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2(MMP-9、MMP-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实验组PCOS不孕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月经中期子宫内膜MMP-9、MMP-2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E2、P、T、FSH、LH和PRL水平。结果PCOS组子宫内膜的MMP-9、MMP-2阳性表达分别为239.70±44.12和223.35±35.3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17.13±46.26和298.08±39.21(P(0.01);MMP-9、MMP-2在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与血清E2、P、T、FSH、LH和PRL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COS不孕者子宫内膜存在着MMP-9、MMP-2表达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服用方法对皮下埋植避孕术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影响。方法:120例行皮下埋植避孕术妇女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一日组在埋植日和每月月经来潮当日服米非司酮50mg,共服6次;两日组在埋植日和每月月经来潮当日、次日各服米非司酮25mg,共服6次。结果:服用米非司酮期间出血天数和滴血天数较对照组减少(P<0.01),经期延长和长期不规则出血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一日组和两日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停药后组出血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滴血天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一日组和两日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皮下埋植术后单次服用米非司酮可以改善术后子宫异常出血。  相似文献   
13.
甘草酸单铵对输卵管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甘草酸单铵(MAG)对输卵管炎大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苯酚糊剂注入大鼠子宫角制备输卵管炎模型进行治疗,结果:高、低2个MAG剂量组(100mg.kg^-1和50mg.kg^-1)大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显高于对照组(蒸馏水2m/只和消炎痛5mg.kg^-1)。同时,2个MAG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均显低于蒸馏水对照组,高一MAG组大鼠淋巴细胞百分比显同于蒸馏水对照组,其大鼠输卵管通畅率也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组,结论:甘草酸单铵对实验性输卵管炎大鼠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有剂量依赖关系,这可能是MAG治疗大鼠输卵管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振海  于俊荣 《河北医药》1990,12(4):198-199
本文测定绝育术后盆腔痛,包括12例绝育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盆腔炎症、10例无病变腹痛、2例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患者的血浆、腹腔液中 PG 水平,并以15例正常盆腔作对照。结果:腹腔液中异位症组 PGF_(2a)、6 2keto-PGF_(1a)、TXB_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盆腔组(P<0.05~0.001);无病变腹痛组6-keto-PGF_(1a)高于正常盆腔组(P<0.05)。盆腔瘀血疵组 PGF_(2a)、6-keto-PGF_(1a)水平高于正常盆腔组(P<0.05)。血浆中各组 PG 均无差异。结果表明:PG 在绝育术后盆腔痛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种快速、简便的皮下埋植剂取出方法张桂英张婉萍张淑芹自1994年4月至1996年5月,我们对标准的皮下埋植剂取出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改进后方法取出123例,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手术器械:消毒钳一把,肾型盘一个,2ml注射器一支,5及7号针...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气体分子,它在人、脊椎、无脊椎动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在其心血管、神经、生殖等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NO的研究发展概况、生物活性及其在生殖系统中的生理、病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方莪术抗盆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铎  王树松 《生殖与避孕》1995,15(5):383-384
复方莪术抗盆腔粘连的实验研究徐铎,王树松,董彩金,宗文萍,蔡文娟(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71)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粘连形成的患者并不罕见,临床多以活血化淤中药组方处理,但对其治疗效果少有确切评价。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中草药治疗脑血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洛司酮对离体培养的人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其抗早孕机理。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人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浓度。结果:系列浓度的利洛司酮作用48h后,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hCG、P、E2比未作用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利洛司酮的浓度呈负相关PGF2α比未作用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利洛司酮可直接作用于人早孕绒毛蜕膜,抑制绒毛蜕膜组织细胞的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刺激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绒毛蜕膜是利洛司酮抗早孕主要作用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黄海燕  朱立基 《解剖学报》1997,28(3):290-293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精浆聚集素(SC)在大鼠体内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C在附睾的分布因区域不同而异,附睾头起始段上皮无SC免疫反应性,自中段至附睾体的上皮细胞则表现为强SC免疫反应性;在附睾尾阳性反应物质主要集中在管腔内精子和上皮表面静纤毛,而胞质顶部仅显示少量SC反应物。在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上肠绒毛上皮的杯状细胞以及间质中巨噬细胞,肝血窦的星状细胞、脾白髓中巨噬细胞、肺间质中的巨噬细  相似文献   
20.
<正> 国家计生委科技司为了解和掌握全国各地节育手术并发症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节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和管理办法。于1992年组织湖南、安徽,河北3省17县对“七五”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及管理进行了专题回顾调查。 3省17县“七五”期间共做各种节育手术1719683例,发生并发症2558例,并发症发生率1.49%。经费开支情况:当地治疗1009437元,外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