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27篇
预防医学   296篇
药学   218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1.
<正> 在创建爱婴医院的过程中,我们改革了旧的产科制度,废除婴儿室和奶瓶,实行母婴 同室、早吸吮和按需哺乳。同时改革了传统的将高危儿、病理儿转入儿科的做法,代之以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2 5岁 ,主因剖宫产术后第二天 ,发热伴腹泻 2d于 2 0 0 4年 7月 10日 17:4 0急诊入院。患者于 2 0 0 4年 7月 2日凌晨 1:0 0左右因临产、本人及家属要求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术日未觉不适 ,近 2d来持续发热 ,体温最高至 4 0 .5℃ ,伴寒颤 ,腹泻 ,大便呈水样 ,下腹阵痛 ,痉挛性 ,无恶心呕吐。当地医院予阿奇霉素、替硝唑、布洛芬及抗病毒药物 (具体不详 )及剖宫产术后常规治疗 ,无明显好转 ,为求进一步诊治急转我院。门诊血常规WBC 16× 10 9 L ,N 0 .92 6 ,Hb 93g L ,门诊以“剖宫产术后发热待查”收入院。发病以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成功经验.方法2001年4月~2004年4月,应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0例,年龄12~90 d,平均35 d.分别在左、右上腹各置入3 mm trocar,左侧trocar置入无损伤抓钳夹近幽门处胃壁,右侧trocar先后置入伸缩式幽门肌切开刀、剥离器和幽门分离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腹腔镜下完成手术48例,中转开腹2例,其中1例为术中发现幽门前瓣膜症,1例为幽门黏膜损伤,经开腹修补痊愈.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25 min.术后6 h拔胃管,开始喂奶.3~5 d出院.42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结论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术中良好的麻醉和合适的手术器械是完成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例1,患儿,男性,12岁.因发热20d以"发热待查"收入院.入院前20d始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8.2℃~40.3℃,伴畏寒乏力,食欲不振.发热6d后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体温不退来我院.  相似文献   
15.
赵作华  张学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88-4190
目的:为探讨妇产科术后卧位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DVT)中的作用,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妇产科手术后不同卧位的病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患者术后发生DVT的防治上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说明妇产科术后体位改进对术后病人身体康复,预防DVT等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位矫正及手法旋转枕横位及枕后位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及早发现和适时处理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剖宫产率。1998年1月~1999年1月我们对6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施行了体位改变及手法旋转矫正胎方位,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月分娩总例数1368例,其中难产274例,占分娩总数的20.02%;头位难产221例,占难产总数的80.66%;枕横位及枕后位106例,占头位难产总数的47.96%。我们对其中6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施行了体位矫正和〔或〕手法旋转,成功56例,成功率为93.3%。孕妇年龄22…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8年8月~1997年12月,手术治疗先心病354例,术中术后死亡9例,为总结经验教训,就其中5例进行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5岁,术前诊断室缺直径0.8~1.0cm,于1989年11月行手术治疗,术中阻断主动脉后,切开右房后仍有大量鲜红血液溢出,进一步检查发现左?..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抗癫联盟 (ILAE) 1989年关于癫和癫综合征分类中 ,描述了 2种良性儿童癫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 (BECTS)和伴有枕部发作波的儿童癫(childhoodepilepsywithoccipitalparoxysms,CEOP) ,前者已被小儿神经专业医生熟知 ,但CEOP因其预后不一并相对少见 ,临床上对其预后评估有一定困难。近年来 ,Berg、Panayiotopoulos和Caraballo[1 4 ] 先后论述了CEOP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指出其中一部分病例预后较好并有如下特点 :( 1)起病…  相似文献   
19.
孙丽君  武军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636-1638
妊高征是产科特有而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多变,可危害孕妇各个脏器,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因妊高征程度不同,孕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妊高征导致的孕妇各种生理生化改变对母体及围产儿的预后有很大影响〔2~4〕。本研究旨在观察妊高征时血脂紊乱对围产儿预后的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2003年1月~2005年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孕妇中选取所有单胎妊娠的妊高征患者116例,平均年龄(29±3)岁,平均孕周(37±3)周,其中轻度及中度妊高征各30例,重度56例。同时随机抽取单胎妊娠的正常…  相似文献   
20.
杨松  韩宝生  郭剑  吴剑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401-2403
目的:分析研究染色体异常在男性不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检查男性不育症染色体共579例。结果:染色体异常与无精症明显相关,与少弱精症有相关性;性腺激素在生精功能受损时,出现明显变化,一般不是男性不育的直接原因。结论:染色体异常是造成不育重要因素。性腺激素在男性不育诊断及分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