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6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98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21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54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评价高频振荡通气 (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疗效 ,对11例重症MAS采用HFOV治疗 ,有气漏者采用低容量策略 ,其余采用高容量策略 ,频率10Hz左右 ,通过逐渐增加平均气道压改善氧合状态 ,以达到吸入氧浓度≤0.4时 ,脉氧饱和度≥0.9 ,调节振荡压力幅度使PaCO2 维持在30~40mmHg。结果治愈7例 ,死亡2例。9例患儿HFOV满48小时 ,治疗后平均气道压由22±3.5cmH2O降至15±3.2cmH2O(P<0.05) ,吸入氧浓度由0.80±0.10降至0.33±0.12(P<0.001),氧合指数由24.0±4.5降至7.4±1.8(P<0.001) ,动脉/肺泡PO2 由0.10±0.01升至0.35±0.06(P<0.01)。治疗过程中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提示HFOV治疗MA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2.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HLA-DR及IL-4表达与IgE生成关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淋巴细胞HLA—DR和Thl/Th2细胞因子表达对IgE合成的影响,对58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表达;以IFN—γ代表Thl类细胞因子和IL4代表Th2类细胞因子,ELISA方法及多标记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清IgE和IL-4及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患儿组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表达阳性率、IgE及IL-4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0.05和<0.01;两组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1),而患儿组IL—4/IFN—γ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HLA-DR表达及IL—4水平与血清IgE水平之间密切相关(P<0.001)。提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l/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处于Th2强势状态,淋巴细胞HLA—DR和IL—4高表达使IgE合成增多,在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多发性骨软骨瘤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软骨瘤病 (osteochondroma)是发生在骨表面的骨性突起 ,其顶端有一软骨帽 ,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患[1] ,6 5 .0 %的病例有家族史 ,且有一代比一代严重的趋势 ,男性多发。临床资料例 1:男 ,8岁。发现左腕掌侧肿块 4年 ,左肘外侧突出、左前臂弯曲 2年。其母亲有多发性骨软骨瘤病史。体检 :一般状态佳。左前臂向尺侧弯曲 ,左肘桡侧向外突出 ,可触及一大小 1.5cm×1.5cm× 1.5cm肿块 ,质地坚硬 ,在牵拉旋转前臂并用拇指推顶突出部后可暂时复位。左腕掌侧 ,腕掌横纹上 5 .0cm处可触及 3.0…  相似文献   
34.
婴幼儿手术损伤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手术应激可引起细胞介导的免疫受到抑制 ,包括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导致感染并发症增加 ,确切的原因尚不清楚 ,本研究探讨婴幼儿大手术损伤和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1 2例择期大手术婴幼儿和 6例严重感染的婴幼儿 ,择期手术患儿包括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7例和先天性巨结肠 5例 ,其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6个月~ 3岁 ;6例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 ,抽取外周血 ,用Boyum描述的方法借助梯度离心分离淋巴细胞 ,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来分析淋巴细胞早期凋亡情况 ,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Fas的表达。结果 术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明显下降 ,术后 1d为最低 ,术后 3d仍处于低值。大手术组患儿淋巴细胞凋亡率为 (1 4 .1± 1 .1 ) % ,严重感染组为 (1 2 .3±2 .0 ) % ,与正常对照组 (5 .1± 0 .3) %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as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数术毕为(50 .3± 6 .3) % ,术后 1d为 (49.3± 4 .3) % ,与术前 (36 .3± 1 .1 % )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经历大手术的患儿循环淋巴细胞呈现凋亡的早期征象 ,可能是全身炎症反应中免疫细胞低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本研究利用实时定量PCR芯片技术,检测TPN后肝脏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哪些基因在肝脏损害中发挥作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PNALD提供资料.方法 选择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PN组(6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7d后应用实时定量PCR芯片检测方法 ,比较两组大鼠间肝脏细胞周期基因的表达.结果 TPN组大鼠肝脏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弥漫的脂肪空泡变性,小叶中央区较周边区更为明显;TPN组大鼠肝脏细胞周期表达上调基因有Atm、Brea1、CAkn1b、Dnajc2、G2a、Nfatc1、Notch2、Pkd1、Ppp2r3a等,表达下调基因有CAc25b、Ccnd1、E2f1、Mcm3、Nek2、Wee1等.结论 TPN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比较,肝脏细胞周期基因表达存在差异,肝细胞周期基因ATM、BRCA1、Cdkn1b 等表达的改变,提示肝细胞增生减少和凋亡的增加,从而阻止肝细胞的修复,可能TPN与肝脏损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36.
本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体重8kg至20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直视手术28例行无血预充,观察其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探讨无血预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34例RV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四组(A组,予以补液对症处理;B组,去乳糖奶粉治疗组;C组,干扰素治疗组;D组,干扰素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观察泻止时间。结果:D组泻止时间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去乳糖奶粉可视为目前治疗RV性肠炎的有效方案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牛磺酸抑制新生大鼠心肌重塑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牛磺酸对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及对I/Ⅲ型胶原比值的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其在体外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牛磺酸,用羟脯氨酸法测定胶原量,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SDS-PAGE电泳测胶原I/Ⅲ型比值。结果 100mmol/L、200mmol/L牛磺酸用药24h和48h及50mmol/L用药72h后能明显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的合成,I/Ⅲ型胶原比值明显下降。结论 牛磺酸能通过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降低I/Ⅲ型胶原比值起到抗心肌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陈临琪  郁昕  杨晓蕴  冯星 《江苏医药》2004,30(2):143-144
国内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运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我院1999年~2002年运用长效GnRHa治疗ICPP并对其疗效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40.
白血病分型是制订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虽然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急性白血病(AL)的WHO分型,但形态学仍为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手段。t(8;21)(q22;q22)易位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的特异性染色体改变。本对1997年以来我院57例初诊M2患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其细胞形态学改变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