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目的探讨和肽素检测在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对快速房颤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使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急诊收治的101例快速房颤患者和30例正常非房颤患者血浆中的和肽素进行检测,再结合临床情况、心功能检测和1年后复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浆中和肽素含量分别为(8.99±2.22)pmol/L、(10.86±2.85)pmol/L和(12.80±3.89)p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非房颤患者[(6.15±0.48)pmol/L,P=0.000]。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转复心律后和肽素水平为(6.91±1.16)pmol/L,显著低于转复心律前[(8.99±2.22)pmol/L,P=0.000]。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和肽素含量为(11.69±2.97)pmol/L和(14.04±4.22)pmol/L,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力衰竭患者[(9.56±2.87)pmol/L,P<0.05]。1年后复查出现快速房颤心力衰竭患者的和肽素水平为(12.48±4.18)pmol/L,显著高于未出现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和肽素水平[(10.23±2.58)pmol/L,P=0.012]。结论患者入院和肽素水平与其心功能状况和预后均有显著性相关,有望作为房颤病情诊疗和预后判定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2.
为探讨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变化及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我们对36例心肌炎患儿进行了以上指标的检测.其中男19例,女17例1年龄3岁~13岁,平均8岁4个月,其诊断指标均符合1994年威海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设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8岁2个月.两组小儿年龄与性别无显著差异.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低温保存.用硝酸还原法测NO,硫代巴比妥酸缩合法测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SOD,酶法测GSH-PX.结果:NO(107.9μmol/L±42.0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73.7μmol/L±9.4μmol/L),SOD(104.28Nu/ml±31.37Nu/ml),GSHPX(204.79U/ml±105.03U/ml)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MDA(7.18nm/ml±2.24nm/ml)高于对照组,P<0.01.经相关分析发现NO与SOD、GSH-PX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9、-0.572,P<0.01),与MDA呈显著正相关(r=0.544,P<0.01).IFN-γ,TNF、IL-1及Th-1均促使NO生成,NO可抑制T细胞增生.本组患儿血清NO升高,使体内T细胞水平下降,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并发现NO升高的同时MDA亦升高,SOD、GSH-PX降低,证明病毒性心肌炎时体内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使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导致NO、MDA升高,提示过多的NO作为另一种自由基参与了脂质过氧化反应,使自由基清除酶SOD、GSH-PX活性下降.因此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手段,另外,加强NO抑制剂的研制对患者的治疗将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3.
肺炎能引起心脏、脑及胃肠道等多个器官功能损害 ,早已为人们所认识 ,但对肾脏影响的研究资料较少。为了探讨小儿肺炎肾功能的改变 ,早期发现肺炎患儿的肾损害 ,本文对 5 3例肺炎患儿血、尿 β2微球蛋白 (β2 MG)、血肌酐 (Scr)及尿微白蛋白 (MA)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7年 9月~ 199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5 3例肺炎患儿。男 34例 ,女19例 ;年龄 3个月~ 12岁 ,平均 2岁 6个月。其中支气管肺炎 37例 ,大叶性肺炎16例 ;轻症肺炎 31例 ,重症 2 2例 ,其中合并心衰 14例 ,呼衰 7例 ,胸腔积液 3例 ,中毒性脑…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肿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在肺炎患儿中层级链式护理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来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肺炎患儿,以不同护理方式进行随机分组,每组纳入32例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层级链式护理法,观察比较两组肺炎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肺炎患儿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层级链式护理法应用在肺炎患儿中具有的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GBS患者49例,病情等级根据Hughes评分划分,针对患者发病年龄是否大于40岁、是否存在延髓及自主神经症状、病情最重时双上肢近端肌力总和是否≤5分、双上肢F波出现率是否≤50%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Hughes评分分组比较中,发病高峰期14d及腹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40岁,延髓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双上肢近端肌力总和≤5,F波的出现频率≤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髓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及双上肢近端肌力总和为GBS患者急性期病情可发展至重症的相关因素(P0.05);而与年龄40岁不相关(P0.05)。结论存在双上肢近端肌力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GBS患者病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57.
1病历摘要男,10岁。因发热、咳嗽5 d入院。入院后查支原体抗体阳性,拍胸片可见双肺下野点片状阴影,化验心肌酶谱:CK-MB40 U/L,-αHBDH 282 U/L,CPK 190 U/L,AST 40 U/L,诊断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计划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氨溴索、生脉注射液及黄氏注射液。当滴完10%葡萄糖溶液200 ml+阿奇霉素0.2 g后又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M及CMV-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聊城市人民医院122例确诊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病例组)的血清CMV-IgM,同时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血清与尿液的CMV-DNA;另选择该院同期186例无感染症状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肝炎患儿CMV-IgM和CMV-DNA的阳性率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单独及联合检测CMV-IgM、CMV-DNA在诊断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中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CMV-IgM和CMV-DNA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分组,1d至6个月组CMV-IgM及CMV-DNA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最高;在以临床特征分组中,黄疸组CMV-IgM及CMV-DNA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最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病例组CMV-IgM及CMV-DNA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最大,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联合检测CMV-IgM、CMV-DNA比单独检测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9.
60.
为探讨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变化及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我们对36例心肌炎患儿进行了以上指标的检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岁~13岁,平均8岁4个月,其诊断指标均符合1994年威海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设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8岁2个月。两组小儿年龄与性别无显著差异。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