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320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12篇
  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自荧光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需要做自荧光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地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舒适护理。结果从手术前患者心情的紧张度来说,观察组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放松(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中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自荧光支气管检查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2.
术中纤维结肠镜业甲蓝染色定位,肿瘤位于结肠肝区,将大网膜和横结肠推向头侧,小肠推向左侧腹腔,暴露肠系膜根部,提起回盲部,沿肠系膜上静脉方向超声刀剪开后腹膜,分别于根部结扎回结肠动静脉和右结肠动静脉,同时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于结扎血管处进入Toldt间隙,暴露并切断胃网膜右血管,清扫幽门下方淋巴结.沿结肠外侧自髂窝至结肠肝曲,切开后腹膜,将升结肠从腹后壁游离,右下腹取7 cm切口,保护切口.体外切除右半结肠包括肿瘤、结肠系膜和足够的肠段(回肠末段、盲肠、升结肠和右半横结肠).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缝合横结肠系膜与回肠系膜的系膜裂口 放置引流,查无出血后,关腹.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Th1/Th2亚群失衡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及中药复方消栓通脉颗粒逆转Th1/Th2亚群失衡治疗DVT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DVT大鼠随机分为消栓通脉颗粒组、DVT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分离大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Thl亚群(CD4+TNF—α)、Th2亚群(CD4+IL-4+)比例,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TNF—α、IL-4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DVT大鼠脾脏Th1亚群比例显著升高(P=0.022),Th2亚群比例显著降低(P=0.015);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05);IL-4水平显著降低(P=0.012)。消栓通脉颗粒作用后,大鼠脾脏Thl亚群比例显著降低(P=0.008),Th2亚群比例显著升高(P=0.011),血清TNF-α水平降低(P=0.036),IL-4水平升高(P=0.018)。结论Th1/Th2亚群失衡参与了大鼠DVT发病过程,消栓通脉颗粒诱导T细胞向Th2亚群偏移,抑制炎性因子表达进而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再通。  相似文献   
54.
手部深度烧伤(HDB)是造成烧伤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HDB的有效治疗需要烧伤、整形、康复和物理治疗等多学科理念与技术的整合应用。其早期的精准治疗是手部功能达到最佳恢复的基础,治疗目标包括有效预防继发性损伤、尽早封闭创面和早期功能康复等。本文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复外科实践,分析总结HDB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评估及减压治疗、早期切除与皮肤(瓣)移植、围手术期处理与早期功能康复的经验。  相似文献   
55.
Recent data have shown that the purinergic receptor P2X4 plays key roles in inflammatory responses. We evaluated whether P2X4 inhibition could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arthritis and autoimmunity i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 model. P2X4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DN) was injected intravenously via tail vein into the CIA mice to selectively inhibit P2X4 expression daily for 14 days. P2X4 asODN treatment reduced the clinical score of CIA in mice. P2X4 asODN also decreased the levels of serum IL-1β, TNF-α, IL-6, and IL-17. P2X4 asODN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synovial inflammation and joint destruction. P2X4 asODN treatment also suppressed the 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1 (NLRP1)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CIA mice and synovial cells of human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se data show that P2X4 asODN confers a therapeutic benefit on CIA. Inhibition of the NLRP1 inflammasome signaling pathway i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ction.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痰及血清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表达,探讨痰及血清SP-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101例肺结核患者、85名健康人、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分为肺结核组、健康组及COPD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痰及血清中SP-A的表达。结果肺结核组患者血清中SP-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结核组痰SP-A表达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确定痰SP-A的Cutoff值为0.12(OD值),以此进行肺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为40.60%,特异性88.00%,诊断准确率为62.37%;根据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确定血清SP-A的Cutoff值为0.66(OD值),血清SP-A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为70.30%,特异性80.00%,诊断准确率为74.73%;联合检测痰及血清SP-A进行肺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2.08%,特异性68.24%、诊断准确率为81.18%;菌阳肺结核组痰SP-A与痰排菌量具有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30。结论联合检测痰及血清SP-A的表达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SP-A有可能成为诊断肺结核的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7.
13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13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挖掘警戒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2006年收集的13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数量及严重程度)前两位的为抗微生物药及中药制剂,其中阿奇霉素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经综合评价,确定为重点监测品种;在给药途径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中发现,静脉注射给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抗微生物药和中药制剂的安全性监测,重视阿奇霉素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的再评价。  相似文献   
58.
目的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经过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后血清和白细胞胞质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水平的变化与意义。方法TNF活性应用传统的生物学结晶紫法测定。采用IL-6依赖细胞株MH60-BSF2进行IL-6的生物学活性的测定。半固体琼脂法检测白血病集落(L-CFU)和粒一巨噬细胞系集落(GM-CFU)数量变化。结果治疗前的APL患者血清TNF和IL-6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水平(P〈0.01)。白细胞(WBC)升高期的血清TNF和IL-6活性出现降低趋势,但只有IL-6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后的APL患者血清TNF和IL-6活性明显下降(P〈0.05),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的相应水平(P〈0.05)。治疗前WBC胞质TNF和IL-6活性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WBC高峰时胞质TNF活性升高更加明显(P〈0.05),缓解时胞质TNF活性明显降低。但在治疗过程中胞质IL-6活性轻度降低,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TNF和IL-6活性的变化与APL患者外周血WBC数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TNF变化与骨髓L-CFU数量明显相关(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虽然影响APL患者血清TNF和IL-6水平,但与该组患者的外周血WBC数量变化无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B7-H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51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切除的肿瘤标本的B7-H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年龄、肿瘤类型、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激素受体表达情况、Her-2/neu状态的相关性。结果:B7-H4可表达于乳腺癌细胞的胞膜上、胞浆内或同时表达于两者之内。88.2%(45/51)的标本B7-H4阳性,并且与肿瘤中Her-2/neu状态(P=0.04)、组织学类型(P=0.002)明显相关,Her-2/neu阳性患者中B7-H4的表达要明显高于阴性的患者,浸润性导管癌细胞中B7-H4的表达显著高于原位癌,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B7-H4可能与肿瘤的预后和肿瘤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60.
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文献报道的质子泵抑制剂类药品的不良反应,为该类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