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1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757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245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0 毫秒
51.
P1938—1947在转基因小鼠中自发生成的传染性朊病毒病//Juan-MariaTorres,Joaquin Castilla。等我们在转基因小鼠身上表达113位密码子为亮氨酸(113L突变)的牛朊病毒蛋白(PrPC)。该蛋白质与102I。突变的人蛋白质同源,102L突变已证实与GSS有遗传学的联系。这种PrPC突变可导致完全渗透的、致命的海绵状脑病。该遗传疾病可通过表达突变牛PrP的病鼠的脑匀浆颅内接种到表达野生型牛PrP的小鼠而传导,这表明重新合成传染性朊病毒。研究结果证实,在PrP。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病史及临床特征,为诊断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各县(市、区)医疗机构诊治的病例资料,对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结果福建省2001—2012年共诊治广州管圆线虫病58例,其中暴发流行占51.7%,散发48.3%。患者以学生为主(41.4%);地区分布:福州占77.6%,为闽南15.5%,闽东、闽北各2例。患者均有食用大瓶螺、褐云玛瑙螺、铜锈环棱螺、蛞蝓和青蛙等病史。潜伏期平均7d,主要症状为头痛、颈强、呕吐等。诊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3例脑脊液中检出第3期幼虫,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阳性率97.4%(37/38)。误诊率58.6%,平均15d。确诊后经阿苯哒唑治疗均治愈。结论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病例,主要为食生或未煮熟的螺类引起。应把好"病从口入"关,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阻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莆田市城厢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发病因素及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1—2016年城厢区手足口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城厢区共报告手足口病4 477例,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9.17/10万,其中重症病例33例(占7.37‰),无死亡病例;2011年发病率最低为94.01/10万,2012年最高为260.66/10万,2011—2016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发病曲线基本相似,总体呈6月、10月双峰分布;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共4 007例(占91.07%);以散居儿童为主,共3 922例(占87.60%),其次为托幼儿童391例(占8.73%)。结论莆田市城厢区手足口病防控应考虑周期性流行和季节性高峰特点,以城区和工业园区为重点部位,以<5岁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4.
目的:监测长乐市某乡镇的蚊虫密度,为虫媒传播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结果:捕获的38 257只昆虫中,非蚊昆虫为28 496只,库蚊为7 823只,按蚊为1 938只,分别占74.49%、20.45%和5.07%;6月份捕获的库蚊和按蚊最多,分别为81.39%和67.12%;距离乡镇越近,捕获的蚊子较多。结论:本次研究捕获的蚊子以库蚊为主,距离乡镇越近捕获的蚊子越多,需加强乡镇周末的除蚊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55.
56.
P2543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微生物暗物质问题//Shamim A.Sinnar,Steven J.Schiff新生儿败血症(NS)每年导致75万名婴儿死亡.及时的诊断并使用与致病菌相匹配的抗菌药物能有效治疗NS,但对大多数疑似NS患儿的血液培养未能检出致病病原体.我们将这些未能被培养检出的可疑病原体称为微生物暗物质.鉴于血培养的低检出率,许多非培养基技术正在被探索用于诊断NS,包括PCR、16S扩增子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57.
58.
59.
正P236中国东北地区人和蜱感染宫本疏螺旋体(Borrelia miyamotoi)调查//Bao-Gui Jiang,Na Jia,我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人和蜱中宫本疏螺旋体(Borrelia miyamotoi)的感染进行了调查。近期报告被蜱叮咬过的984例患者中,经PCR和基因组测序发现有14(1.4%)例患者感染了宫本疏螺旋体。这14例患者中有非特异性发热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厌食、无力、关节痛。皮疹、焦痂、区域淋巴结肿大各有1例。28.6%(4/14)患者因病情严重入院治疗。在3%(19/627)的全沟硬蜱、2.8%(1/36)无柄  相似文献   
60.
正P978 2013年德国出现由斑松鼠博尔纳病毒1型导致的职业性(Occupation-Associated)边缘叶脑炎死亡病例//Dennis Tappe,Kore Schlottau,Daniel Cadar,等边缘叶脑炎通常认为是自身免疫系统介导的疾病。然而,在对德国北部一个动物园里的普氏松鼠(Callosciurus prevostii)检测到动物源性斑松鼠博尔纳病毒1型(variegated squirrel bornavirus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