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中国药科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单位之一,有必要对药学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其能够很好地适应我校药学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Raf-MEK—ERK信号转导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增殖最重要的通路之一。在该通路中,Raf的突变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尤其是B-Raf,其在肿瘤中的突变率较高,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靶标之一。综述多种常见的B-Raf激酶抑制剂及其相关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DLLA)嵌段共聚物,制备去氧鬼臼毒素mPEG-PDLLA嵌段共聚物(DPT-PM),提高去氧鬼臼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方法 以开环聚合反应合成mPEG-PDLLA,并通过IR、1 H-HMR确证其结构,芘荧光探针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DPT-PM溶液,并将其冷冻干燥;分别采用动态先散射法(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手段对胶束形态、拉径与分布、载药量、包封率等进行表征,并采用透析法考察DPT-PM体外释放,并对释放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制备了去氧鬼臼毒素共聚物胶束,透射电镜下观察为近球形,平均粒径为22.0±8.9nm,载药量为20.67%,包封率为99.63%.结论 mPEG-PDUA聚合物胶束可作为疏水性药物去氧鬼臼毒素的载体,具有较高的载药性能,能一定程度提高去氧鬼臼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4.
白桦脂酸醇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经皮渗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白桦脂酸醇质体的处方工艺参数,考察醇质体作为白桦脂酸经皮给药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白桦脂酸醇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白桦脂酸和磷脂的质量比、磷酸盐缓冲液pH和乙醇体积分数对白桦脂酸醇质体处方工艺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径分析仪考察白桦脂酸醇质体的形态及粒径分布,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经皮给药特性,并与脂质体和10%异丙醇溶液比较。运用HPLC测定白桦脂酸含量,检测波长207nm,流动相乙腈-0.1%冰乙酸(70∶30)。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磷脂与白桦脂酸的质量比19∶1,磷酸盐缓冲液pH 7.4,乙醇体积分数30%;醇质体粒径94.3 nm,包封率86.3%;白桦脂酸醇质体12 h的累积经皮渗透量(108.33±10.26)μg·cm-2,分别是脂质体和10%异丙醇饱和溶液2.12倍和5.98倍。结论:醇质体作为经皮给药载体,能明显促进白桦脂酸的经皮渗透,效果优于脂质体,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及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知识图谱技术促进了新药研发的进展,但国内研究起点晚且领域知识多以文本形式存储,图谱重用率低。因此,本研究基于多源异构的医药文本,设计了以Bert-wwm-ext预训练模型为基础,并融合级联思想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模型,从而减少了传统单次分类的复杂度,进一步提高了文本识别的效率。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自建的训练语料上的F1分数达0.903,精确率达89.2%,召回率达91.5%。同时,将模型应用于公开数据集CCKS2019上,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更好地识别中文文本中的医疗实体。最后,利用此模型构建了一个中文医药知识图谱,图谱包含13 530个实体,10 939个属性,以及39 247个相关关系。本研究所提出的中文医药实体识别与图谱构建方法,有望助力研究者加快医药知识新发现,从而缩短新药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16.
从分子库中筛选出潜在活性化合物,是药物发现常用的方法。然而,随着化学空间的不断探索,目前已有超过数十亿分子的化合物库,仅仅依靠分子对接已不足以从超大化合物库中对特定靶点抑制剂进行快速筛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筛选潜在活性化合物的方法,通过计算物理化学性质相似性、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以及分子对接等步骤,对含有55亿分子的候选化合物库进行过滤筛选,最终得到51个具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and Rad3-related,ATR)激酶潜在抑制活性的化合物。该方法为从超大库中快速筛选新颖潜在活性分子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奈拉滨及其代谢物ara-G(9-β-D-阿糖呋喃糖鸟嘌呤),用于临床患者静脉滴注奈拉滨后血药浓度的监测和药动学研究。方法:内标药吉西他滨;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乙酸调pH至4.0),梯度洗脱,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 min-1。结果:奈拉滨与ara-G血药浓度分别在1~400μg·mL-1、1~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低、中、高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在80%~95%;批内、批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人体血浆中奈拉滨和ara-G的测定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含量。方法采用 Waters Symmetry C18(150×4.6mm,3.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05mol· L -1KH2PO4溶液(pH=3.0)∶乙腈=77∶23(v/v);检测波长为235nm;流速为1.0mL· min -1;进样体积为20μL;柱温40℃。结果本方法在0.0814mg· mL -1~0.1322mg· 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重复性和日间精密度良好,其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0.39%和0.36%;平均回收率为99.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党柱  朱海静  焦宇  陆涛 《药学进展》2014,(5):340-348
Fascaplysin是从海绵中发现的一种海洋天然活性产物,具有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疟疾、抑制胆碱酯酶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Fascaplysin被发现能选择性抑制抗肿瘤靶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因而备受关注。综述Fascaplysin的抗肿瘤机制、全合成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A-的18所高校申请的国外药学专利为数据源,从申请量、法律状态、技术主题和功效等方面入手,对高校药学专利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各高校相关专利政策,探索高校国外药学专利申请的发展及对策,为高校国外药学专利的布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