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69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以施灸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的"胃穴"、"火降穴"为切入点,观察蒙医灸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对该病的组穴原理.方法将28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灸疗组;模型对照组和灸疗组大鼠采用挟尾激怒法制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实验第7天造模成功后,灸疗组大鼠给予施灸因素,模型组大鼠给予与灸疗组大鼠同样抓取固定因素;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测定胃排空率和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值.结果治疗后,灸疗组大鼠胃残留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胃泌素(GAS)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胃动素(MTL)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蒙医灸疗"胃穴"、"火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有促进胃排空作用;②蒙医灸疗"胃穴"、"火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有提高作用,对血浆胃动素(MTL)的作用不显著;③对蒙医灸疗法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选穴与组穴方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2.
CD+4 CD+8在肺气虚证大鼠肺和皮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CD4^+CD8^+在肺气虚证大鼠肺和皮肤中的表达,旨在探讨“肺主皮毛”的免疫学基础。采用气熏法制造肺气虚证模型,实验设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肤和肺组织中CD4和CD8的表达。结果表明肺气虚证大鼠肺脏和皮肤CD8^+细胞均升高(P〈0.05);皮肤CD4^+细胞发生迁移,但数量没有变化(P〉0.05),肺CD4^+细胞数量没有变化,二者免疫功能均下降,从免疫学角度证实肺主皮毛理论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观察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损伤后,视网膜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形态学的变化来探讨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对R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蒙药组及维生素E组。采用升高兔眼压到110mmHg持续60分钟的方法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缺血再灌注24、72、168h后测定视网膜中MDA含量和SOD活性,并作光镜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视网膜的内核层变薄、细胞排列紊乱,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有大量空泡形成,伴随MDA含量升高和SOD活性下降。上述变化随时间延长而加重。而蒙药组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分别比模型组、维生素E组增厚,细胞排列整齐。MDA含量比模型组、维生素E组均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蒙药额尔敦乌日勒能降低视网膜中MDA含量、升高SOD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视网膜组织损伤,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时代发展到今天,历经千年而不衰,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其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疗效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同、被肯定还需要中医学者和专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有腰腿痛症状并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推拿手法并进行电针治疗。结果:治愈率73%,总有效率96%。结论: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6.
中医药内服外治外阴白斑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外阴白斑。方法:将600例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三组。治疗Ⅰ组:150例,口服中药,患部中药洗剂蘸洗、自制白斑软膏涂抹;治疗Ⅱ组:185例,无口服药,其它治疗同Ⅰ组;治疗Ⅲ组:265例,单独外用白斑软膏。结果:治疗Ⅰ组痊愈68%(102例),显效26.7%(40例),有效5.3%(8例),无效0%;治疗Ⅱ组痊愈11.4%(21人),基本治愈14.1%(26例),好转63.8%(118例),无效10.8%(20例);治疗Ⅲ组痊愈1.1%(3例),显效2.6%(7例),有效46.0%(122例),无效50.2%(133例)。结论:内服中药外用中药洗剂和白斑软膏治疗外阴白斑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观察前列舒颗粒对湿热瘀阻型前列腺炎的治疗情况。方法:采用以安慰剂为对照药的临床随机和双盲研究。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舒颗粒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8.
唐代医学的代表人物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统称《千金方》)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块丰碑。《千金方》以其丰富的临床资料,为唐代医学的分科及宋以后各科专著的相继问世乃至各家学说的争鸣,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妇科方面,这一承先启后的地位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69.
蒙医诊法是根据“内病必外现”、“脏腑虽居内,其花却开于外”、“整体之病,证形于局部;局部之病,牵涉整体”的原则总结出来的,从外察内、从局部知整体、从个别求普遍、从特殊到一般的一套辨证的诊断方法,与全息观点完全一致,是受全息律排布和制约的结果。蒙医诊断方法的原理是全息思想的体现,全息思想是蒙医诊断方法的理论基础。生物全息律的发现使蒙医学诊断方法中支离破碎的内容得到了统一,而且为蒙医学的许多论述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0.
自拟绿松石14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拟绿松石14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观察内蒙古伊盟乌审旗蒙医院(017300)其劳巴特尔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010020)金花关键词绿松石-14,慢性乙型肝炎,蒙医药治疗,临床观察笔者1989~1995年采用自拟方绿松石14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