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对比分析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实施治疗的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依照治疗差异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治愈率以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对比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临床差异对比结果显示P <0.05;两组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CP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IgE则无显著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红霉素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利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从2017年7月~2018年7月之间收取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6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行肺炎治疗,如抗肺部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无任何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上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可以起到显著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分析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将2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病例接受常规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以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并进行评估2组患儿症状体征变化。结果临床验证,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后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6.5%和64.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喘憋消失、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他林、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能够增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贾同鑫 《当代医学》2016,(25):116-117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9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患儿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47例患儿采取红霉素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组退热时间(3.2±0.8)d、咳嗽消失时间(3.0±0.8)d、啰音消失时间(5.4±1.3)d较对照组的(4.7±1.2)d、(5.2±1.0)d、(8.9±1.7)d短,不良反应发生率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采取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5.
小儿癫痫及抗癫痫治疗血脂水平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及抗癫痫治疗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60 例癫痫患儿服药前、后血脂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癫痫本身对血脂水平无影响;卡马西平可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水平升高,且随时间延长,差异更为明显;丙戊酸钠对血脂无影响。结论 小儿癫痫治疗期间应动态监测血脂水平,如血脂有动态增高趋势应密切观察,并可适当调整饮食。  相似文献   
56.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的糖代谢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全身性的慢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一直以来都被归类为中医消渴范畴,而且,近年来,糖尿病的患者数量不断的与日俱增,而其年龄越来越小,因此,糖尿病成为了医疗机构研究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中药降血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针对该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药物性皮炎(药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复习26例儿童重症药物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致敏药物以解热镇痛药为第一位。26例患者中,13例为多形红斑型药疹,8例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5例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结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各器官未发育成熟,应高度重视儿童给药引起的药疹问题。  相似文献   
58.
儿童时期以呼吸道性疾病发病为最多,病原多种。病毒、细菌感染居多。近几年肺炎支原体感染随环境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时期明显增多,侵犯呼吸道感染的为最常见。部分患儿可有溶血性贫血、脑膜炎、心肌炎、肾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肺外表现。现将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住院治疗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阳性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2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宋继宁 《中国保健》2010,(10):79-80
呼吸道系统疾病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咳嗽是呼吸道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常被忽视,从而出现误诊,误治,延误病情。近年来,经研究证明该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故将我院从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30例患儿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陕西医学杂志》2018,(1):102-104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IVIG)及阿司匹林对川崎病(KD)患儿抗血小板聚集因子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KD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静脉滴注IVIG及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双嘧达莫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影响因子[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损伤状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冠状动脉损伤发生人数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经治疗,两组患儿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PLT、WBC、ESR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上述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嘧达莫辅助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KD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