示,注射后 2、4、8 周过表达 A20 组 T2 信号值均最高(P<0.05),2、4 周时干扰 A20 组最低(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利辛蓝染色显示,注射后 4 周过表达 A20 组蛋白聚糖含量最高(P<0.05)、干扰 A20 组最低(P<0.05);8 周时过表达 A20 组蛋白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锌指蛋白 A20、Ⅱ型胶原、蛋白聚糖表达过表达 A20 组最高(P<0.05),干扰 A20 组上述蛋白表达最低(P<0.05)。Western blot 检测示锌指蛋白 A20、蛋白聚糖、Ⅱ型胶原、LC3 (LC3Ⅱ/LC3Ⅰ)蛋白相对表达量过表达 A20 组最高、干扰 A20 组最低,而 P-P65、TNF-α、IL-1β、P62 蛋白相对表达量过表达 A20 组最低、干扰 A20 组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 P65 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锌指蛋白 A20 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有效延缓兔腰椎间盘退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29.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大多数细胞外基质。膜1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embrane type-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1-MMP或MMP14)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是唯一一种能够直接促进细胞向3D胶原蛋白基质入侵的胶原酶。骨细胞胞外基质在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T1-MMP通过影响胞外基质引起骨骼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本文拟就近年MT1-MMP在骨代谢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MT1-MMP在骨代谢疾病的药理干预、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重庆地区3 776例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骨龄发育的关系,为重庆地区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 776例2015年至2019年间在重庆高康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咨询的儿童、青少年的左腕骨X线骨龄片、骨密度、身高、体重。应用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层分析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骨龄发育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中的儿童、青少年在各年龄段均出现骨龄发育提前,其中四个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的骨龄年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骨密度同龄比、生活年龄为骨龄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性别、年龄和BMI分层的各亚组中,骨龄发育提前的概率在骨密度较低段有少量上升然后下降,在骨密度较高段呈上升趋势,在体格消瘦和正常组中最明显;各年龄段的骨龄发育提前趋势相当;随着BMI的增加,超龄发育概率逐渐向0.8~1.0区间靠近。结论 重庆地区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骨龄发育提前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与性别、骨密度、肥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