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116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整个生育过程,由于机体受激素的影响,会引起一系列特征性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各种心理变化主要是个人内在心理过程的结果,这一内在过程,又是妇女个人对怀孕、分娩和产后阶段各生物性进程的反应。剧烈的心理变化不仅可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引起合并症,如妊娠剧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对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院诊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且对其大小、斑块形态、内部回声等特点进行明确,选取体检中心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评价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脑梗死患者中,超声检查出不稳定性斑块60例(60.0%),硬斑15例(15.0%),内膜增厚但未形成斑块10例(10.0%),未形成斑块15例(15.0%),可见脑梗死中,不稳定性斑块为主.100例对照组患者中,超声检查出颈动脉粥样斑块18例(18.0%).与对照组相比,超声检查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比率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超声诊断方法,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特点进行评估,对于脑梗死的预防,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0例经治疗及精心护理,125例患者与1周后症状消失,85例症状缓解,治疗和护理1个月后症状均消失;仍经系统的跟踪护理及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在症状消失后继续治疗3~6个月无复发。结论本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这可以表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细致的临床护理指导,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患者的依从性,正确应用药物,使患者快速症状缓解,且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复诊率,提高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感染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RICU 的18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 RICU 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为 24.73%,例次感染为 57 例,例次感染率为 30.65%.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是老年患者,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与患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医护人员无菌概念不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结论 RICU 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加强RICU 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分流术和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180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期分流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P<0.05).断流组术后再出血率22.48%高于分流组术后再出血率9.80% (P<0.05).断流组3例发生肝性脑病,占2.3%,分流组4例出现肝性脑病,占7.8%.结论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理想的术式,此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彻底,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低,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诊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检查其中包括浸润性导管癌50例,单纯癌27例,导管内癌15例,髓样癌8例。有2例患者,实际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误诊为纤维瘤,误诊率为2.0%。位于左侧的有48例,右侧的有46例,双侧都有的有6例;位于外上象限的有80例,外下象限的有10例,内上象限的有6例,内下象限的有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安全,作为乳腺癌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7.
医学伦理学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殊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它是医务工作者在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和规则.医学的发展既为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同时又向医学伦理学提出医德实践中的道德难题.它不但从观念形态上研究医德现象,还在医疗实践中研究医德现象、医德行为、医德活动、医德关系、医德观念、医德情感、医德规范.在现实社会中,它不仅表现为医务人员的品质,还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南阳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09年秋期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适龄儿童摸底登记活动的通知》要求,对河南油田所属9所托幼机构和8所小学的2009年秋期入托、入学新生的接种证持证情况,以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查验。结果接种证查验单位覆盖率为100%(17/17);预防接种证持有率为89.5%,其中托幼机构为93.1%,小学为87.8%;有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百白破三联、麻疹疫苗、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麻风二联疫苗、麻腮二联疫苗等8种疫苗接种率超过90%;接种率不足90%的疫苗包括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第4剂)和白破二联。脊髓灰质炎疫苗第4剂、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接种率,小学均低于托幼机构,差异有统计意义(χ12=98.1,χ22=22.3,χ32=246.7,χ24=443.5,P1-40.01),而麻风二联疫苗接种率小学高于托幼机构(χ2=11.22,P0.01)。对所有缺证、漏种儿童进行了逐个通知和补证(种)。结论河南油田托幼机构及小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情况良好。但仍应切实落实相关规定,托幼机构及小学应进一步主动做好新生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化疗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讨其在化疗性肝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化疗所致肝损伤的食管癌患者44例,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照组22例;分别应用GSH及葡醛内酯+益肝灵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疗组ALT数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GSH治疗化疗所致的肝损伤具有疗程短、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7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法分析比较生存期,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非参数检验根据Mann-Whitney U方法比较脑局部控制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脑部放疗方式、原发灶治疗方式、T分期、KPS评分、颅外转移数目对患者生存期有影响(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转移瘤不同治疗方案为独立预后因素(P =0.0001).71例病例中20例(28.2%)给予单纯脑部放疗,13例(18.3%)给予单纯全身化疗,16例(22.5%)进行脑部放疗+全身化疗联合治疗,22例(31.O%)仅给予最佳支持治疗.放化疗联合治疗在脑部局部控制率(62.5%)均优于单纯全身化疗(15.4%)以及单纯全脑放疗(35.0%,P =0.0002),且在中位生存期(37.1个月)明显优于单纯全身化疗(8.7个月)以及单纯全脑放疗(18.8个月,P=0.0003).结论:脑转移瘤不同治疗方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全脑放疗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