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细胞色素P450 2D6氧化酶研究的表型分析及探针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晋生  李芹  王睿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2):948-951
近年来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的多态性已成为研究热点,而作为研究手段的表型分析及探针药物直接关系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现综述CYP450 2D6氧化酶多态性研究的表型分析的影响因素及优缺点,并介绍几种探针药物,包括右美沙芬、美托洛尔、普罗帕酮、可待因、异喹胍、司巴丁的特点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2.
2004年~2006年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掌握我院抗感染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和销售金额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2006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各占全年化学药销售金额的比例平均为33.29%,低于或接近于国内其他医院。β-内酰胺类销售金额遥遥领先,占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的比例平均为55.8%。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结核药是使用频度最高的5大类。在DDDs排序前20位中,排序比〉1的药品占75%。结论:2004年~2006年我院抗感染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当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围术期针对性处理在游离皮瓣移植术血管危象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152例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比较2008年后给予针对性围术期处理对发生血管危象的影响。结果2008年前共做游离皮瓣移植114例,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4.03%,成活率为98.24%;2008年后共做游离皮瓣移植38例,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5.26%,成活率100%。结论提高游离皮瓣移植的成活率,严格把握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的处理是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X线影像特征。方法 收集非洲多哥经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4例,分析其胸部X线表现特征。结果 典型型肺结核9例(9/54,16.67%)、血源型5例(5/54,9.26%)、肺炎型17例(17/54,31.48%)、不典型型23例(23/54,42.59%);不同肺结核分型患者的病灶X线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1,P < 0.001)。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X线表现多样,依据X线特征对其归纳分类,可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优化酒石酸唑吡坦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6-甲基-2-(4-甲基苯基)-咪唑并[1,2-α]吡啶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还原、甲酯化、胺解、成盐5步反应合成酒石酸唑吡坦.结果 酒石酸唑吡坦总收率由30% ~ 35%提高到45%左右,副反应少,杂质简单.结论 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工艺稳定,可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76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假体安装完毕、闭合伤口后,置入负压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内注入含0.5mg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50mL,并夹闭引流管直至术后4h开放引流。对照组常规缝合后,置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方式,能有效减少术后伤口引流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TOAST分型及预后。方法选择162例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者82例,非代谢综合征者8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TOAST分型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合并代谢综合征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P〈0.05);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冠心病、高血压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P〈0.05);两组TOAST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代谢综合征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合并代谢综合征者(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是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其TOAST分型与非代谢综合征者不同,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其误诊、漏诊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月32例鼻眼相关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鼻眼相关疾病患者中,9例首诊于眼科,23例以鼻塞、头痛、鼻部创伤等症状首诊于耳鼻咽喉科。29例治愈或好转,3例恶性肿瘤,2例突眼、复视、溢泪等症状减轻,1例症状未见好转。结论鼻眼相关疾病临床上属于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的交叉疾病,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易致误诊、漏诊;临床工作中,CT对鼻眼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观察预后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Ⅱ、Ⅲ期煤工尘肺病患者全身不同部位骨密度变化情况.方法 晋城煤业集团Ⅱ、Ⅲ期煤工尘肺病患者100例,均为男性,55~80岁,平均67岁,以年龄10岁为1个年龄级别分组,采用全身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全身各部位骨密度测定,观察Ⅱ、Ⅲ期煤工尘肺患者全身各个部位骨密度值变化情况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结果 Ⅱ、Ⅲ期煤工尘肺患者在各个年龄段胸部骨、骨盆、脊柱的骨密度值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骨盆骨为例,可见Ⅱ期煤工尘肺患者在65岁之后骨密度值下降速度明显增快(P<0.05);在不同年龄组中,Ⅱ、Ⅲ期煤工尘肺病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Ⅱ、Ⅲ期煤工尘肺患者全身骨密度值明显下降,且以胸部骨、骨盆、脊柱骨密度下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0.
中医病位内涵,与现代医学在解剖学基础上建立的实体病位不同,主要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功能体系,是应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理论,金元时期形成的归经理论,明清时期的温病学说,乃至现代的活血化瘀理论、微观辨证,无不从空间及时间、宏观及微观等不同维度发展并完善中医病位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