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169篇
内科学   28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3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硫酸吗啡控释片致尿潴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9岁。主因发现HBsAg(+)15年,腹泻、腹胀1个月,外院CT检查显示:肝左叶癌(巨块型)伴肝内多发转移。于2003年8月25日来我院就诊,以原发性肝癌收住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稍弱,无明显黄染,肝掌(+),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触诊胁下未及,B超示:肝左叶10.5cm×11.8cm,右叶12.4cm,脾6.0cm。腹水征(±)。入院后因患者已至肿瘤晚期,并有肝内外转移而不能接受手术及介入治疗,仅给予保肝药物及对症治疗。9月7日,患者开始出现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考虑肿瘤转移,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10mg,q12h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22.
动态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舌象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融冰  王玉光 《中医杂志》2004,45(11):846-846
舌诊是伤寒、温病外感病中一个重要辨证环节,更有温病重视舌象之说.为了加深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医辨证的认识,我们于2004年7月对SARS患者的舌象进行动态观察,发现与2003年我们观察的舌象本质相同,同时也有新的发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亚单位流感疫苗不良反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流感疫苗成为预防流感的主要手段。我国主要注射裂解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今年我国首次引进亚单位流感疫苗,国内目前尚没有相关不良反应的报告,现将我院职工注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调查对象:为本院2004年9月-2004年11月期间接种亚单位流感疫苗者。疫苗及接种方法:疫苗为凯龙公司产品,商品名:爱阁力保;批号:045701;进口药品注册证S20030054。按说明书方法使用,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0.5mL肌注或深部皮下注射。调查内容:接种者一般情况及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2结果2.1一般情况我院注射流感疫苗者…  相似文献   
24.
聚集性发病是SARS流行的一个重要特征.聚集性发病主要发生在医院、患者家庭内和与患者在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内的密切接触者.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还可通过手经口、鼻、眼等传播.  相似文献   
25.
男,28岁,已婚,农民,河南信阳人。自诉2003年10月初起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左右,伴盗汗,无咳嗽、畏寒、寒战、腹痛、腹泻。既往有单采血浆供血史,检验抗-HIV(+),并经河南省CDC确证试验(+)。用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奈韦拉平联合抗病毒治疗。自2004年4月起,病人因间断发热半年余,体温升高至39℃,并在颈部出现数个半球型丘疹,表面蜡样光泽,不伴痛痒,双侧颈部均可扪及3-4个淋巴结,活动、无触痛,口腔黏膜上腭部位出现一白色点状溃疡。  相似文献   
26.
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一流传染病医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成功经验,概括了“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党和国家的建设所必需遵循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7.
2001年与200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2001年与200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整群抽取本院2001年1月1日~2001年5月30日住院治疗的全部流脑病例39例,及2002年1月1日~2002年5月30日住院治疗的全部流脑病例50例,分成2组。对这2组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结果 2002年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病例、死亡病例、并发呼吸衰竭病例、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肾功能及心肌损害的病例均明显高于2001年组(P〈0.05);肝功能损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2002年组病例的脑膜炎双球菌阳性率较2001年组低(P〈0.01)。结论 2002年组病例死亡率较2001年组高与2002年组暴发型病例多有关;2002年组病例多器官功能损害多,提示脑膜炎双球菌泛嗜性感染的可能;2002年组病例的脑膜炎双球菌阳性率较低,可能与2002年细菌型别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28.
据流行病学统计资料,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已超过世界总人口3%以上,患者易转变为慢性感染过程,部分人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因此,丙型肝炎(丙肝)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9.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国“十一五”规划已将乙型肝炎、艾滋病和血吸虫病首次列入国家重点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28岁。于2003年10月因发现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检测发现抗HCV阳性,诊断为丙型肝炎,自2003年10月开始持续在我院门诊就诊。检测:ALT600U/L,HCV RNA( ),给予干扰素α-2b300万u,隔日1次皮下注射。治疗2个月后:ALT56U/L,HCV RNA(-),治疗5个月时,患者面部出现多个痤疮,未加以注意,继续治疗。面部痤疮明显加重,至2004年7月3日,来我院复查,面部密布痤疮,且涉及到颈部和胸部;痤疮大者如蚕豆,小者如黄豆,呈结节状,周围红肿;痤疮愈后,面部留下明显疤痕。几乎达到毁容的程度,患者不敢外出。检测自身抗体均为阴性,患者拒绝痤疮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