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5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557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907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934篇
内科学   691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315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科学   811篇
综合类   1081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206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1164篇
  1篇
中国医学   604篇
肿瘤学   2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700篇
  2007年   1049篇
  2006年   810篇
  2005年   639篇
  2004年   666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实验用自制纯钛两段式种植体,以一次手术法植入到狗的下颌前磨牙区,观察5个月,结果表明,观察期间内牙龈无炎症,种植体稳固,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镜下可见种植体表面与牙龈之间形成上皮附着样结构,与骨组织之间大多呈骨性愈合。提示了两段式种植体有两种设计和手术方式可供选择。骨内部分在开放的环境中也可达到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22.
合成了水杨酸铜络合物并分析了其组成,提纯了Tween-20,-40,-60,-80,并测定了它们在pH7.4的磷酸缓冲液中的CMC。用Cyt.c还原法分别测定了水杨酸铜络合物在不同介质中的SOD样活性。详细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水杨酸铜络合物协同清除O-2的作用。观察到在胶束体系中水杨酸铜络合物的SOD样活性明显高于缓冲液体系无表面活性剂时的SOD样活性,表面活性剂本身也具有清除O-2的功能。抗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实验也得到类似结果。这可用胶束催化解释。水杨酸铜-Tween体系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炎药物。  相似文献   
23.
1996-2000年某医院五种恶性肿瘤例均住院费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文  何旭 《中国医院》2002,6(12):33-36
恶性肿瘤是给群众带来严重健康损害的经济负担的疾病之一,已经列居我国城市 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本研究利用医院为基础的五种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费用数据,分析1996-2000年五种恶性肿瘤患者例均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比较自费患者和公费患者之间的例均费用差异。根据恶性肿瘤费用水平高、增长幅度快,且公费患者费用明显高于自费患者的情况,提出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社会环境下,医院必须加强病种费用管理,主动控制医疗费用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研究密闭液性环境和干燥环境下供皮区创面的愈合过程. 方法 1996年7月~1997年3月以13例成人断层供皮区创面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0岁,创面面积(100~400) cm2,取皮深度中厚,约0.44 mm.同一个创面分为实验组(密闭液性环境)和对照组(干燥环境),采用自身对照法.应用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等方法进行观察. 结果密闭液性环境下创面愈合较快,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较早活跃、且持续时间较长,再血管化和再上皮化均较早和较快发生. 结论密闭液性环境下创面愈合较快,与组织修复细胞较为活跃、再血管化和再上皮化较快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帕金森病(PD)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迄今为止已经确定了PARK1-PARK10等10个单基因与PD的发生有关。其中三个基因产物与家族性PD有关,它们分别是a-synuclein(PARK1)、parkin(PARK2)和泛素蛋白C末端羟化酶-L1(PARK5),它们均参与Lewy小体.的形成,在PD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另外几个基因对应的蛋白或对应蛋白的功能未知,但已经在染色体上找到相应的位置。PD遗传学的研究将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并且有可能为PD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概述了PD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的影响.方法对161例(172周期)既往开腹或腹腔镜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育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COH和助孕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43周期)未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为非囊肿剔除组;55例(59周期)曾行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为开腹组;64例(70周期)曾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为腹腔镜组.结果 3组间年龄、卵泡数、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囊肿剔除组临床妊娠率41.5%(17/41),腹腔镜组33.3%(23/69),开腹组25.5%(14/55),差异无显著性(χ2=2.754,P=0.252).86例(90周期)行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其中开腹组(37周期)手术侧卵巢的主导卵泡数(4.41±4.02)低于对侧卵巢(6.14±4.37)(t=-2.364,P=0.024).腹腔镜组(53周期)手术侧卵巢主导卵泡数(3.33±3.50)明显低于对侧卵巢(6.40±3.61)(t=-5.358,P=0.000).结论腹腔镜和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均可影响卵巢COH.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心瓣膜常用人工基质材料--明胶发生降解后的产物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利用酶组合技术制备明胶降解物(gelatin hydrolysate, GH),采用超滤的方法分离出低分子量明胶降解物组分(gelatin hydrolysate fraction, GHF),用于5只SD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采用CCK-8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情况. 结果 ①GHF对细胞增殖作用的浓度效应:在0.125~1.0 mg/ml浓度范围内,GHF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0.25 mg/ml时,细胞增殖率最大,达到(47.54±16.35)%;②GH与GHF对细胞增殖影响比较:GH与GHF均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在浓度为0.25 mg/ml时,促细胞增殖作用无显著差异[(27.04±15.21)% vs (39.22±15.55)%, P=0.177];③GH与GHF对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影响比较:GHF组第3天时Ⅰ型胶原分泌量为(28.06±5.60)pg/105,与空白对照的(18.24±4.52)pg/10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6),而GH组直至第6天时Ⅰ型胶原蛋白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03). 结论 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明胶降解物GH与GHF均具有促进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分子量较小的GHF还具有促进细胞I型胶原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28.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或联合放化疗治疗复发直肠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15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女4例,男11例.硬膜外麻醉,2例经阴道超声引导,13例CT引导,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10 Gy,每颗粒子活度为0.50~0.70 mCi,植入33~70颗.术后24~48 h拍胸、盆腔X线片了解粒子是否发生移位.术后6例加三维适形放疗,4~6野/次,200~300 cGy/次,5次/周,总剂量为4 500~5 000 cGy,间隔4周.2例粒子治疗后加草酸铂、5-氟尿嘧啶和四氢叶酸化疗1个周期,随访3~15个月,根据CT扫描结果判断肿瘤大小. 结果术后平均7天疼痛缓解,其中1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有效率93%(14/15).9例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局部进展,局部控制率73%(11/15).2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死于肺转移.1例1颗粒子移位至盆壁,随访12个月无症状.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副作用发生. 结论经超声或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等优势,粒子治疗后应配合外放疗和全身化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9.
本文回顾了伐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包括其总体安全性、心血管安全性和视觉安全性。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的实践经验证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头痛、颜面潮红和鼻充血,并且多为轻、中度和一过性。无论在一般ED人群中还是在难治性ED人群中,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应用,伐地那非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0.
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及其相关问题。方法:我院2002年7月~2003年12月对40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术后疗效不佳或症状复发的患者进行了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根据其手术治疗方式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再手术原因,并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经前路手术者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1)伴有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因素时,只选择部分压迫重的节段行减压融合15例;(2)经前路多节段(≥3个节段)减压融合后,相邻节段继续退变,出现新的脊髓压迫表现及椎间不稳定9例;(3)伴有OPLL时,行部分节段前路减压融合后,病变呈进展表现,产生或加重对脊髓的压迫8例。经后路手术者再手术的原因为:(1)后路减压节段不够5例(包括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者);(2)后路减压不充分3例。再手术后随访1.3~2.7年,平均2.1年,所有患者脊髓功能获得一定的提高,JOA评分改善率为51.3%。结论: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病例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椎管狭窄因素仍然存在,经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治疗可彻底去除颈椎管狭窄因素,有效解除脊髓前、后方所受的压迫,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