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性传播疾病患者HBV感染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555名性病门认及诊HBV感染状况。方法 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的检测,采用ELISA法,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检测参照卫生《性病防治手册》。结果 性病患HBsAg感染率(22.50%)高于对照组(14.4%),二差异有显性(X^2=5.14,P〈0.05)、梅毒患HBsAg感染庞(23.51)高于对照组(4.81%),三差异有显性(X^2=5.  相似文献   
72.
1型糖尿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型糖尿病(type 1 DM)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病因未明.但1型DM的主效易感基因位于HLA上现已成公认的事实,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该疾病与不同的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与DR3和DR4,以及DQ分子,尤其DQβ链57位非天门冬氨酸和DQα链的52位精氨酸的作用.通过跨种族的人群研究已证实了易感基因与发病率的一致性关系,然而一致性的程度在各种族中的不同则说明了其它次效基因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1型DM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必将为其病因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究外周血白细胞溶质载体家族45成员4(solute carrier family 45 member 4,SLC45A4)和α血红蛋白稳定蛋白(α hemoglobin stabilizing protein,AHSP)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差异甲基化分析等方法在GSE51032、GSE104942和GSE89093数据集中筛选与乳腺癌发病潜在相关的基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45例乳腺癌患者和524例非乳腺癌对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ethylTarget靶向测序检测目标基因甲基化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4个基因,控制混杂因素后,SLC45A4和AHSP高甲基化与乳腺癌关系的ORadj分别为0.218(95%CI:0.158~0.299)和0.535(95%CI:0.384~0.741)。在不同亚组中SLC45A4高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ORadj最高为0.427(95%CI:0.270~0.679),最低为0.153(95%CI:0.085~0.274),而AHSP高甲基化仅在管...  相似文献   
74.
抗病毒1号中药有效部位抗流感病毒FM1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开发研制安全有效的抗流感病毒新药.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抗病毒1号中药有效部位(AD 1)在MDCK细胞中对流感病毒FM1的抑制作用.结果 AD1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26.95 mg*ml-1;抗流感病毒FM1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89 mg*ml-1,治疗指数(TT)为14.26,存在量效反应关系(P<0.05).结论抗病毒1号中药有效部位在MDCK细胞中对流感病毒FM1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探讨高纤维蛋白原和高血糖的联合作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 515例建立队列,隔夜空腹测定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及葡萄糖水平,追踪患者出院、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纤维蛋白原与高血糖的联合作用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结果 以出院和不同随访时纤维蛋白原(-)血糖(-)为基准,调整混杂因素后,单独纤维蛋白原异常增加(高纤维蛋白原(+)血糖(-))并不是在每一个随访时间点对预后都增加不良风险,出院OR=1.27,95%CI:0.87~1.99;3个月OR=1.54,95%CI:1.01~2.36;6个月OR=1.48,95%CI:0.93~2.37;12个月OR=1.19,95%CI:0.71~2.01。单独血糖异常增加(纤维蛋白原(-)高血糖(+))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对预后都增加不良风险,出院OR=2.04,95%CI:1.45~2.87;3个月OR=2.03,95%CI:1.45~2.82;6个月OR=1.97,95%CI...  相似文献   
77.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由多基因变异、环境和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引起的,并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DKK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7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同期170例非胃癌者(对照组),通过ELISA试验盒检测血清DKK1浓度,采用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并分析其水平变化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癌家族史、吸烟、饮酒、肿瘤大小、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血管浸润和嗜神经侵袭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DDK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1)。ROC曲线结果提示胃癌血清DKK1最佳临界值为167.8 pg/ml,AUC为0.908,敏感度为80.59%,特异性为84.71%。血清DKK1水平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癌家族史、吸烟、饮酒、肿瘤大小、肝脏转移、血管浸润和远处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但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嗜神经侵袭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 DKK1在非胃癌者血清中低表达,在胃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并且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胃癌筛查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2006-2009年哈尔滨市暗娼(FSW)人群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率,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宣教工作提供线索。方法对暗娼人群进行分层抽样,在知情同意后对她们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所有资料经Epi Data 3.0版软件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9年,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2.4%、57.7%、68.5%和90.6%,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3.0%、76.2%、91.4%和91.9%,梅毒检出率分别为1.2%、3.4%、2.4%和2.5%,4年间均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结论哈尔滨市暗娼人群存在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该人群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80.
脑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曾提出许多脑瘤的危险因素,现对脑瘤的理化致病因素综述如下。1 微波与电磁波Floderus〔1〕报道职业暴露微波(电磁波)与脑瘤联系密切。暴露于微波(射频)、电磁波辐射的工作人员,发生脑瘤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电子工程师、电子技师、电工、发电厂工作人员、电报电话接线员的脑瘤死亡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Thomas〔2〕等调查了435例已死亡的脑瘤病例,以386例非肿瘤死亡的病例做对照,发现暴露于微波(射频)的人员发生脑瘤的危险性上升,RR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