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235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31.
目的 探讨采用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感染管理重点内科送检血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培养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0年1—6月为对照组,7—12月为干预组。2020年7月开始对血培养的送检模式实施干预措施。通过设置血培养标本平均送检时间等10个血培养相关质控指标,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考核,观察10个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血培养送检方式、标本污染率及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 结果 共送检血培养标本16 246瓶,其中对照组7 512瓶,干预组8 734瓶。干预组2套及以上送检比率(24.91%)高于对照组(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平均送检时间18.56 min(达到质控目标),平均上机时间18.83 min(达到质控目标),报阳结果平均报告临床科室时间148.28 min,未达到质控目标(≤1 h)。干预组的平均送检时间、上机时间、报阳结果报告临床科室时间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血培养采集时机正确率(98.33% VS 74.67%)、采集方法正确率(82.67% VS 67.67%)、报阳临床科室处理正确率(70.67% VS 62.00%)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血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高(9.43% VS 6.56%);污染率较对照组低(0.77% VS 1.28%);不合格率较对照组低(1.19% VS 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重症医学科、血液科、感染科、神经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环比分别下降2.78%、42.36%、27.82%、39.47%,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环比上升8.10%。 结论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降低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632.
目的 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近半年异性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通过MSM社区组织招募18岁及以上MSM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内化同性恋嫌恶(IH)和近半年异性性行为发生情况.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特...  相似文献   
633.
目的 探讨广东省广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上报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率和构成比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双侧检验。结果 2015—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99 411例,其中病原学诊断39 758例,占39.99%。全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101.09/10万,5岁以下儿童年均报告发病率1 532.06/10万。报告年均发病率最低的是海珠区(68.14/10万),最高的是番禺区(161.80/10万)。广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诊断病例常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61.82%)、诺如病毒(12.18%)、沙门菌(11.92%)和腺病毒(11.01%)。不同季节、年份、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的病原构成有所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 470.92、4 323.09、6 102.50、65.98、6 783.00、16 650.41,均P<0.05)。结论 广州市...  相似文献   
634.
目的:分析光学体表监测系统C-RAD Catalyst HD在放疗中实时监测乳腺癌患者的体表运动位移,给出使用C-RAD Catalyst HD系统应当设定的建议运动阈值。方法:以C-RAD Catalyst HD系统实时监测乳腺癌患者体表运动位移数据为参考,分析其平移方向上的运动位移区间占比,模拟患者运动规律将不同位移等中心代入患者的QA计划中读取剂量学参数。结果:在Y(头脚)与Z(前后)的正方向上位移的计划,计划靶区的D2%、HI呈线性递增趋势,计划靶区的D98%、V95%、CI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呈线性递减趋势,且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之内;在负方向上位移的计划,计划靶区剂量变化趋势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均呈线性递增趋势。计划靶区不符合临床处方剂量要求的参数:正方向上位移超过3 mm时计划靶区的V95%;正方向上位移超过5 mm时计划靶区的D2%;负方向上位移超过4 mm时计划靶区的D2%、V95%。超出剂量参考限值的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负方向上位移超过3 mm时患侧肺的Dmean、V5 Gy和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V40 Gy;超过4 mm时健侧乳腺的Dmean、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Dmean、V5 Gy、V30 Gy),右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Dmean、肝脏的V5 Gy);超过5 mm时患侧肺的V20 Gy。结论:使用C-RAD Catalyst HD系统监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位移时,建议设定3 mm的运动阈值控制加速器束流。  相似文献   
635.
目的 研究慢性机场噪声暴露对小鼠认知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肠道菌群变化是否介导噪声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为长期飞机噪声暴露人群预防认知功能下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0只5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每组15只,噪声暴露组在最大声压级85 dB,等效连续声压级69 dB的飞机噪声中暴露100 d,对照组置于背景噪声<50 dB的饲养室中。噪声暴露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水平,16s r 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靶向代谢组学测定血清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水平,通过q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闭合蛋白(CLDN-1),咬合蛋白(Occludin)和闭合小环蛋白(ZO-1)以及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小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呈下降趋势,机场噪声暴露组的逃避潜...  相似文献   
636.
背景 现阶段,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居民签约率较高,但签约服务质量和服务利用率问题仍有待改善。目的 全面了解广东省梅州、河源两市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履约、续约现状,并探索预约诊疗服务对签约服务结果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7—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梅州市和河源市的11个区(县),由各区(县)卫生健康局提供可调查乡镇卫生院名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乡镇卫生院的分管院长或公卫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广东省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指导中心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广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所调查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进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设置因变量为结果质量指标(一般人群/重点人群的有效签约率、履约困难机构数和续签率低机构数),比较不同预约诊疗服务提供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约诊疗服务对签约服务结果质量的影响。结果 100家乡镇卫生院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中位数分别为69.0%(60.0%,85.0%)、31.8%(29.1%,54.5%);重点人群/一般人群的家庭医生...  相似文献   
63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rly-life factors (including birth weight, method of birth, gestational age, and history of gestational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pubertal timing in girls. Methods Th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the girls in grades 2-3 and 7-8 from three primary schools and three middle schools in Guangzhou, China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19, and breast development was examined for all girl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performed to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n early-life factors.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gestational metabolic disorders, birth weight, method of birth, and gestational age with pubertal timing in girls. The Bootstrap method was used to assess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body mass index (BMI) (Z score) between high birth weight (≥4 000 g) and pubertal timing. Results A total of 1 665 girls were enrolled, among whom 280 (16.82%) were judged to have early pubertal timing.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birth weight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risk of early pubertal timing (OR=2.12, 95%CI: 1.19-3.66, P=0.008). Nevertheles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other early-life factors and pubertal timing (P>0.05). The OR for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BMI (Z score) between high birth weight and early pubertal timing was 1.25 (95%CI: 1.09-1.47), accounting for 29.33% of the total effect of high birth weight on early pubertal timing. Conclusions High birth weigh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risk of early pubertal timing in girls, and overweight/obesity may play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 birth weight and early pubertal timing in girls. © 2023 Xiangya Hospital of CSU.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