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探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旁分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缓解急性肝细胞衰竭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模型组及实验组用腔内注射D-氨基半乳糖构建急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腔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建模成功后实验组大鼠经鼠尾静脉注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及模型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取3组大鼠建模后1 d、3 d、7 d下腔静脉血,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及大鼠肝脏组织MDA、SOD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将正常肝细胞LO2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实验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加入H2O2创造急性肝细胞衰竭环境,同时实验组加入培养过ADSCs的条件培养基。检测各组氧化应激指标MDA的含量,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大鼠模型组和实验组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MD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模型组,实验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MD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SOD含量明显增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肝脏损伤情况更加严重,但实验组大鼠肝脏组织变性、坏死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细胞模型组氧化应激指标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K-8实验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及实验组细胞活性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细胞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氧化应激反应参与了急性肝细胞衰竭的发生发展,ADSCs可通过旁分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缓解急性肝细胞衰竭。  相似文献   
72.
胰岛细胞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证实胰岛细胞移植可以有效降低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由胰岛素依赖型转为非依赖型,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依靠胰岛素治疗时不能防止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此外胰岛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诊疗的方法。方法 术前对20例患者行血清CA19-9、CA242、CEA测定,手术方式分别为根治性切除和各种非根治性手术,并对89%(51/57)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CA19-9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和90%,47%(27/57)的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其1年生存率为96%,3年生存率为32%。结论 血清CA19-9值检测有助于术前诊断和疗效的判断,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疗效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4.
探讨Bern术式(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部分胰头组织的亚胰头切除术)在治疗慢性胰腺炎及某些胰头良性肿瘤中的作用.共8例患者因胰头炎性肿块或良性肿瘤行Bern术,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6~14个月),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慢性胰腺炎患者体重平均增加7.9 kg(4~18kg),胰腺外分泌功能提高,但内分泌功能无变化.说明采取Bern术式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胰腺炎及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因胰头占位引起的症状,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有关细胞凋亡及凋亡因素在恶性肿瘤发生及发展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bax是一种凋亡基因促进基因,有关它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很少,作者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0例胆管癌组织标本为我院肝胆外科1994年~1998年间手术的胆管肿瘤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46~69岁,平均59岁。7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组织标本为同上期年间手术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16~41岁,平均32岁。所有标本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质量分数为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中肝切除在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间7例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中肝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R0切除6例,R1切除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A级胆瘘4例,切口感染1例,右侧胸腔积液2例。随访时间2~37个月,平均22个月。截至2019年6月28日,3例病人术后分别随访2、11、37个月,未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中肝切除是一种兼顾根治性和保留功能肝体积的手术方法,有利于减少术后肝衰竭发生率,对于不伴有血管侵犯的部分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7.
探讨Bern术式(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部分胰头组织的亚胰头切除术)在治疗慢性胰腺炎及某些胰头良性肿瘤中的作用.共8例患者因胰头炎性肿块或良性肿瘤行Bern术,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6~14个月),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慢性胰腺炎患者体重平均增加7.9 kg(4~18kg),胰腺外分泌功能提高,但内分泌功能无变化.说明采取Bern术式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胰腺炎及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因胰头占位引起的症状,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78.
肝脏右后静脉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流肝脏的静脉血液除三支肝大静脉或称主肝静脉(major hepatic veins)外,还有一些直径相对较小的肝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这些静脉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尾状叶肝静脉,二是引流肝右后叶血液的静脉,即肝后静脉.亦称肝右后下静脉(inferior right hepatic veins,IRHV)或肝右后静脉。这些肝小静脉变异较大.其中肝右后静脉直径常较粗大,位于肝的脏面肾压迹处,开口位置较低,  相似文献   
79.
①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血栓素B2 (TXB2 )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 将 32只大鼠随机分为胰腺炎组和假手术组 ,应用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 ,观察 2组大鼠血清TNF α和TXB2 水平的改变及胰腺和肺的组织学改变。③结果 胰腺炎组血清的TNF α和TXB2 水平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 (t′ =11.5 0~ 31.86 ,P <0 .0 1)。④结论 血清TNF α和TXB2 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