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本研究探讨miR-14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生长与转移的影响。方法标本取自2017年1月3日至2017年12月6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进行手术的30例宫颈癌患者,采用q-PCR法检测不同级别的宫颈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的miR-144的基因表达量;分析miR-144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转染miR-144模拟物,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转染miR-144模拟物后的生长活性变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miR-144模拟物后对Hel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宫颈癌组织miR-144表达水平为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miR-144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且转染miR-144模拟物48和72 h后,HeLa细胞的生长速率显著降低。miR144-mimics组迁移性和侵袭性HeLa细胞数量为著低于miR144-con组。结论 miR-144可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儿童黑热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6例黑热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儿多来自疫区,男27例、女19例,除5、6月份外,其余月份各有散发。临床表现以长期、反复发热及贫血、腹胀、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伴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以贫血、血三系减少、肝功能受损、C反应蛋白升高常见;43例患儿行骨髓细胞学检查,26例(60.47%)见利-杜氏小体;30例患儿行黑热病血清学抗体检测,28例(93.33%)阳性。30例患儿接受正规锑剂治疗,26例治愈、3例死亡、1例未愈出院,锑剂治疗有效率86.67%。结论对来自黑热病疫区,长期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的患儿,应完善骨髓穿刺、血清抗体等检查,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94.
探讨伴噬血细胞综合征(HPS)表现的婴幼儿利什曼原虫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 方法 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6例伴HPS表现的婴幼儿,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其居住地,提出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 结果 16例均来自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均符合HPS的诊断。其中骨髓检测找到利杜体(利什曼原虫)9例,血清利什曼原虫基因表达产物(rK39)-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果阳性14例。16例中2例最初误诊为家族性HPS,治疗无效死亡。其后14例患儿因被确诊为内脏利什曼原虫感染所致的黑热病,给予葡萄糖酸锑钠治疗,均达到临床治疗有效标准。结论 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的婴幼儿HPS,应该首先考虑利什曼原虫感染所致。血清rK39-ELISA检测结果可协助诊断利什曼原虫感染。伴HPS表现的婴幼儿利什曼原虫感染,病情凶险,如误诊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综)合并尿路感染(UTI)时体液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其与营养紊乱的关系,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102例肾综(其中32例合并UTI)患儿的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肾综患儿102例,男77例、女25例。年龄1~3岁38例,4~6岁25例,7~14岁39例。单纯性肾病81例,肾炎性肾病21例。初发62例,复发40例。病程最短3d、最长8a。激素完全效应84例、无效应9例、部分效应和激素依赖各2例,放弃治疗5例。1-2 实验室检查 患儿入院后连续2~3…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与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从本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行常规检查以及药物治疗。观察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所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年龄为5~10岁发病几率最高,且秋冬季节发病率高于春夏季节,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后,痊愈69例、有效8例、无效1例。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常表现为咳嗽、鼻塞、喘息等,患者的年龄、季节变化等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秋冬季节发病率更高,若小儿表现出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诊断疾病后针对性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7.
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二例李明珠乐景浩聚合酶链反应(PCR)已较多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如在痰、胸水或脑脊液中可检出结核菌DNA。现就2例诊断为肠梗阻的患儿,应用PCR技术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者报告如下。例1女,3岁半,因腹痛呕吐急诊入院。6天来持...  相似文献   
98.
沈娟  罗小蕾 《新疆医学》1996,26(4):223-22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原体,但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其实MP感染并非少见,全年都有散发流行,以秋冬、冬春及冬季为感染高峰季节。据国内外文献报告,MP是儿童和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而肺炎则是MP感染最重要的临床表现。MP引起的支原体肺炎(又称非典型肺炎),约占普通人群肺炎病例的20%,在密集人群可达总肺炎病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超声定位和徒手肌肉定位联合综合康复锻炼对脑性瘫痪儿童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性瘫痪儿童89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超声定位+综合康复锻炼)和对照组(徒手肌肉定位+综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1、3、6个月改良Ashowrth痉挛量表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袁(GMFM)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改良Ashowrth评分、GM-FM评分、踝关节背屈度、被动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3、6个月,两组患者的改良Ashowrth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2周,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GMF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踝关节背屈度明显升高,踝关节被动活动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超声定位联合综合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脑性瘫痪儿童下肢功能,缩短下肢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0.
许文萍  余亮  谢磊 《贵州医药》2016,(5):495-497
目的:观察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醋酸曲普瑞林对患有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方法采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30例 ICPP 女童,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第二性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浓度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以及子宫、卵巢体积的变化,并观察醋酸曲普瑞林的副作用。结果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儿乳房回缩,既往有月经初潮的患儿月经停止;子宫、卵巢容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2,P <0.01;t=4.268,P <0.01);发育卵泡减少或消失,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0,P <0.01);治疗后所有患者 LHRH 激发试验均回到青春期前水平,LH/FSH明显减小(t=4.950,P <0.01);患儿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下降,达到青春期前水平(t=7.408,P <0.01)。结论醋酸曲普瑞林治疗 ICPP 3个月后即可有效抑制性征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