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94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孕妇,22岁,30周.产前超声检查:胎头位于下方,轮廓完整,双顶径80 mm,头围275 mm,腹围255 mm,股骨长57 mm,肱骨长54 mm,胎儿上唇对应右侧鼻孔处可见回声连续性中断,断端宽约6 mm,上牙槽突回声未见明显连续性中断.胎儿腹部横切面扫查,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位置关系正常,心脏大部分位于左侧胸腔,心尖指向左侧,四腔心观显示左右房室大小基本对称,左心房内可见卵圆瓣回声,室间隔上部回声中断,宽约7 mm(图1),左心长轴观可见一条动脉干骑跨在室间隔上,动脉干内径明显增粗约9 mm(图2),另一端通过一弓形结构与降主动脉相连,此弓上可见3个分支.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4-06/2005-06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超声室就诊的血压正常者100名,年龄15~40岁,均自愿参加观察。按家族史分为2组,有高血压家族史组50名,正常对照组50名。根据指南有高血压家族史组入选者父母二人中至少有一人为高血压患者,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定为家族史阳性。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检测两组观察对象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及二者比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和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常用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法检测舒张期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二者比值,比较两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以上所测数据均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同步记录于超声图像采集系统中以供分析。结果:100名血压正常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各50名,无脱落。两组观察对象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比较:有高血压家族史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10±2.10,14.60±2.35;1.10±0.14,1.23±0.24(t=3.36,3.27,P<0.05)];而两组观察对象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二者比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法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发现,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左心室舒张功能已有减低趋势,可以为早期筛选高血压高危人群、早期对高血压进行临床评估防治提供依据。该方法对左心室心肌舒张功能的评估更加敏感,优于传统的二尖瓣口血流法。  相似文献   
73.
孕妇,30岁.孕1产0,妊娠30周+3天,孕早期曾感冒,持续发热4~5 d,未服药.常规超声检查:胎儿胎头位于下方,轮廓完整,双顶径75mm,头围273mm,腹围268mm,股骨长59mm,肱骨长47mm。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能性和条件,为神经细胞的再生和脊髓内移植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实验于2005—07/10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鼠龄1个月SD大鼠1只,拉颈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股骨,除去骨周围的肌肉组织,剪开骨两端,显露骨髓腔,以IMDM培养液从一端冲洗骨髓腔,将骨髓冲到平皿中,进行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传至第5代的骨髓基质细胞用于实验。诱导前24h先用含1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体积分数为0.2的胎牛血清的DMFM培养液培养,以促进细胞分裂,然后用神经生长因子作诱导剂,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丝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等特异性标志物情况。 结果:①原代和传代培养时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情况;原代培养2~4d细胞处于静止状态。第五六天可见有贴壁细胞开始伸展为椭圆型、短梭型、长梭型等,这些细胞即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14天骨髓基质细胞基本铺满瓶底,此时即可传代。传代后2-4d第1代细胞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第5天开始缓慢增殖,约在第8天长满瓶底,传代周期为六七天。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变化: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2h后,骨髓基质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但胞体变大。神经生长因子诱导12h后,部分细胞分化,胞体向胞核收缩呈锥形,类似神经细胞,细胞突起之间呈渐进性变化,但无明显增殖现象。③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后的鉴定和。转化率的测定:神经样细胞的胞体与突起,神经元烯醇化酶(γ-γ)和神经丝蛋白染色呈强阳性,而未分化的骨髓基质细胞为阴性。定量计数分析表达神经元烯醇化酶(γ—γ)为(69.6&;#177;3.8)%,表达神经丝蛋白为(71.3&;#177;3.3)%。 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能将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预诱导24h后撤离二者可增加细胞转化率,促进诱导后的细胞成熟,为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一种高效种子细胞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是否与调控miR-378a-5p表达有关。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10μmol/L黄芩素组、LPS+20μmol/L黄芩素组、LPS+40μmol/L黄芩素组、LPS+20μmol/L黄芩素+miR-con组、LPS+20μmol/L黄芩素+miR-378a-5p组。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活力和凋亡。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水平、乳酸盐脱氢酶(LDH)释放量、TNF-α和IL-6分泌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实时定量PCR分析miR-378a-5p表达量。结果:LPS处理显著降低H9C2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凋亡,增加MDA水平、LDH释放量、TNF-α和IL-6分泌量、miR-378a-5p表达量,降低SOD和GSH-Px活性(P<0.05)。黄芩素显著提高LPS处理的H9C2细胞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降低MDA水平、LDH释放量、TNF-α和IL-6分泌量、miR-378a-5p表达量,并增加SOD和GSH-Px活性(P<0.05)。过表达miR-378a-5p显著减弱黄芩素对LPS处理的H9C2细胞存活率、凋亡、MDA水平、LDH释放量、TNF-α和IL-6分泌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P<0.05)。结论:黄芩素可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受损心肌细胞miR-378a-5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6.
朱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89-458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理疗、针灸、运动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对40例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对40例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患者进行单纯运动治疗,应用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分级法比较疗效。结果综合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运动疗法(t=7.6043,7.8409,P&;lt;0.01)。结论综合疗法为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7.
喉切除对叠式气-食管通路发音重建防治误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晚期喉癌行全喉切除发音重建及防误咽一直是头颈肿瘤外科攻关难题,研究气—食管通路发声重建防治误咽的新方法。评价对叠式气—食管通路发声口重建及“檐状会厌”成形术防治误咽的疗效。方法 将纵形切开的气—食管漏行衣襟样对叠缝合;保留带蒂环状软骨瓣并修成会厌形状;在重建气—食管通路发声口上方将会厌形状骨片植入食道前壁粘膜下,使曲面向下凸入食管腔形成“檐状会厌”。结果 33例喉鳞癌术后3,7或12d拔除鼻饲管,经6~11d常规进食适应后均无误咽。随访2~5年,28例无发声口漏,2例癌复发肺、骨转移死亡,3例失访。结论 对叠式气—食管通路发声口及“檐状会厌”有效地防治误咽。  相似文献   
78.
实验性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视网膜光损伤与视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以探讨视网膜光损伤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所有SD大鼠经循环光环境适应7 d,实验前暗适应36 h,分别于光照3,6,9,12,15和18 h,灌流固定,摘除眼球.光镜标本在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HE)、TUNEL法染色,光镜观察;电镜标本在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醋酸-柠檬酸铅双重染色后,透射电镜观察;应用CIAS-1 000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外核层面积和视细胞凋亡指数,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可见视网膜出现光损伤和视细胞凋亡现象,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光损伤逐渐加重,视细胞凋亡逐渐增多.在外核层,透射电镜观察见核染色质浓集,而无炎性反应.外核层面积和视细胞凋亡指数作相关性分析有显著意义.结论视细胞凋亡是视网膜光损伤的重要机制;光损伤启动了视细胞凋亡的发生,外核层细胞核的丢失是视细胞凋亡的结果;视网膜光损伤与视细胞凋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辽西地区农村汉族儿童的体型发育规律和特点,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数据。方法:于2001-07/2003-09按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辽西地区绥中县明水乡中心小学、锦州市太和区营盘乡营盘小学、盘锦市盘山县第二小学经学校正常体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汉族学生为检测对象,年龄7~13岁,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按性别分两大组,每大组按年龄分7小组,每岁为1组,搜集资料完整者733名,男397名,女336名。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共10项指标,即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腓肠肌皮褶,每项指标测量2次,取平均值。测试数据按年龄和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和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1/3,样本中平均体型点到所有体型点空间距离的均数,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体脂百分比及各类体型分布频数。结果:733名儿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7~13岁儿童身高、体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身高/体质量1/3指数各年龄组女孩和男孩平均值相同。体脂含量女孩>男孩。3个体型值中男孩在3.2~4.0、1.6~2.6、3.0~4.0,女孩在3.5~4.6、0.8~2.6、3.2~4.1,所以男女以内因子、外因子为主,女孩内因子>男孩。②男女各年龄组间体型比较,7~,8~,9~,10~,11~,12~,13~14岁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值分别为0.46,0.67,1.03,0.54,0.76,0.30,0.93,除7~,12~,13~14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男女间体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6~3.58,P<0.05)。③辽西地区农村汉族男孩的平均体型值为3.6-2.1-3.6,属外胚层-内胚层均衡体型,女孩平均体型值为4.0-1.9-3.5,属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孩和女孩的内因子和外因子占优势,中因子值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型频数不断变化。④与国内外资料相比,辽西地区农村汉族儿童内因子偏高,中因子偏低,外因子相差不多。结论:辽西地区农村汉族儿童体脂发育较好,身材修长,但骨骼肌肉欠发达,儿童的体型发育随年龄增加呈多变倾向。  相似文献   
80.
小儿药物不良反应1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小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如果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 ,ADR)。现将我院1 995~2 0 0 3年收治的1 6 4例小儿ADR加以分析,以引起临床医师警惕。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6 4例中,男89例,女75例;年龄最小为生后1 6天,最大1 4岁,其中≤1岁30例,~3岁4 9例,~7岁37例,~1 4岁4 8例。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及滴鼻。1 6 4例中属于药物过量80例(4 8 8% ) ,正常剂量给药5 8例(35 3% ) ,小儿误服药物2 6例(1 5 9% )。1 2 药物种类 引起本组ADR的药物共计2 2种,其中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