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患者女,35岁,因寻常型银屑病于1989年4月17日晚外涂恩肤霜,约1分钟后周身瘙痒,随之皮肤潮红、心燥,速用清水冲洗,30分钟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3.
神经纤维瘤伴多种神经损伤一例刘翠杰刘华昌患者男,15岁,自幼皮肤起结节伴视力差2年,听力差3个月于1995年10月9日收住院。患者出生后家人发现前胸后背部各有一黄豆粒大小暗红色结节,并有散在分布的咖啡色斑,大小数目不一,以后随年龄增长上述结节、色素斑...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自由基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对静止期和进行期银屑病患者血清自由基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做相关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银屑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 2 /NO 3)、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及丙二醛 (MDA)均显著增高 (P <0 .0 1)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 ;(2 )进行期患者较静止期患者血清NO 2 /NO 3 、TNF α、MDA均明显增高 (P <0 .0 5 ) ,SOD活性则显著降低 (P <0 .0 1) ;(3)患者血清NO 2 /NO 3 、TNF α及MDA水平与PASI间呈线性正相关 ,其相关系数依次为0 .332 (P <0 .0 5 )、0 .317(P <0 .0 5 )、0 397(P <0 0 1) ,而SOD活性与PASI间呈线性负相关 (V =- 0 .30 9,P <0 .0 5 )。结论 :血清NO 2 /NO 3 、TNF α、SOD及MDA四项指标的检测 ,可反映银屑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对临床病情判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临床资料先证者男,20岁。指趾甲部分白甲20年,患者出生时20甲即为部分白甲。无季节性变化,无自觉症状,未治疗。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无色素减退和脱失,毛发呈黑色。甲质地和厚度无明显异常,指、趾甲近端部分白色,远端呈淡黄色(图1、2);甲皱襞无异常;手指和足趾皮温正常;甲板弯曲度增加;右小指甲板粗糙,凹凸不平;左足拇指及第五趾甲甲分离。诊断:先天性部分白甲。家系调查:家系中无近亲婚配,全家五代32人中有8例患有同样病症,先证者(IV6)出生时即有20甲部分白甲,8例患病者中男7例,女1例,病程经过与图1、2先证者指、趾…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72岁.因左侧眉部、鼻唇沟、鼻部色素脱失斑2年,于2007年11月就诊,诊断为白癜风.给予0.1%他可莫司软膏与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治疗,治疗后色素轻度恢复.  相似文献   
27.
患者 男,30岁。2001年2月于一次献血后背部出现散在红色丘疹,伴轻度瘙痒,在外院诊断为银屑病,应用中药(具体成分不详)治疗后,头部、躯干部、双上肢亦出现丘疹、鳞悄及脓疱。病情反复发作,无季节变化,多次在外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逐渐加重。1个月前出现左髋关节疼痛,2周前无明显诱因躯干部出现红斑,并逐渐增多,累及头面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8.
报告1例Schimmelpenning综合征.患者女,20岁.头面部出现棕褐色、棕红色斑块20年.眼科检查示左上眼睑近内眦外有一增生物,双眼视力下降,左眼视乳头发育畸形,脉络膜部分缺损.左上眼睑增生物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为分化良好的脂肪细胞,无明显异形,未见核分裂象,瘤体内有不规则的小血管.头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棘层肥厚,真皮乳头瘤样增生,皮脂腺小叶增生,腺体分化成熟,无皮脂腺导管.头颅CT示左额骨局限性受压膨隆,皮质变薄.  相似文献   
29.
最近,我们收治了1例误诊为皮肤感染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34岁.因双小腿红斑、结节伴疼痛2个月入院.2011-08无明显诱因双小腿出现散在的、约黄豆大小的结节和红色斑块,伴疼痛,右小腿轻度肿胀,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皮肤感染,给予阿莫西林、红霉素、皮炎平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能控制,双小腿间歇出现硬性结节、斑块,皮肤微红、灼热、疼痛,近1周双小腿结节、斑块增多,局部皮肤灼热、疼痛加重,遂来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30.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2岁.左足背肿物4个月,于2010年5月6日就诊.患者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足背部一绿豆大丘疹,不痛不痒,未诊治.肿物逐渐呈外生性增大,表面光滑,无糜烂渗出.既往体健,否认有特殊病史,家族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