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94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植物固醇是存在于植物中的结构类似于胆周醇的化合物.植物周醇可以在肠道竞争性抑制胆同醇的吸收,在国外用于降胆固醇治疗己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与其治疗作用相反的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症--植物固醇血症,以能过度吸收植物固醇为特点,这些植物固醇在组织中积累而形成腱黄瘤和早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本文就植物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2.
急性心肌梗塞(AMI)为临床急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速,不包括短阵者,心室扑动及室颤)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病人在起病初期伴有低钾所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已被大家所重视。但AMI后期(1周以后)恶性心律失常也是极其危险和很难处理的问题,低钾仍是重要原因之一,往往被忽视而造成不应有的后果,但如果抢救及时处理得当,病人可以转危为安。现结合病例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75岁,以胸闷、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左肩部放散2小时主诉入厂职工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将24只16周龄的SHR随机分为3组2组分别予以丹参和卡托普利治疗1个月,作为实验组;另一组未用药作为空白对照组.同时,以8只同龄WKY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WKY大鼠比较,SHR的血压显著升高(P<0.05);BUN、Scr升高(P<0.05),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Co-Ⅳ)明显升高(P<0.05).丹参和卡托普利治疗1个月后,与SHR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GF-β1、Co-Ⅳ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明显降低SHR血中TGF-β1、Co-Ⅳ含量,对SHR肾损害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长RP’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临床上常见于持续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性心动过速(AT)。但有时亦可能由于体表心电图未能明确显示心房除极初始向量而表现出酷似长RP’现象。现结合心内电图分析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由于体表心电图P’迟后于心内电图A波110ms致酷似长RP’心动过速。1 病历报告 患者,男,22岁。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7年,近半年加重,于2000年7月26日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995.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电图QRS波群和ST段改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利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QRS波群和ST段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探讨大鼠缺血模型的成功标准。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08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缺血5min内心电图QRS波群和ST段变化。结果①108只大鼠中,心肌缺血后R波明显增高89只(占82.4%),伴QRS波群时间增宽。②108只大鼠心肌缺血5minST段均有明显抬高,但5min内ST段改变过程表现为三种形式:缺血后ST段抬高过程中出现一过性下降,然后又逐渐抬高(60只,占55.6%);缺血后ST段抬高逐渐增加(37只,占34.3%);缺血后ST段先下降,1~5min后出现ST段抬高(11只,占10.2%)。③心肌缺血5min内QRS变化与ST段变化的关系:心肌缺血后R波明显增高的89只大鼠,其ST段出现上述三种改变,R波无明显变化的19只大鼠中,ST段变化均表现为缺血后抬高逐渐增加。R波增高越明显,QRS时间越宽,ST段下移也越明显。结论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出现一过性R波增高、QRS波群增宽是心肌急性缺血损伤早期表现,在心电图记录中较ST段变化易于观察,可以作为早期结扎成功的心电图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96.
鼻息肉(nasal polyp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成人发病率为1% ~ 2%,虽经鼻内窥镜彻底手术治疗,但仍会复发.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光谱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 SD大鼠70只,10只为正常对照组,60只为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大鼠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造模。取两组大鼠肝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纤维化变化,并进行分级。取其血清进行荧光光谱检测与分析,比较两组大鼠的差异。结果肝纤维化组50只大鼠肝出现肝纤维化,其中早期肝纤维化22只,肝硬化28只。476.5 nm波长激光激发得到的荧光光谱的二阶导数曲线的两波谷比值在肝纤维化鼠与正常鼠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早期肝纤维化鼠和肝硬化鼠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检测和分析荧光光谱对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8.
背景:中药大黄、黄柏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目的:观察以大黄、黄柏为主药的中药对实验性软组织损伤兔血液流变学及损伤软组织前列腺素E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模型组、正常组,前2组采用打击法建立新西兰大耳白兔右腿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30min,中药组于损伤处敷跌创散,每日1次,模型组及正常组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于造模后第5天,观察兔损伤软组织前列腺素E2的表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造模后第5,13天,苏木精-伊红染色结合病理评分观察兔损伤软组织的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损伤软组织病理评分更高(P〈0.05),较早接近于正常组织。同时,中药组损伤软组织前列腺素E2的水平和血液黏度较模型组低(P〈0.05)。说明,中药跌创散可能通过降低损伤局部组织炎症递质前列腺素E2的表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发挥其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张玲  周晔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614-615
目的对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对患有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0例患有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00例。采用止血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重组凝血因子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时间和出血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停止治疗后出现再次出血症状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重组凝血因子对患有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这种心律失常在临床较常见,可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严重者可诱发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需要紧急处理和治疗。近年来,电学方法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越来越被重视,本文报告我院最近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法治疗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