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1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704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58篇
预防医学   95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61.
目的 分析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某职业技术学校一起风疹暴发疫情,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发现会宁县某职业技术学校发生风疹疫情暴发,专业人员及时赴现场对该校师生开展病例搜索、师生访谈、采样检测等。结果 该校1 035名学生中,风疹病例50例、罹患率4.8%,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出疹为主、均占100%,一年级发病31例,二年级发病19例,老师未发病,首发病例为二年级一名男生;一年级不同班级(χ2=21.766)、男生宿舍楼间(χ2=21.766)、男生宿舍楼间(χ2=6.758)和女生宿舍楼间(χ2=6.758)和女生宿舍楼间(χ2=8.052)罹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0%的病例未能及时隔离,66.7%的病例隔离期限不够;学校晨午检、通风等预防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结论 本次暴发是风疹病毒感染所致,感染来源可能是学校感染,病例发病后未及时隔离或隔离期限不够;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强化人群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学校肺结核病发病情况及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1年武威市凉州区学校师生肺结核病例资料,录入EXCEL 2017建立数据库,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8—2021年武威市凉州区累计报告学校师生肺结核病病例97例,平均发病率12.86/10万,发病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 121.751,P<0.05);中学师生病例数高于其他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02,P<0.05);发病率教职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4,P>0.05),学生下降明显(χ2=25 318.333,P<0.05);4月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14,P<0.05);密接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率(χ2=42.807)、胸部X光片异常率(χ2=19.786)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武威市凉州区学校肺结核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学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常规体检须包含结核病筛查项目,并强化健康...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某区艾滋病(HIV/AIDS)疫情数据,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兰州市某区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HIV/AIDS患者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样本来源、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病程,以卡方检验比较构成差异。结果 2016—2020年兰州市某区新报告HIV/AIDS患者1 428例,年平均报告感染率2.17/万,年龄最小13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38.60±13.31)岁;其中≥50岁组和<20岁组患者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病程,以卡方检验比较构成差异。结果 2016—2020年兰州市某区新报告HIV/AIDS患者1 428例,年平均报告感染率2.17/万,年龄最小13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38.60±13.31)岁;其中≥50岁组和<20岁组患者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74,P<0.05)。新报告患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其他人员体检及就诊者检测、基线CD42=23.574,P<0.05)。新报告患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其他人员体检及就诊者检测、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的患者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针对低年龄组、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人群、农民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各级医疗检测机构应加大就医人群及其性伴的检测力度,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了解甘肃省白银市发热伴出疹症候群(RFIs)部分病原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预防和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0年白银市稍点医院疑似发热伴出疹患者标本及流行病学资料,采用Real-Time PCR技术进行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肠道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等病毒核酸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2例疑似病例中检出RFIs阳性93例、阳性率51.10%,以水痘—带状疱疹病(43.01%)和肠道病毒(51.61%)为主;不同性别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0, P>0.05);学前儿童肠道病毒阳性检出最高(44.44%),12岁以下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阳性检出最高(25.32%),不同年龄组总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40, P>0.05);学前儿童肠道病毒阳性检出最高(44.44%),12岁以下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阳性检出最高(25.32%),不同年龄组总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26,P<0.05);全年均有检出,其中夏季和秋季检出率较高;不同季节病毒检出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26,P<0.05);全年均有检出,其中夏季和秋季检出率较高;不同季节病毒检出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2,P<0.05)。结论 12岁以下儿童为白银市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的主要防控人群,肠道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应提高疫苗的接种和研发,以防控发热伴出疹传染病。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甘肃省酒泉市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EC)的耐药情况、毒力基因型别以及时间、人群分布情况和分子分型特征,为DEC监测、暴发预警以及耐药抗生素规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2020年酒泉市哨点医院送检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疑似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株,采用多重PCR和毛细管凝胶电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力基因分型、MIC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试验。结果腹泻患者粪便标本219份,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7株、检出率12.33%,其中肠聚集性埃希氏菌20株、占74.07%,肠致病性埃希氏菌4株、占14.81%,肠产毒性埃希氏菌3株、占11.11%;以夏季发病为主、占74.08%;人群普遍易感,以19岁~组和0岁~组人群为主,分别占44.44%和29.63%;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耐药分别占84.19%和74.07%,对萘啶酸、头孢唑啉和复方磺胺耐药分别占66.67%,66.67%和62.96%;27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分为27个型别。结论 酒泉市腹泻患者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PFGE指纹图谱表现出多态性,感染型别以EAEC为主...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2018—2019年甘肃省某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卫生达标的影响因素,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高传染病防控技术以及公共场所卫生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8—2019年1256份公共场所样品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发现场所类型、量化分级和卫生知晓对公共用品用具的达标情况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影响公共用品达标情况的因素。结果公共用品用具在宾馆/酒店占62.8%,量化分级A级占18.0%,卫生知晓占68.4%;回归分析显示,量化分级从C到A每变化一级,公共用品用具达标率增长56.2%(β=0.562);与不知晓的对象相比,卫生知晓每变化一个单位,公共用品用具达标率提升73.4%(β=0.734);以沐浴场所为参照,场所类型为宾馆或酒店时、公共用品用具达标的概率增加65.8%(β=0.658),场所类型为理发店时、公共用品用具达标的概率增加119.8%(β=1.198),场所类型为美容店时、公共用品用具达标的概率增加59.4%(β=0.594)。结论公共用品用具达标率主要受量化分级、卫生知晓情况以及场所类型影响;为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应增强卫生监督监管力度并加强场所服务人员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2019年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4起风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指导今后的风疹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系统中该县风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资料,评价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效果。结果2019年张掖市高台县共报告风疹病例328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223.57/10万,其中报告风疹暴发疫情4起,累计发病313例、占该县2019年风疹发病总人数的人95.43%。4起风疹暴发疫情分布于该县1所医疗机构及3所学校、罹患率6.61%(313/4734),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6月和11—12月,发病年龄全部集中在10~35岁,男女性别比1.10∶1,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共301例、占96.17%(301/313)。疫情发生的3所学校(以下简称A,B和C)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74,P<0.05),八年级罹患率高于七年级和九年级,3个年级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95,P<0.05);313例病例中,5例成人风疹疫苗接种史不详,308例未接种过风疹相关疫苗。结论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防控不规范、风疹疫苗免疫接种空白、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是该县风疹暴发的主要原因;认真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及时采取传染源隔离、风疹疫苗应急接种等措施,可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评估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实施互联网+预防接种家长课堂项目的实施效果,为该区预防接种的宣传和健康教育积累经验.方法 2020年12月-2021年1月,调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连接第三方电子平台免费观看预防接种相关视频课,课后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听课率、问卷填写率、准确率和课后满意率.结果 本次调查甘州区参加互联网+预防接种知识家长教育课堂项目的37个接种点,其中城区接种点20个、乡(镇)接种点17个.参与扫码的儿童监护人及孕妇2 082人,听课人数1 476、听课率70.89%,乡(镇)地区人员听课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390,P<0.05);参与课后问卷调查1 177人,问卷填写率56.53%、正确率81.31%;乡(镇)人员问卷填写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60,P<0.05);乡(镇)人员的课后满意率和城区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0,P>0.05);项目实施后的问卷正确率(81.31%)高于实施前(5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623,P<0.05),说明家长通过教育课堂,明显地提高了预防接种的知晓率.结论 互联网+预防接种家长课堂项目有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提高人群疫苗知晓率,促进入们疫苗接种的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水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乙脑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乙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8—2018年天水市报告的乙脑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乙脑发病及流行特征。结果 2008—2018年天水市乙脑发病317例,年均发病率为0.87/10万;死亡16例,年均死亡率0.044/10万;发病率2018年(5.30/10万)最高、2009年(0.03/10万)和2012年(0.03/10万)最低,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013,P<0.05);发病主要集中在7—9月(98.42%,312/317),8月发病人数最多(75.08%,238/317),其次是7月(14.82%,47/317)和9月(8.52%,27/317);7个县(区)均有发病,秦安县发病率最高(1.49/10万)、武山县最低(0.35/10万);发病年龄最大93岁、最小1岁,主要集中在40~79岁(76.66%,243/317);以农民为主、占88.01%;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1.22,年均发病率男性(0.39/10万)和女性(0.48/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05);无免疫史病例最多(233例,73.50%),免疫史不详77例、占24.29%,有免疫史仅7例、占2.21%。结论天水市儿童乙脑发病控制效果明显,农村地区防蚊灭蚊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的情况下,在做好儿童乙脑疫苗常规接种的基础上,应制定成人乙脑免疫策略,结合监测、健康教育及防蚊灭蚊等综合措施防控乙脑疫情。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甘肃省市售婴幼儿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方法 2018-2020年随机抽取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百货商场、便利店/零售店、超市和网店等场所在售婴幼儿食品640份,应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蜡样芽胞杆菌,以荧光PCR方法检测呕吐型基因.结果 640份样本中,蜡样芽胞杆菌总阳性率为15.00%(96/640),其中婴儿配方食品17.98%(41/228)、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18.64%(22/118)、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11.22%(33/294);网店阳性率最高26.04%(25/96),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阳性率为6.25%(6/96);定量结果大于100 cfu/g的阳性样本占16.67%(16/96).结论 甘肃省市售婴幼儿食品存在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有潜在食品安全隐患,建议相关监管部门严格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