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贾良庆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458-1460
通过开展食物中毒处理、规范个人防护和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等一系列QC小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疾病预防控制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实验性矽肺大鼠在染尘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和脾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染矽尘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对染矽尘组以非暴露方式气管内分2次(间隔1周)分别注入1ml二氧化硅悬液(20mg/ml)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染尘后第7、14、21、28、35、42、49、56、63和70天各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3只,采集外周血和脾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脾组织的T淋巴细胞(CD3、CD4、CD8细胞)百分率。[结果]矽肺大鼠外周血CD4水平在实验早期(第1~3周)高于对照组。在实验后期,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脾组织CD3水平在第1~3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在第1~3周轻度增高(差异无显著性)。在实验后期,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验早期,石英增强获得性免疫反应;在实验后期,矽肺大鼠外周血及脾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异常,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紊乱,石英降低了获得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蚌埠市城乡老年人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差异。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市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1 249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结果蚌埠市老年人营养不良率为9.7%(121/1 249),其中城市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率为6.5%(39/602),明显低于乡村老年人的12.7%(82/647)(P < 0.01)。不同饮食口味和不同食用蔬菜、水果、鱼、禽、蛋、大豆及其制品频率老年人营养状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不同食用奶类频率老年人营养状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城市和乡村老年人在饮食口味和食用蔬菜、水果、鱼、禽、蛋、大豆及其制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蚌埠市城乡老年人营养不良状况和饮食行为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4.
徐葵花  张莉  陈峰  王彩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1187-1189,1193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77例流脑患者的季节分布、年龄分布、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7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3.96±18.21)岁。临床特点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及皮肤淤点、淤斑为主。普通型55例,暴发型22例,病死4例,未愈自动出院6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脑疝、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损害者预后较差。13例细菌学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部分标本进行分群,其中C群7例。结论:流脑病例并发其他系统损害者多,病情较重,可能与细菌菌群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生产和生活性青石棉暴露与恶性肿瘤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84年在云南省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建立的含1 249例健康人群的回顾性队列,通过COX等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青石棉接触时间以及生产风炉、原料处理、刷墙、砌灶和浆衣等过程中的青石棉暴露对恶性肿瘤死亡的风险比( hazard ratio,H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截至2011年4月30日,队列中共有121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调整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吸烟和饮酒等混杂因素后,与接触期限≤5年相比,青石棉接触6~10年的HR=2.898(95%CI:1.496~5.616)、11~15年的HR=4.159 (95%CI:2.169~7.975)、>15年的HR=4.233 (95%CI:1.182~9.886),且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Ptrend<0.05);与不生产风炉相比,零星生产风炉的HR=2.533(95%CI:1.549~4.142),成批生产风炉的HR=2.541(95%CI:1.642~3.935);与不处理原材料相比,机器粉碎原材料HR=1.811 (95%CI:1.211~2.709),人工粉碎原材料HR=1.785 (95%CI:1.072~2.793);刷墙4次以上HR=1.736 (95%CI:1.000~3.012);砌灶HR=2.229(95%CI:0.97~5.122);浆衣HR=3.307(95%CI:1.522~7.184).结论:生产和生活性青石棉接触均可增加恶性肿瘤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56.
蚌埠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  沈雁 《淮海医药》2010,28(1):4-5
目的了解蚌埠市乡镇及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相关态度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于2007年7月对蚌埠市余庆街社区、同乐园社区、向前社区、小蚌埠镇、李楼乡、吴小街镇共600名居民进行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的总知晓率73.00%,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65.75%,城市居民79.51%,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越高。结论要继续加大尤其是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消除歧视及恐惧;采用新闻、报刊与专题报道等群众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57.
全自动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食品中合成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全自动固相萃取-HPLC法检测食品中7种合成色素。方法样液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上,经PA(聚酰胺粉1 g/6ml)或PWAX(弱阴离子150 mg/6ml)SPE小柱净化,以甲醇和乙酸铵为流动相,在C18色谱柱上分离,梯度洗脱,紫外254 nm及可见625 nm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2μg/ml~20μg/m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0.9994~0.9999,最低检出限0.005μg/ml~0.01μg/ml。PA(聚酰胺粉1g/6ml)SPE小柱净化,回收率86.9%~104.5%、RSD为1.3%~7.5%。PWAX(弱阴离子150 mg/6ml)SPE小柱净化,回收率89.3%~103.6%、RSD为0.5%~4.7%。结论样品前处理使用自动化操作,色素吸附效果好、大大减少试剂用量、简单、方便,7种色素分离度好、回收率满意,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三位一体"模式下开展结核病控制的效果,为该方法的推广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蚌埠市实施"三位一体"模式下结核病的防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三年间共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例1 481例,其中新涂阳病人863例。病人的发现率、总体到位率、系统管理率、治愈率等各项指标均呈逐年提高。结论新型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2017年龙子湖区老年人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及其他体检指标情况,为该区人群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龙子湖区7个乡镇共计7 271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体检数据,从性别、年龄、高血压及相关生化指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7 271例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54.11%、21.24%,男性老年人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率均低于女性,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异常率高于女性(P < 0.01)。不同年龄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体质量指数(BMI)、FPG、ALT、Cr、BUN、TC、TG异常率,不同BMI组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FPG、ALT、AST、Cr、BUN、TC、TG、LDL-L、HDL-L异常率,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BMI、AST、TC、TG、LDL-C、HDL-C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辖区内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54.11%和21.24%,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要高度重视体检结果异常者的复查和转诊工作,同时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积极控制相关健康危险因素,对确诊的慢性病病人进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60.
李玉环  房云  谢琨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2):273-275,279
了解蚌埠市2010-2018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与流行趋势,为完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以及相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2010-2018年蚌埠市学生肺结核患者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描述蚌埠市学生肺结核疫情趋势、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医疗机构报卡情况.结果 2010--2018年蚌埠市共登记学生肺结核患者681例,年均发病率为12.98/10万.报告患者以15~19岁患者为主(424例),第1季度报告病例最多(199例).共报告发生4起聚集性疫情.学生患者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要来源.患者平均就诊延迟率为48.60%,平均确诊延迟率为23.79%,就诊延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31.64,P<0.01),确诊延迟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5.76,P<0.01).681张报告卡中有248张不完整卡片,不完整率为36.4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性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383.81,P<0.01).结论 蚌埠市学生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卫生、教育部门要加强协作,针对重点人群和高发时段开展重点防控,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落实体检和日常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