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长期以来,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被解释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或死亡出现的频率”。一般多用一年作为观察期间;而罹患率(Attack rate)被认为是发病率灵活应用的形式,一般多用于小范围或短期内的流行,观察期的长短可酌情载取。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定群研究方法的进展,上述发病率、死亡率和罹患率的内涵因不能满足新概念和新公式的要求,近来在国外流行病学著作中已开始使用累计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简称CI)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疾病率(rate)与疾病概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严格地讲,率是指一种现象改变的速度,或更精确地说,率是每单位时间变化的瞬时测量值。例如,某病每个月发生10例,即可以按发生疾病的人群大小的函数来表示。1000人口中每月发生10例病人与100000人口中每月发生10例病人就不同,如果用某一时间内相对于人群大小的率来表示,更能够反映人群的疾病危险性的大小,即在较小人群中发生的某种疾病或死亡的变化,比在较大人群中发生相同的疾病或死亡的变化,危险性更大,这就是采用疾病率(或死亡率)作为测量指标的主要目的。如果只看疾病或死亡的例数,而不看发生这些疾病或死亡的人口数,会导致谬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