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75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53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1.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依托咪酯用于60岁以上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全身麻醉下行胃镜检查的60岁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缓慢推注芬太尼0.5~0.7μg/kg,2 min后Ⅰ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15~0.30 mg/kg;Ⅱ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直至患者BIS值降至40~60时停止给药并记录所用药量。术中Ⅰ组如出现呛咳、肢体活动,Ⅱ组当BIS值达到60或出现呛咳、肢体活动时记录当时BIS值,并追加依托咪酯(4 mg/次)。观察各时点的BIS值、是否出现呛咳体动反应、用药量、清醒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总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BIS值Ⅱ组低于Ⅰ组(P<0.01),应答及清醒时间Ⅱ组比Ⅰ组缩短(P<0.01),呛咳及体动率Ⅱ组较Ⅰ组少(P<0.05)。结论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可指导60岁以上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依托咪酯用量,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有助于减少呛咳体动反应,使患者及时清醒。术中BIS值维持40~60的范围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法分别检测42例ACS患者、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BNP水平,ACS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分析各组之间BNP水平的差异.结果 ACS组BNP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健康对照组(P< 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随病变动脉支数的增加BNP水平也相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ACS患者危险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地佐辛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地佐辛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0例。A组和B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05μg/kg)和地佐辛(0.1 mg/kg),60例患者均为结束手术前10 min停止泵注丙泊酚和吸入七氟烷,结束手术立即停止泵入瑞芬太尼,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停止至恢复自主呼吸及意识的时间、手术停止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3组患者于拔管即刻(T 1)、拔管后10 min(T 2)及拔管后60min(T3)的镇静评分(Ramsay)、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3组患者拔管后的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 A、B、C 3组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术后发生中等和严重疼痛的患者比例各占(0%、5%)明显低于C组(40%)(P<0.05);B组发生恶心8例、呕吐9例(各占40%、45%),高于A组(5%、10%)、C组(1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躁动发生率(60%)明显高于A组(5%)、B组(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05μg/kg)和地佐辛(0.1mg/kg),均能够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瑞芬太尼所引起的术后疼痛过敏,但地佐辛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6和TNF-α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45例稳定性冠心病(SCHD)患者中的IL-6和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IL-6和TNF-α在ACS组、SCHD组水平均升高,ACS组、SCHD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和SCHD组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不仅仅只作为炎性反应指标,而且参与了冠状动脉的病变,IL-6和TNF-α是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6.
甘慧珍  董宏  李斌  顾红菲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5):83+85-83,85
脑梗塞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特性严重危害着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已成为医学和社会重点关注的课题,如何进一步提高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做好二级预防,降低复发率,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种围绕治疗卒中的药物有很多,具体疗效各有不同,我们对脑血栓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7.
氨茶碱为茶碱与乙二胺复合物,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乙二胺可增加茶碱的水溶性.主要作用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减少呼吸肌疲劳;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低剂量一般不加快心率;舒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和胆管;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球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具有利尿作用[1].在日常使用中,总结一些使用案例,提高对氨茶碱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8.
药物支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但最近药物支架晚期血栓的问题倍受关注。现就可能导致药物支架晚期血栓的因素及支架的发展前景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1岁。于2003年2月12日在路上行走,突然感到头痛、头晕,随后昏倒在地,约10min后清醒。醒后仍感剧烈头痛、头晕,伴喷射性呕吐,发病lh后急诊入院.发病前无头外伤史,发病后无抽搐发作,无大小便失禁。既往无长期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min,血压150/90mmHg。神志清楚,痛苦病容,焦虑,语言流畅,全身无外伤痕迹,皮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器官外非淋巴结性转移癌组织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天津市大港油田总医院2003年10月—2008年1月收治的140例胃癌患者病理标本进行溶脂,获取器官外淋巴结或非淋巴结性转移癌组织,并按照其浸润转移类型分为淋巴结转移组56例和非淋巴结转移组84例,对比2组患者5年存活率、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等指标,分析器官外非淋巴结性转移癌组织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胃癌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5年存活率48.2%(27/56),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5年存活率32.1%(27/8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官外非淋巴结性转移癌组织亦具有高浸润深度与分化程度,与淋巴结性转移癌类似,且预后较差,因此,在治疗中应对非淋巴结性转移癌患者等同于淋巴结性转移癌患者对待,不可忽视,以推断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