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县向来都有狂犬病例的发生,虽然过去曾采取过一些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但直至进入八十年代,即自1980~1987年上半年近八年时间内,每年仍有病例发生、平均14.5例,累计116例,年平均发病率1.5/10万。1987年实施了大规模的灭犬措施,流行始告中断,至今两年多未有狂犬病例发生,疫情初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局部地区发生白喉流行,少年儿童和成年人患病较多,其中8~15岁年龄组所占比例较大。据有关资料介绍,对少年儿童用小剂量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简称吸精白  相似文献   
13.
主要住区蝇类综合防制的研究,系全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专题委员会蝇类防制专题课题之一。防制方案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主要住区蝇类(家蝇、大头金蝇、铜绿蝇为代表)为防制对象,从蝇类生态与环境相联系的整体观念出发,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以消除、控制蝇类孳生的环境防制为主的综合措施,运用我国特有的除四害群众运动的基本经验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日常监测工作中,观察到汞及其化合物与铝金属作用有“生须现象”,经进一步实验,认为可用于汞及其化合物的快速定性检出,现将实验部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灭疟后期和低疟地区,仍然需要长期的疟疾监测,以期达到消灭疟疾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对疟疾监测方法的观点较不一致,本文通过台山县基本消灭疟疾后连续五年(1986—1990)的疟疾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基本情况台山县位于北纬21°34’~22°27’,东经112°3’~113°02’,有26个镇,96万多人口,五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解基本消灭丝虫病以后,班氏丝虫病的传播作用如何,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防治成果等问题,于1984至1986年选取原来人群微丝蚴阳性率分别为7.3%和10%的水步镇乔庆村和冲蒌镇南昌村为点,进行班氏丝虫病传播动力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19.
以班氏微丝蚴抗原作间接血凝、间接荧光抗体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班氏丝虫病进行了血清学诊断,并对这些试验测定抗体的效价进行了比较。在检测流行区特定组血清的丝虫抗体方面,每种方法都各有其优越性,即间接血凝、间接荧光抗体及反ELISA对流行区正常人、微丝蚴阳性者和临床丝虫病人的血清,都分别出现了较多的阳性应。ELISA简便而敏感,可用可溶性抗原作丝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麻疹、脊髓灰质炎预防接种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85年8月~11月选择了广州市越秀区(城市监测点)、台山县斗山、广海区(农村监测点)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的统一方法,调查计划免疫前后各五年发病及死亡情况,进行经济效益概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