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产科麻醉的重要性与麻醉的方法。方法通过收集本院2013年6月到2013年12月之间100例剖宫产产妇资料,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产科麻醉的重要性与方法。结果在麻醉起效时间方面,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平均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硬膜外麻醉平均起效时间。从麻醉效果来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效果。两者在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方面无太大差别,但在低血压与牵拉反应方面,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不良反应少于硬膜外麻醉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剖宫产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相对于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2.
母乳喂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推广母乳喂养对婴儿、母亲以及家庭、社会都有积极作用。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母乳喂养的益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病例研究的方法评估了连续腰麻(CSA)在剖腹产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病人92例,使用连续腰麻的方法进行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局麻药用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因麻醉不全而使用其他麻醉的患者18例(20%)。CSA患者平均布比卡因用量为8.4±1.9m g。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的发生率为29%(27例)。其中5例患者(18%)需要"血块补丁"治疗。结论:连续腰麻技术在剖腹产中的应用尚有一定弊病,应当适当控制其适应症,在那些需要严格防止血压过低的患有心脏病的孕妇中应用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4.
朱豫  阮解萍 《海峡药学》2011,23(9):176-178
对我院2008~2010年妇科外用药的品种、剂型、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妇科外用药用药结构基本稳定,销售金额列前3位的主要以栓剂、阴道片剂、洗液为主。我院妇科外用药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5.
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多态性与唇腭裂关联的核心家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国部分地区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sCL/P)与转化生长因子B3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对170个nsCL/P核心家庭成员DNA标本进行TGFβ3 CA重复序列多态性的检测。利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危险度检验(HHRR)和运用家系为基础的相关性检验(FBAT)检验分析该突变与nsCL/P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TDT(OR=1.38,95%C10.93—2.06)和HHRR(OR=1.31,95%C10.93—1.84)检验发现,TGFβ3 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nsCL/P发生之间的关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FBAT检验发现在显性和隐性模型中,TGFβ3基因多态性与nsCL/P发病危险之间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3 CA重复序列多态性可能是中国部分地区人群发生nsCL/P的危险因素,但还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117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腔内病变进行宫腔镜诊断,分析其诊断正确性。结果 117例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子宫内膜息肉49例,子宫内膜肥厚1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5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2例。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敏感性96.84%,特异性90.91%,阳性预报率97.87%,阴性预报率86.96%。结论 宫腔镜结合病理检查诊断子宫腔内病变正确性高,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两种注药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产术2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针尖斜面向尾端注入1.7%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然后针尖斜面转向头端,观察3~5 min无全脊髓麻醉等异常情况再注入1.7%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之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改平卧位后继续注入1.7%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对照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按传统教学方法给药。记录两组产妇阻滞平面、术中疼痛强度及胎儿娩出时间,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平面为(14.43±1.21)、术中疼痛评分(1.61±0.92)分、胎儿娩出时间(1.8±0.6) min,均优于对照组( t=12.76、13.07、12.86,均P<0.05);两组间MAP、HR、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4.32、2.73、3.54、3.06,均P>0.05);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向硬膜外腔两端注药方法用于剖宫产术比传统给药方法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本市1岁内活产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的患病情况, 为预防和降低本市CHD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妊娠满28周, 在本市住院分娩的活产儿进行体检后, 对可疑病例采用超声心动图(FECHO)诊断CHD。结果 2009-2011年共监测活产婴儿13 593人, 诊断CHD 108人, 发病率为0.79%。婴儿单纯性CHD类型中前三位为室间隔缺损(27.78%)、房间隔缺损(25.00%)、动脉导管未闭(12.04%)。孕周<37周出生的婴儿CHD发病率为3.96%(19/480);37~42周出生的婴儿发病率为0.68%(89/13 113)。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χ2=63.19, P<0.01)。低出生体重儿CHD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与巨大儿组 (χ2=123.48, P<0.01)。孕母年龄≥35岁组其婴儿CHD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χ2=28.89, P<0.01)。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孕母年龄偏大等与CHD发生有一定关系, 是导致本市1岁内婴儿CHD发生的可能原因。提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保健、消除不利因素均有助于预防和降低CH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LT)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 526例患者行TLT检查,对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腺细胞(AGUS)及ASCUS、AGUS以上病变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活检为CINⅡ及CINⅡ以上的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TLT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为1.47%,TLT与组织病理检查的阳性符合率为75.28%,对高度CIN活检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手术病理切片符合率为85.92%。结论:TLT诊断CIN和宫颈癌的可信度高,可广泛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70.
医院健康教育是医院开展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之一 ,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健康水平 ,自我保健能力 ,也是增加大众健康知识 ,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 ,更是人们改善他们自身健康以及改善从医行为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既是积极控制和防治疾病的重要策略 ,又是拓展卫生改革的思路 ,大大推动我国妇幼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重要前题 ,健康教育在等级医院评审考核检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和促进作用。1 健康教育的效应健康是个概括而又整体的概念 ,它并非单指无病 ,还包含强壮的体力、充沛的精神、正常人心理活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