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6篇
  免费   814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418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605篇
内科学   853篇
皮肤病学   235篇
神经病学   262篇
特种医学   238篇
外科学   1373篇
综合类   5225篇
预防医学   1370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2678篇
  4篇
中国医学   294篇
肿瘤学   3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57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819篇
  2012年   1098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939篇
  2009年   950篇
  2008年   702篇
  2007年   814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同时运用三维适形与调强的混合调强放疗(Hybrid-IMRT)与调强放疗(IMRT)用于脑转移瘤同期加量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例进行头颅放疗的患者,分别设计Hybrid-IMRT计划和IMRT计划。Hybrid-IMRT计划包括全脑行三维适形(两野对穿)3 600 cGy/20 F、脑转移灶行IMRT同期加量至5 000 cGy/20 F;IMRT计划全程运用IMRT给予全脑照射3 600 cGy/20 F、脑转移灶5 000 cGy/20 F。在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组计划靶区的均匀性指数、适形度指数、平均剂量和机器跳数,危及器官脑干、视神经、晶体、视交叉、眼球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结果: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Hybrid-IMRT计划的PGTV均匀性优于IMRT计划(P<0.001);Hybrid-IMRT计划的脑干、视交叉、左右晶体的最大剂量与平均剂量,左右眼球的平均剂量以及左右视神经的最大剂量均低于IMRT计划(P<0.05);Hybrid-IMRT计划的机器跳数比IMRT计划减少了约70%(P<0.001)。结论: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Hybrid-IMRT计划相较IMRT计划靶区剂量更加均匀,治疗时间缩短,也能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s,p GGN)的病理组成,并分析结节内各成分在形成CT值中的作用。方法分析59例p GGN的肺腺癌结节CT值与胶原纤维、弹力纤维、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肺泡间隔的关系。结果 59例p GGN中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 20例、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 1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 20例。其中AIS、MIA、IAC的结节最大截面直径均值分别为(0.73±0.33)、(1.15±0.37)、(1.48±0.46)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IS的CT均值(-667±114) HU,MIA的CT均值(-634±98) HU,IAC的CT均值(-495±136) HU,三组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T值与肺泡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线性回归关系,系数为正; CT值与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线性回归关系,系数为负。结论 p GGN中肺泡间隔及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对CT值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陶伟  韩卉  邓雪飞  陈方宏  庞刚  刘斌  赵红 《解剖学杂志》2007,30(3):347-350,F0003
目的:通过对上矢状窦(SSS)旁大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中桥静脉的保护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40侧DSA静脉相和16侧CTV进行显微解剖和影像学观察。结果:上矢状窦前部和后部分别有一缺乏桥静脉注入段,显微解剖、DSA和CTV观察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量分别为11.2支、8.9支和7.0支,DSA和CTV观察发现桥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处常显示不清。结论:熟悉和比较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特征有利于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桥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4.
锚原纤维具有维持真皮紧密连接的作用,其主要结构成分是Ⅶ型胶原,Ⅶ型胶原基因(COL7A1)突变是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的分子发病机制。本主要综述如下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①Ⅶ型胶原的分子结构、基因结构及其调控功能;②COL7A1的提早终止密码突变(PTC)和甘氨酸置换突变对锚原纤维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Ⅶ型胶原的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分子折叠、聚合和分泌等发生异常)是DEB发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主要由角蛋白 1和角蛋白 10基因点突变引起。近 10年来对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角蛋白 K1和 K10基因的定位、突变位点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小鼠模型以及产前诊断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6.
寻求经左胸气管隆凸肿瘤切除重建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右侧卧位,经左第5肋间进胸,先切开纵隔胸膜(上至气管隆凸下,下至膈肌上)完全松解左右下肺韧带,在主动脉弓下充分游离气管隆凸部气管;根据左侧主支气管肿瘤远心端健康主支气管的管径(本例为Φ0.6cm),选择制作一个气管插管,距离左侧主支气管肿瘤0.5cm以远部位切断左主支气管,插入6.0气管插管,固定好该气管插管,从手术切口伸出接第二麻醉机进行左#肺通气;观察患者在SaO2>97%情况下,再在右主支气管和主气管需要做切除线以远2.0cm处左右各缝一针7#丝线先做牵引用,术后同侧线再相互打结做右主支气管-主气管端-端吻合口减张用;麻醉师小心将第一麻醉气管插管向外拔出4.0~5.0cm,随后立即切除气管隆凸(含肿瘤),范围:肿瘤上主气管1.0cm,右侧主支气管距肿瘤0.5cm;予3-0PROLENE线连续做右主支气管-主气管端-端吻合(先连续缝合后壁8~10针,一同收紧,针距0.2~0.3cm);恢复第一麻醉机右肺通气;再在主气管距离该端-端吻合口上1.0cm处主气管壁上,用尖刀片开一直径0.6~0.7cm的小孔,撤除第二麻醉机气管插管,用3-0PROLENE线行左主支气管-主气管端-侧吻合(方法同上);胸腔注水检查两吻合口不漏气;再将第一麻醉插管插回到满意的位置;放置两侧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斑秃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发现某些HLA-Ⅰ、Ⅱ、Ⅲ类基因区与斑秃关系密切,并发现了一些非HLA区域可能成为斑秃的候选基因区域。尤其HLA-DR4、DR5、DR6、DR7及DQ3的Ⅱ类基因与斑秃相关联,而DQ*0301和DRB1*0401等位基因仅在全秃和普秃患中出现;Ⅲ类基因区的TNF-α基因多态性与斑秃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BI-RADS分级与病理检查结果在诊断乳腺癌过程中的相关性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有乳腺包块患者,先对其进行超声BI-RADS分级评估,再进行术后病理检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运用价值。结果 70例患者中被评估为5级23例,4a级17例,4b级10例,4c级13例,3级7例,BI-RADS 5级和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BI-RADS 3~4级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肿块直径2 cm,纵横比1的乳腺癌患者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的鉴别诊断中,超声BI-RADS分级评估仍然有一定的困难,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癌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逐步成为乳腺癌筛选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是德国神经病理学家AloisAlzheimer于 190 7年首先加以描述 ,后人遂以其姓氏命名之 ,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中枢性认知功能障碍及近远期记忆损害 ,病理上以大脑皮层、海马等脑区神经元减少、老年  相似文献   
110.
ABO血型基因分型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ABO血型基因分型的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基因定型方法对ABO血型基因定型并观察其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和疑难血型检定。结果 :对已知ABO基因的DNA标本进行基因定型 ,证实文中的ABO基因定型方法可靠 ;对 10 4例健康、无血源关系的汉族个体ABO血型基因定型 ,结果与血清学所定表型完全符合 ;并用ABO基因分型技术解决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产前胎儿血型鉴定、亲权试验及血清学亚型的正确性验证。结论 :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可以正确判定ABO血型疑难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