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876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344篇
综合类   1170篇
预防医学   245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349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血脂水平,为今后预防保健及康复干预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案数据库中检索1991-2004年诊断为ICVD的病例共2886例,其中2000-2004年ICVD患者共1430例为一亚组,以我院同时期保健科随机选取的4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记录血脂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血TC、TG和LDL—C水平ICVD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两性血脂水平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50岁以上女性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组男性。血脂代谢异常患病率随着年代的推移呈逐步上升趋势,总胆固醇从1991—1994年的24.5%到2001-2004年的38.1%(男性)和22.3%到38.5%(女性),且明显高于国内2000-2001年普查人群高脂血症的患病率。结论佛山地区血脂异常是ICVD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叶国麟  杨劼 《河北医学》2003,9(6):530-53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胸腺手术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8月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进行胸腺手术共lO例。胸腺瘤6例,胸腺囊肿2例,胸腺增生1例,恶性胸腺瘤1例。重症肌无力3例,按Ossermen分型Ⅰ型l例,ⅡA型2例。结果:9例于胸腔镜下完成,l例中转开胸完成,全组无并发症,无一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适当选择病例、合理的围术期处理是顺利完成胸腔镜胸腺手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33.
Amplatzer堵闭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Amplatzer堵闭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的效果。 方法 经导管堵闭PDA患儿 15例 ,男 4例 ,女 11例 ,年龄 (1~ 14 )岁 ,体重 (7~ 30 )Kg。 结果 14例成功 ,1例失败。与术前肺动脉压 (6 3 2± 2 3 5mmHg)相比 ,术后即时肺动脉压 (2 0 5± 8 7mmHg)显著下降 (t=9 4 3,P <0 0 0 1)。术后 2 4小时超声心动图 ,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 ,随访 1月时超声心动图显示分流消失。全组病例随访 2年 ,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Amplatzer堵闭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肯定的非开胸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指导下探讨异丙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镇静剂量。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后给予异丙酚负荷量,接微量输液泵连续输注维持镇静水平,BIS值分别控制在70~80(Ⅰ组),60~70(Ⅱ组),50~60(Ⅲ组)。结果 用药量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Ⅱ组用药后MAP及HR均有所下降(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Ⅲ组下降明显(P<0.01)。Ⅱ组、Ⅲ组的体动率、镇静效果均较Ⅰ组理想。结论 BIS值能较准确地监测异丙酚的镇静深度及患者清醒状态。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BIS值控制在60~70[异丙酚用药量为(4.52±0.52)mg/(kg·h)]时镇静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5.
慢性前列腺炎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相关因素与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关系. 方法:对6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因素为尿道炎、无节制的性生活、频繁的手淫、固定体位(尤其长时间骑跨、坐位)、酗酒、生活方式改变、长时间憋尿、紧张焦虑心理等.结论:本研究结果对慢性前列腺炎的预防、治疗及防止复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Hangman fractures. Methods From October 2001 to April 2006, 15 patients with the unstable Hangman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the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fter skull traction and reduction through posterior cervical approach. By Levine-Edwards classification, there were 3 cases of Ⅱ type, 4 cases of ⅡA type, 8 cases of Ⅲ type.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time was 17 (3 to 30) months. Six cases of Grade D by Frankel classification recovered to Grade E. Postoperative X-rays revealed bony union in all cases. No screw loosening or obvious functional limitation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e was found. In the cases of incomplete reduction, C2, 3 fixation was performed for patients without severe dislocation, and additional CA fixation with lateral mass screw was supplemented for patients with serere dislocation. Conclusion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f C2,3 or C2-4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for treating the unstable Hangman fractures.  相似文献   
37.
眼睑及面肌痉挛是康复理疗科的常见疾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长期频繁的痉挛除影响美观外,严重者可导致功能性失明。因多数病例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因此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以及针灸、理疗、神经干阻滞法、手术神经干切断、微血管减压术等,但效果欠佳且容易复发。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A型肉毒杆菌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7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老年病人ERCP术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ERCP术后引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及对策。方法对该院行ERCP检查或治疗355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于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与ERCP引发急性胰腺炎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多次乳头插管、多次胰腺显影和有胰腺炎病史。结论老年患者ERCP术后继发胰腺炎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师操作技术有关,术后鼻胆管引流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  相似文献   
39.
臀肌挛缩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1970年Valderrama首先报告臀肌挛缩症后 ,国内马承宣于 1978年系统报告了此类病例。早期的报道多集中在臀大肌、臀筋膜等软组织病变方面 ,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 ,近年来重症臀肌挛缩症 ,尤其是骨盆倾斜型臀肌挛缩症日益引起重视 ,现综述如下 :1 病因及发病率至今许多文献报道趋向于反复接受臀部肌肉注射所致 ,也有人认为与儿童易感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性别因素、外伤、营养不良、地面不平坦有关。一般报道发病率为 3 %~ 5% ,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冯宗权[1]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年龄 3~ 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农村发病率为 4.2 % ,…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提高对多巴酚丁胺和氨茶碱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认识。方法 对42例按常规治疗症状无缓解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改用多巴酚丁胺和氨茶碱联合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显效17例,占40%,有效20例,占48%,无效5例,占12%,总有效率为78%。结论 两者联用对缓解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效果显著,是有效的治疗措施,副作用少,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