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9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350篇
基础医学   421篇
口腔科学   167篇
临床医学   1222篇
内科学   394篇
皮肤病学   143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科学   418篇
综合类   1861篇
预防医学   857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889篇
  47篇
中国医学   483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70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744篇
  2020年   582篇
  2019年   763篇
  2018年   688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822篇
  2015年   865篇
  2014年   1258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现代医院》2017,(11):1665-1669
目的比较分析尘螨过敏原蛋白Der p 2和Der f 2的一级、二级结构并预测抗原表位。方法从网上数据库下载Der p 2和Der f 2蛋白的序列,分析比较Der p 2和Der f 2蛋白的一级、二级结构,得出Der p 2和Der f2蛋白中可能的功能位点、信号肽位置。结果 Der p 2和Der f 2蛋白都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含有9个潜在可能的蛋白结合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片组成,在其N-末端为第1-17区段为信号肽。Der p 2蛋白含有9个线性B细胞表位、2个构象B细胞表位和6个HLA II的高亲和力区域,而Der f 2蛋白含有9个线性B细胞表位、2个构象B细胞表位和5个HLA II的高亲和力区域。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比较过敏原蛋白Der p 2和Der f 2的结构与抗原表位信息,可为进一步研究过敏原蛋白Der p 2和Der f 2的生物学功能、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circRNA 404524在PM_(2.5)致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BEAS-2B)炎症过程中表达改变,探索circRNA在PM_(2.5)致气道炎症过程中的功能及机制。方法 BEAS-2B细胞分为6组:NT组(DMSO),PM_(2.5)组(75μg/ml PM_(2.5)),NC组(转染空载体质粒+DMSO),NC+PM_(2.5)组(转染空载体质粒+75μg/ml PM_(2.5)),OE组(转染circRNA 404524+DMSO),OE+PM_(2.5)组(转染circRNA 404524+75μg/ml PM_(2.5))。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circRNA 404524在75μg/ml PM_(2.5)染毒BEAS-2B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同时通过转染circRNA 404524的过表达载体联合75μg/ml PM_(2.5)染毒后检测circRNA404524、IL-6及IL-8的表达水平。检测circRNA 404524在BEAS-2B细胞胞浆/胞核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位置。通过KEGG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ircRNA 404524可能参与调控的基因通路,而后检测NF-κB炎症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T组相比,circRNA 404524在PM_(2.5)组表达下调,相对变化倍数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circRNA 404524过表达载体后,通过检测发现,相比于NC组,OE组中circRNA 404524上调154.7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发现,与NC组相比,OE组中IL-6及IL-8表达均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C+PM_(2.5)组中IL-6和IL-8表达均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胞浆胞核定位结果显示circRNA 404524主要在胞核表达,检测NF-κB炎症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相比于NC组,OE组中IKK-alpha、IKB-alpha及NFKB1表达均下调,NC+PM_(2.5)组中表达均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rcRNA 404524在PM_(2.5)染毒的BEAS-2B细胞中低表达,将其过表达后,PM_(2.5)引起的炎症水平降低,提示其在PM_(2.5)染毒致BEAS-2B细胞炎症过程中发挥抑炎基因的作用,并可能通过对NF-κB炎症通路的调控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63.
邓八妹  梁焕莲  吴倩红 《护理研究》2014,(16):1972-1973
[目的]分析和探讨音乐干预在不孕症病人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过程中缓解病人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不孕症病人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和对照组,音乐干预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播放病人喜爱的音乐,对照组不播放音乐;测量并比较两组病人的血压、心率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用焦虑自测量表(SAS)评估焦虑程度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音乐干预组病人的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干预组病人的SAS评分和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下降,且音乐干预组病人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可有效缓解病人紧张、焦虑心理,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探讨可传递多重耐药(mtr)系统mtrR基因突变与淋病奈瑟菌多重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30株淋病奈瑟菌临床株对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纸片碘量法检测菌株是否产青霉素酶。选取其中仅对1种抗菌药物耐药的临床株和仅对2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临床株以及多重耐药淋病奈瑟菌株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mtrR基因,并将扩增产物测序,比较其与淋病奈瑟菌标准敏感株的差异。结果 30株淋病奈瑟菌中仅对1种抗菌药物耐药的有3株(10%),仅对2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有16株(53%),对3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有9株(30%),对4种药物同时耐药的有2株(7%)。30株淋病奈瑟菌的多重耐药率为37%。有7株菌(23%)检出青霉素酶阳性。仅对1种抗菌药物耐药和仅对2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临床株未发现mtrR基因突变;11株多重耐药临床株均有mtrR基因突变,有7株在第45位发生Gly(GGC→GAC)Asp突变,有4株在第51位发生Phe(TTC→GTC)Val突变。结论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多重耐药率较高,应持续监测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mtrR基因的第45位Gly(GGC→GAC)Asp突变和第51位Phe(TTC→GTC)Val突变与淋病奈瑟菌的多重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0月患者60例,分为VAP组(26例)、非VAP组(34例);另选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在VAP组中根据其28天存活与否分成生存组与死亡组;收集患者机械通气第1、3、5、7天血清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分别检测sTREM-1,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P、PCT、sTREM-1和灌洗液sTREM-1对VAP的早期诊断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发病率为43.33%,而VAP组28天死亡率高达46.15%;APACHEII评分和28天死亡率,VAP组较非VAP组显著升高(P<0.05);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VAP组较非VAP组的时间显著延长(P<0.01);ROC曲线分析CRP、CPT、sTREM-1水平对VAP早期诊断的意义;血清sTREM-1的AUC为0.73;敏感性是0.73,特异性是0.69,(95%CI:0.58~0.88);支气管肺泡灌液sTREM-1的AUC为0.90;敏感性是0.88,特异性是0.82,(95%CI:0.85~0.98)。28天死亡组(12例)的APACHE II评分、血清CRP、血清PCT、血清sTREM-1和灌洗液中sTREM-1均高于生存组(1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其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TREM-1水平及APACHE II评分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TREM-1可作为VAP早期诊断指标,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血清CRP、PCT、sTREM-1,而且其水平与APACHE II评分均可评估VAP预后。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中医封包治疗老年男性患者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医封包治疗)59例,对照组(诱导排尿)58例。两组观察自行排尿及尿潴留症状缓解情况,并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39例自行排尿,有效率66.1%,对照组25例自行排尿,有效率4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3,P=0.012)。结论中医封包治疗老年男性患者尿潴留效果优于传统诱导排尿方法,是适合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的简便、安全无创,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8例需要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组(CMV组),每组29例。2组均于上机治疗前及上机治疗后每隔2 h监测并记录血气分析、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血压、搏动指数(PI),同时行床边心脏彩超测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结果 2组通气后各时间点血气分析均较通气前明显改善,Sp(O_2)、血压较通气前好转(P均0.05),心率、PI、EF及SV无明显改变;2组通气后各时间点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均可明显改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血气分析,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无明显差异,效果相近。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通气模式,需结合临床转归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8.
罗成建 《黑龙江医药》2021,34(5):1104-1106
目的: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治疗中,盐酸司维拉姆的短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我院采取回顾性研究,以我院接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用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钙尔奇D治疗设定为对照组,采用盐酸司维拉姆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具体用药方案为:钙尔奇D(每次2次,每次600mg),盐酸司维拉姆(每日3次,每次800mg或1600mg),观察两组血钙、血磷变化、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磷、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P<0.05);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P>0.05).结论:盐酸司维拉姆用药后,可较好实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的调控,疗效确诊,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9.
基于以内容为基础(CBI)的教学理念,建立专业知识应用与语言技能实践相结合的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通过改变教育理念,设置课程体系,拓展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式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体现国际化背景下对护理人才提出的英语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带蒂阴囊中隔皮瓣加盖睾丸鞘膜尿道成形术在失败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了解其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加盖睾丸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的43例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病例及随访资料,描述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总结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评价远期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43),其中尿道皮肤瘘3例,尿道憩室1例,尿道口狭窄2例。术后1年随访,阴茎外观满意率为90.7%(39/43),通过随诊观察排尿评估尿道功能正常率为95.35%(41/43)。5例尿道镜检查无明显毛石形成。结论:带蒂阴囊中隔皮瓣加盖睾丸鞘膜尿道成形术是在失败尿道下裂修复术中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容易掌握,手术并发症较少,远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