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28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砖茶含氟量综述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综述国内外文献,砖茶含氟量显著高于一般茶叶,有92.4%的砖茶样品含氟量在500一800mg/kg范围内。砖茶氟摄入量愈高,氟斑牙和氟骨症愈重,但受营养因素影响。饮砖茶水的少数民族,每人每日茶氟摄入6—16mg,平均为12mg左右。蒙族每人每日摄砖茶氟4.19mg,可不发生氟骨症,6.62mg可发生I度氟骨症,大多数少数民族每人每年饮用砖茶5kg,如果砖茶含氟量限制在300mg/kg以下,平均每人每日摄氟量不超过4.1mg,这样可以避免大多数人发生氟骨症。  相似文献   
22.
2002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目的 掌握全国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效果及病情变化动态,为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地氟病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结果 ①无论饮水型病区还是燃煤型病区的防治措施完成率和合格率,仍有一些省份处于较低水平。②全国大部分监测点的病情不是很重,但仍然有黑龙江、新疆、贵州、四川等病情严重的地区。结论 地氟病防治工作是长期的,必须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3.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地方病是影响我国广大农村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而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我国现有地方病中的重点疾病,随着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的病情控制或基本控制,地氟病危害和防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地方病的研究者们也把精力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本病的研究,呈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笔者仅将近3年我国地氟病防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分4个方面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4.
从2001年,在本杂志20卷第1期学术争鸣栏刊出于志恒的《从1999年中国碘缺乏病监测报告看我国碘缺乏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一文以来,针对1999年我国有无碘干预性甲肿问题开展了一场很重要的学术争鸣。参加争鸣的文章中,主张存在方发表过2篇文章[1,2],反方发表了4篇文章[3—6],这是一场很重要、很有意义的学术争论,因为它涉及近13亿人食盐中的碘含量问题。在双方已几乎说完自己的理由后,觉得还有必要说说我们的论点,特别是在这场争鸣中获得的感悟和教益。本文所以称为“碘干预性高碘甲肿”是因为1999年中国碘缺乏病监测报告(下称“监测报告”)表1中的尿碘中位数,有19个省份源自盐碘,有12个省份源自盐碘和碘油。  相似文献   
25.
中国成人骨关节炎手骨X线检出水平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中国成人骨关节炎手骨x线检出水平的地理分布及其差异。方法 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涉及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19个省份;每个省选出2—3个有代表性的村落,每个村找出40岁以上人口70—100人拍摄右手x线片,共拍摄了2698张,按计分法给病变程度量化,用Ridit法作统计分析。结果 以Ridit指数及其95%可信限表示检出水平及其可靠程度:①尚志、吉县、永寿、麟游、若尔盖等原大骨节病重病区成人骨关节炎最重,指数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0.83,0.81—0.86,为全国之最;②贵德、张家川等原大骨节病较轻病区,相应数值为0.55,0.50—0.60;③哈尔滨及其郊区、吉县雷家、宝鸡金台、青海湟中、哈密等北方面食的非病区再次之,为0.47,0.45-0.50;④苏家屯、淄博、张掖、酒泉、保定、黄骅、新郑、咸宁、会同、桂林、三亚、惠东、漳州等广大地区又次之,为0.4l,0.39——0.42,代表中国成人骨关节炎患病程度的基本水平;⑤扬州、绍兴、郫县等大米占主食绝大部分的水田区病情最低,为0.36,0.39-0.40。差别明显,呈规律的梯度。结论 中国中老年骨关节炎的右手x线检出水平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与疾病相关的原因、因素、条件的质和量可能均有不同。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砷、氟及砷氟联合染毒对SGC-7901细胞基因组DNA的损伤作用及特点。方法砷、氟染毒剂量10μmol/L,染毒后4h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结合彗星图像分析系统检测DNA损伤。结果①NaAsO2组尾长和尾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NaF组拖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氟砷联合染毒组拖尾率、尾DNA含量、尾长和尾动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但氟与砷引起的DNA损伤作用之间没有观察到交互作用。结论NaAsO2与NaF均可引起DNA损伤,但它们的损伤机理可能是不同的;氟与砷联合染毒仅表现为简单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情,探讨饮水型氟中毒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 2008年,在黑龙江省肇州县选取4个饮水含氟量≥1.0 mg/L的自然村作为病区组,在泰来县选取4个饮水含氟量<1.0 mg/L的自然村作为对照组.用B超对40岁以上居民进行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保留超声图片并做记分、诊断、评分.结果病区组4个村(新丰村、太平山村、宝产村和后郑村)共检查266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47.3%(35/74)、63.5%(40/63)、73.3%(33/45)、60.7%(51/84);对照组4个村(哈拉村、乾兴村、三家村、爱林村)共检查283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32.7%(17/52)、32.9%(24/73)、39.2%(31/79)、30.4%(24/79),两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P<0.05);病区村与对照村按年龄标准化后的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47.3%、63.5%、73.3%、60.7%,34.7%、36.3%、43.0%、41.3%,两组间预期阳性率[57.5%(153/266)、37.8%(107/2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6,P<0.01);按年龄标准化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例病变严重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5,P<0.01).结论饮水型地氟病病区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病变程度重于对照,高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对成人大骨节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对大骨节病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光辉村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检出患者80例.按病情等级、年龄、性别将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给予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等量淀粉).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个月)对患者进行直立体位的膝关节X线拍片,利用刻度放大镜测量X线膝关节腔宽度.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X线膝关节腔宽度分别为(4.30±2.14)、(4.10±2.07)mm,治疗组分别为(4.17±2.15)、(4.16±2.11)mm.药物对X线关节腔宽度没有影响(F=0.50,P>0.05),时间、药物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X线关节腔宽度有影响(F值分别为67.66、46.74,P均<0.05).治疗组X线关节腔宽度治疗前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X线关节腔宽度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 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减缓了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膝关节间隙继续变窄的进程,对关节软骨起到了保护作用,为成人大骨节病治疗在药物选择和疗效判定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中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世界上,中国是一个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情十分严重的国家,疾病类型复杂,病区分布广泛,受威胁人口众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地方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地方病防治领导机构和专业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地氟病的研究与防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地氟病危害程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0.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cale knee joint space of the patients who suffered adults' Kaschin-Beck disease (KBD) in Shangzhi C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o acquire basic knowledge for upcoming intervention trial. Methods Clinical test was proceeded in adults aged above 40 in Guanghui Village of Shangzhi City in 2007. In typical patients, bilateral knee X-ray was taken and knee joint space was scaled. Three points were chosen on inner and outer epicondyle of each knee and result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re were 307 peoples over the age of 40 in the village. Two hundred eighty-two accepted clinical test, in a rate of 91.9%. Eighty out of 282 suffered KBD, accounting for 28.4%. When the patients' condition became more serious, measurements from flank, middle, inside points on outer epicondyle of joint space presented a narrowing trend [degree Ⅰ: (5.85±0.17), (4.84±0.17), (4.36±0.18)mm; degree Ⅱ: (5.11±0.43), (4.24±0.34), (3.48±0.28)nun; degree Ⅲ: (3.59± 0.78), (3.10±0.56), (2.14±0.62)mm; Fflank,middle,inside= 6.547,5.372,10.302, all P < 0.05], but those on inner epicondyle of joint space did not[degree Ⅰ:(3.66±0.17), (3.47±0.17), (3.73±0.18)mm; degree Ⅱ:(3.55± 0.34), (3.54±0.29), (4.35±0.35)mm; degree Ⅲ: (3.19±0.72), (3.92±0.66), (4.51±0.72)ram; Finside,middle,flank= 0.351,0.356,1.883, all P > 0.05]. Joint space < 5.00 mm were found in 618, among which 363 were measured on inner epieondyle,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ose measured on outer epicondyle of joint space(255), the difference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eant(χ2=9.59, P<0.05). Conclusions Adult cases of KBD occur in Guanghui Village. Knee joint space of adult patients narrows obviously, the more serious, the narrower, especially occurring more obviously on outer epicondyle, but frequently on inner epicondy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