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9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长期用食管癌高发区饮食饲养Wistar大鼠,在23只实验动物中有9例食管前胃发生了癌前病变,2例发生前胃癌瘤。初步检测饮水中有二甲基亚硝胺和其他含氮化合物。饲料中有黄曲霉菌、草酸青霉,交链孢属和镰刀菌等。  相似文献   
142.
河北省磁县近三十年食管癌发病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分析河北省磁县1974-2002年食管癌发病、死亡趋势.方法食管癌发病资料取自磁县肿瘤登记处,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磁县19742002年食管癌新发病例18 47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8.2/10万,其中男性11 068例,女性7403例.男女性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40.13/10万和95.66/10万.29年来食管癌发病率总体有下降的趋势.从25岁组开始,各年龄组发病率均随时间推移有所降低,低年龄组发病下降较为明显,发病年龄逐渐后移.1974-2002年山区共发生食管癌251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4.57/10万.经过近30年的防治,山区食管癌发病率明显下降.丘陵地区共发生5934例,年平均发病率114.17/10万,丘陵地区食管癌发病率也有下降.平原地区共发生食管癌10 026例,年平均发病率124.73/10万,平原地区食管癌发病率基本稳定,近年来略有上升趋势.磁县1969-2002年,全县34年共死亡食管癌患者18 736例,年平均死亡率106.00/10万,其中男性11 598例,女性7138例,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29.91/10万、81.61/10万.2002年较1969年食管癌死亡率下降53.48/10万,下降了37.96%.各年代食管癌死亡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百分比明显下降.结论1974-2002年磁县食管癌发病呈现下降趋势,发病年龄逐渐后移.山区下降尤为显著,丘陵地区下降幅度较小,平原地区发病基本稳定,近年来略有上升趋势.1969-2002年磁县食管癌死亡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3.
目的分析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县、涉县29年(1974-2002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比分析磁县、涉县同时期20世纪70年代(1974-1976年)、90年代(1990-1992年)、21世纪初(2000-2002年)全人群肿瘤登记的食管癌、贲门癌、非贲门胃癌的死亡率。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磁县、涉县食管癌粗死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磁县食管癌粗死率下降了40.96/10万,下降了32.21%;而同时期涉县下降了65.74/10万,下降了50.06%。磁县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的粗死率呈现曲线波动,变化不大,20世纪70年代贲门癌死亡占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的5.67%,到90年代占4.58%,21世纪初占8.15%。而涉县贲门癌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非贲门胃癌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发现贲门癌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20世纪70年代的6.28%上升到新世纪的30.17%。磁县、涉县人群中男性贲门癌的死亡率高于女性。磁县山区贲门癌死亡率高于丘陵和平原,年平均死亡率达到11.61/10万,且有上升趋势。结论29年来磁县、涉县食管癌死亡呈显著下降趋势,磁县贲门癌、非贲门胃癌死亡均呈曲线波动;涉县贲门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非贲门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北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体质指数(BMI)与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关系.[方法]选择4078例内镜筛查的40~69岁的队列人群为样本,采用病例一队列研究。根据WHO2000年消化道肿瘤病理诊断标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贲门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和黏膜内癌。中国成人BMI分类标准划分为4个切点:BMI18.5~23.9为正常组、〈18.5为体重过低,24.0~27.9为超重,≥28.0为肥胖。以超重和肥胖为暴露组.体重过低和正常组为非暴露组。采用病例一队列研究方法,分析准拟然危险度,以准拟然危险度估计RR值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暴露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病准拟然危险度为0.0125,非暴露组为0.0328,RR=0.39,95%CI:0.16~0.95,P=0.032。[结论]在中国北方食管癌高发区40~69岁人群中,肥胖和超重是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将治疗大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红白血病所用的V-erbB反基因寡核苷酸(ODN,B1和B2)粉针剂应用于高发区食管癌早期和食管原位癌患者的基因治疗.方法 应用两种治疗方案,即第1方案(B1+B2)和第2方案(B1+B2+CpG),分别对41例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中度增生15例,重度增生26例)及5例食管原位癌患者,在内窥镜下进行局部喷洒药物治疗,隔日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1~2个月后复查和病理检查.并于治疗后5年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41例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患者应用第1方案治疗,其中33例从中度增生或重度增生逆转为轻度增生或正常,有效率为80.5%.8例无效,其中1例进展为原位癌.第2方案治疗5例原位癌,3例有效(1例逆转为重度增生.1例逆转为轻度增生,1例逆转为轻度食管炎),2例无效.治疗后5年随访,84.2%患者已痊愈.结论 上述两个治疗方案对高发区癌症的二级预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6.
我县是我国食管痛高发区之一食管癌的“三早”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随着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胃镜已经成为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胃镜下碘染色是提高诊断率的主要措施,我们就如何在胃镜下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7.
磁县1969—1996年食管癌死亡率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县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 ,食管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 ,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和健康。本文对磁县 196 9~ 1996年食管癌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并用灰色系统GM (1,1)模型预测 1997~2 0 0 1年食管癌死亡率趋势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资料来源与方法1 196 9~ 1973年的食管癌死亡资料来源于“三省一市”太行山区食管癌调查资料。 1974~ 1996年死亡率资料来源于磁县肿瘤登记处 ,该登记处成立于 1974年 ,已形成县、乡、村三级数据收集网络 ,有相对固定的专业工作人员、较为健全的统计工作制度 ,资料较为准确、可靠。2 …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了解磁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与分布特征。方法 按照肿瘤登记规范,收集整理并分析2013—2017年磁县恶性肿瘤死亡资料,统计和计算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中国标化死亡率和世界标化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五年累计恶性肿瘤死亡6 490例,年平均粗死亡率为202.88/10万,中国标化死亡率为186.49/10万,世界标化死亡率为189.02/10万。男性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为食管癌、胃癌、支气管肺癌、肝癌、直肠癌、脑神经系统肿瘤、结肠癌、白血病、胰腺癌、膀胱癌;女性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是食管癌、支气管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子宫颈癌、结肠癌、脑神经系统肿瘤、直肠癌、卵巢癌。死亡率从40岁年龄组以后上升明显,并随年龄的增高而升高,至85~岁年龄组死亡率达最高峰。结论 2013—2017年上消化道癌、肺癌是威胁磁县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及综合防治仍然是当前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的主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