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针对目前某些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缺乏行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提出建设面向医疗行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包括培养目标、要求、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设置等方面,讨论相关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介绍各个实验室的功能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2.
介绍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现状,结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学实践,分析医药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阐述专业特色构建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本研究基于二分图对疾病和中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构成“疾病?中药”的复杂网络模型。 方法:首先,根据每种疾病对应方剂中的中药分别构建疾病数据库与中药数据库,计算出每种疾病和中药所对应的度数;其次,运用Jaccard相似度函数建立中药关联性,并根据中药关联性推断出疾病关联性;最后,利用二分图和复杂网络方法对疾病与中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PAJEK 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得出疾病与中药、疾病与疾病、中药与中药、证候与中药之间的二分图关系。结论: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药物和疾病相关性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在以后研究中采用二叉树建立“疾病? 中药”数据库,以便后期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114.
医院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阐述医院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的构建,将医院信息系统分为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外部接口等构成部分。重点阐述应用系统的分类,将应用系统分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院服务信息系统3大体系,同时指出电子病历是医生工作站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5.
中医辨证数学模型和方法是中医专家系统的脊梁和骨架,是中医专家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自1979年中医专家系统问世以来,研究人员已研究了10多种用于描述中医辨证的数学模型和知识表达方法,其中主要有:产生式规则和推理树,统计学方法,基于模糊数学和统计分析的加权求和、浮动阈值,加权  相似文献   
116.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目前我国实施的新医改体制,是"十二五"时期促进健康、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新医改体制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新医改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人民群众提  相似文献   
117.
目的:了解湖北省中医医院信息化人员基本情况,为中医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基于湖北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应用SPSS 26.0、Excel等软件,选用卡方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北省中医医院信息化部门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基本健全,信息化人才学历层次与职称分布正在逐步提升,说明信息化配置人员素质在稳定提高,但依然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学历专业配比不科学以及疲于日常维护缺乏科研能力等一系列问题。结论:建议加大中医医院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专业结构与人才配比,提升人才素质,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信息化对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8.
中医药文本命名实体识别在中医药文本挖掘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BiLSTM-CRF方法实现对中医医案文本进行命名实体识别,不仅实现了基本命名实体识别,通过对数据集按照中草药、疾病和症状三个类别进行标记,还能够进行命名实体类别识别。对中医药相关医案进行规整的10292条句子进行序列标注,基于word2vec的向量构建,从而进行模型训练迭代,得到了准确率为97.23%,召回率为89.47%,F值为88.34%的中医药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各类别识别中,中草药类别识别精准率为94.41%,召回率为94.36%,F值为94.38%;疾病类别精准率为80.92%,召回率为80.92%,F值为80.92%;症状类别精准率为75.68%,召回率为81.68%,F值为78.56%,人工测试模型效果较好,能够对医案数据进行实体识别。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较多,但用于中医药相关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数量微乎其微,构建中医药相关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将更加有效的推动中医药文本挖掘发展。  相似文献   
119.
120.
目的:考察热分析方法对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鉴别的可行性。方法:选用阿胶、龟甲胶、鹿角胶样品各6mg,置于热分析仪样品室,在空气气氛下,以5℃/min的速度从20℃匀速升至550℃,获得不同样品的微商热重(DTG)曲线和差热分析(DTA)曲线,根据其曲线的特征差异进行鉴别。结果:阿胶、龟甲胶、鹿角胶DTG、DTA图谱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热分析方法能够将这几种动物胶类进行区分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