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艾滋病与麻风叶干运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南京市210042)艾滋病的流行已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自从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例以来,短短十几年,艾滋病已迅速蔓延至世界五大洲。麻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流行历史,也曾蔓延...  相似文献   
32.
我国性病疫情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当前,我国性病流行已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发病地区不断扩大,危害日益严重。1995年全国性病报告病例362654例,报告发病率为30.71/10万,比1994年(26.04/10万)上升18.00%。许多地区的性病发病率,在传染病发病顺位中已名列前茅(第2、3位),如不大力加强预防与控制,预计今后疫情会继续发展蔓延。5~10年后,我国将有可能是以性病为主要传染病病种的时期。“九五”期间以及“九五”以后,我国性病、艾滋病的防治任务将更为艰巨繁重。近20余年来,性病原来的概念逐渐被性传播疾病(STD)这一新的概念所替代。其范围与内容也扩大了,…  相似文献   
33.
PCR检验技术在性病临床标本实验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在性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PCR与传统检测手段对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淋球菌以加多粘菌素的GC血液琼脂分离;衣原体用McCoy细胞培养;支原体用高效支原体培养基培养。PCR试验用基因释放剂作前处理,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结果 用PCR法检测淋病、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标本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传统的培养法高,作PCR试验的标本取材要求不如作培养那样严格,但作PCR应使用正规的试剂盒、规范的操作和严格的防污染措施,否则极易引起交叉污染。结论 PCR检验技术在性病诊断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一些培养困难的病原菌,可在规范操作和标准化试剂盒的基础上逐步加以使用。PCR检测不宜用作判愈。  相似文献   
34.
总结和分析了1998年全国性病监测系统的疫情,共报告了86838例性病,年发病率为233.86/10万,病例数比1997年增长27.49%.其中男性病例为49363例,占56.84%;女性病例37475例,占43.16%.男性患者的年增长率(32.32%)大于女性患者的年增长率(21.62%).病例数增长最快的是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GV)、生殖器疱疹和梅毒,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28.57%、69.42%和53.98%.主要传染途径仍然是非婚性行为,占65.47%,由间接接触传播的性病病例增加最快,年增长率为39.25%.儿童性病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02%.  相似文献   
35.
1998年12月对南京市7所中学高一、高二的学生,进行了以散发小册子为主的艾滋病宣传活动,同时对这种宜传效果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调查1322人.男生占53%,女生占47%,接受宣传后平均得分76.47分,男生略高于女生.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等一般知识掌握较好.约有1/3的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单纯向学生散发宣传材料,对传播知识有一定效果,但教育深度不够.今后应研究适合中学生的教育内容、教材与方式,加强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多数学生(95.6%)对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持欢迎态度.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软下疳病原体杜克雷嗜血杆菌的运输、分离及保存培养基进行评价和筛选,建立中国软下疳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为开展软下疳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手段。方法 通过接种培养杜克雷嗜血杆菌标准菌株对其菌落数量及大小进行评价,筛选出最适目的培养基。结果 杜克雷嗜血杆菌标准菌株:(1)在增养淋球菌培养基和碳琼脂培养基中经过3次传代均能保持良好生长;(2)在改良的Stuart培养基中,置4℃ 9天,仍能保持其活性便于运输;(3)在二甲基亚砜和甘油保存培养基中-70℃保存180天,活性大于脱脂牛奶培养基。结论 研究表明增养淋球菌、碳琼脂两种培养基,改良的Stuart培养基及二甲基亚砜和甘油培养基分别为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最佳分离、运送及低温保存培养基。  相似文献   
37.
在云贵川麻风高流行县(市)开展LEC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在麻风高流行县(市)开展消除麻风运动,结合常规病例发现工作发现麻风病例的效果.方法广泛开展社区的麻风健康教育,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的麻风防治技能 ,开展麻风线索调查和接触者检查,确诊和治疗患者.结果6个麻风高流行县(市)1999年发现122例新发病例,发现率为3.7/10万,比过去3年年均发现病例数(67例)和发现率(2/ 10万)高近1倍,其中家庭内接触者发病占47%.结论消除麻风运动结合常规病例发现工作可促进社区摶共±龜的发现.在麻风流行较严重地区,尤其在远离县城和难以到达的村庄,在进行充分健康教育和社区培训的基础上,采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通过皮肤科门诊、接触者检查和线索调查可发现绝大多数病例.  相似文献   
38.
全国性病艾滋病专业培训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全国性病艾滋病专业培训现况,协助卫生部制定全国性病艾滋病专业培训指导方案。方法 于1999年12月对全国开展性病艾滋病专业培训现况及需求进行了函调和现场访谈。结果 收到31个省市1996~1999年举办943期培训班、培训53105人次的报告,反映出许多好的经验,但发现培训覆盖率较低(估计10%~20%)、培训对象多集中在性防专业人员、培训内容偏重临床,忽视预防;影响培训的主要原因是缺经费、工作安排不开以及要求编写国家级培训教材和教学大纲等。结论 加强全国培训需进一步提供政策支持、分类指导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9.
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对外交往增多,旅游事业迅速发展,性病再次在我国流行。 一、流行情况 1.发病情况:1977年报告首例淋病病人后,许多省(区、市)陆续报告了新发性病病例,到1988年30个省(区、市)均有了性病病  相似文献   
40.
抓住时机乘胜前进消灭麻风全国性病麻风控制中心叶顺章全国第二次麻风联合化疗(MDT)会议于1996年12月3~5日在昆明举行,有工作在第一线的管理和防治人员的代表、专家和国外机构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总结和交流近5年来全国MDT的实施情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