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4篇
临床医学   422篇
内科学   39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59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目的描述和分析我国报告的外籍登革热病例的基本情况和时空分布特征,为登革热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05 — 2017年全国确诊报告的外籍登革热病例的基本信息,描述外籍登革热病例的人口学、时间和地理分布,并比较云南省与我国其他省份的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5 — 2017年,我国共报告外籍登革热病例2 106例,占全国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的3.08%。 登革热发病随年度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省份区域不断扩大。 云南省外籍病例最多(1 751例),占全部病例数的83.14%。 其次为广东省(140例),占6.65%。 外籍人群以输入性登革热为主,由缅甸经我国云南省入境。 云南省与我国其他省份登革热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流行趋势以及来源国等均有差异。结论近年来,外籍人群对我国,特别是云南省的登革热的流行存在一定影响。 应进一步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增强对登革热的防控,在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外籍登革热病例的监测、筛查和医疗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72.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布氏菌抗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检测布氏菌抗原特异、敏感和快速的试验方法。方法在制备高滴度布氏菌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及其冻干制品基础上,建立检测布氏菌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bS-ELISA),包括常规DAbS—ELISA及快速DAbS-ELISA。用建立的两种DAbS-ELISA法对布氏菌菌体抗原及可溶性抗原进行有关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对比观察;同时对模拟的这些抗原污染的饮用水标本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常规DAbS—ELISA检测布氏菌544A、16M、133OS及104M的菌体抗原以及布氏菌16M可溶性抗原的敏感性分别为0.22万菌/ml、120万菌/ml、190万菌/ml、2万菌/ml和0.012μg/ml;用快速DAbS—ELISA法的敏感性分别为22万菌/ml、120万菌/ml、1900万菌/ml、20万菌/ml和1.2μg/ml;同时用这两种DAbS—ELISA检测上述抗原污染的饮用水标本其敏感性分别为0.22万菌/ml、1900万菌/ml、20万菌/ml和0.012μg/ml;以及22万菌/ml、120万菌/ml、1900万菌/ml、200万菌/ml和1.2μg/ml。而且这两种DAbS—ELISA法检测不含布氏菌抗原的所有对照均为阴性反应。结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检测布氏菌抗原的特异、敏感、快速和适用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天津畜牧养殖人群中无形体感染情况,探讨无形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天津4个涉农区县作为调查点,共调查166例畜牧养殖人群,55例非养殖人群,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IgG抗体,应用病例对照分析无形体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天津市畜牧养殖人群无形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27%,高于非养殖人群(27.27%);中部地区是无形体感染的高危地区(OR =2.196,95% CI:1.050 ~4.593);喂养较其他接触方式更易感染无形体(OR =4.938,95% CI:1.397~17.458);养羊较养殖其他牲畜更易感染无形体(OR=6.419,95% CI:1.566 ~26.306);牲畜散养是无形体感染的高危养殖方式(OR=2.830,95% CI:1.335~6.001).结论 天津市畜牧养殖人员无形体感染率较高,感染率高低与所在地区,养殖动物、养殖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赤峰市松山区境内鼠类,家畜家禽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鼠类、家畜家禽的粪便、脏器等样品,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生物血清分型,并用PCR方法进行毒力因子检测。结果 2011~2012年共检验各类样品412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41株,皆来自猪咽拭子。2011年总检出率为16.02%,猪咽拭子的检出率高达28.28%。4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携带了ail,ystA,yadA,virF,rfbc基因的3/O:3生物血清型菌株占95.12%;4/O:4生物血清型菌株占2.32%;其他占2.32%。结论赤峰市松山区境内的猪咽部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猪是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重要携带者。  相似文献   
75.
弹状病毒科病毒给人类健康、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带来重大影响。不同属病毒之间在基因组结构、宿主范围、传播方式等方面性状各异。目前弹状病毒划分为9个属,但仍有不少新发现病毒有待分类。病毒的进化与媒介(宿主)、传播方式、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调查2013年天津市家蝇对溴氰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3种常用杀虫剂抗药性水平,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了解天津市家蝇对杀虫剂抗药性的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2013年天津市家蝇对溴氰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比对历史数据得到天津市家蝇抗药性趋势。结果 天津市家蝇对敌敌畏、溴氰菊酯和残杀威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敌敌畏的抗药性水平最高,达19.33倍,对残杀威抗药性水平最低,为2.34倍。其中对残杀威的抗药性与其他2种药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在过去的10余年中天津市家蝇的抗药性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开展家蝇抗药性常规监测,筛选及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可以有效抑制和延缓家蝇对杀虫剂高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多杀菌素Natular G30在生活污水与小型净水中对致倦库蚊海口种群的控制效果,为其在蚊虫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用海南省海口市生活污水与小型净水中的致倦库蚊幼虫和水,在外环境以减退率为指标,分别测定Natular G30 10、20、40和80 mg/m2对蚊虫的控制效果.试验中,两次测量试验水体的水质pH值、温度、总固体含量、盐度、溶解氧含量.结果 生活污水的pH值、溶解氧含量分别为(9.62±0.43)、(12.79±3.01)mg/L,小型净水分别为(8.91±0.39)、(7.77±3.46)m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污水中,多杀菌素有效浓度为10和20 mg/m2时,蚊虫控制持效时间为12d,40和80 mg/m2处理的则>30 d;而在小型净水中,所有4个浓度均有超过30 d的持效期.两种水体所有剂量在第1天对1、2龄期幼虫的减退率即接近100%,3、4龄期幼虫在第3~7天出现100%减退,而蛹在第1天的减退率基本为负值.结论 多杀菌素Natular G30对致倦库蚊幼虫的控制效果具有高效、持久的特点;且对1、2龄幼虫的毒性高于对3、4龄幼虫的毒性,对蛹无明显的毒杀作用.因其在小型净水中的效果优于生活污水,使用时应根据水质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我国猪源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toxin-producingEscherichiacoli,STEC)产超广谱8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l β-lactamases,ESBLs)情况及其基因型。方法对22株分离自重庆地区2个规模化养殖场健康猪粪的STEC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ESBLs表型确证及7种类型(blaSHV,blaLEN,blaOKP,blaTEM,blaCTX-M,blaGES及blaKPC)ESBLs基因型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结果22株携带stx2e的STEC菌株中2株对所有23种测试抗生素敏感,其余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10株sTEc菌株(占45.45%)产ESBLs酶。PCR检测其中1株为blaCTX-M-1基因型,其余9株为blaCTX-M-9 +blaTEM-1基因型。结论重庆地区猪源STEC中存在较高比例的产ESBLs菌株。在加强人和动物STEC感染检测与监测的同时,应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24位点MIRU-VNTR的基因多态性及其评价.方法 应用欧盟推荐的24位点MIRU-VNTR分型方法,将本次分型结果与MIRU-VNTRplus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应用BioNumerics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577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347种基因型,其中299株分为69个基因簇,另278株表现为独特的基因型.MIRU31、Qub11b2、Qub26、Qub4156c、Mtub21、MIRU20和MIRU26七个位点对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辨力较高,另17个位点的分辨力较低,其中MIRU24位点分辨率为0.结论 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MIRU-VNTR分型具有良好的多态性,且该地区以现代型结核分枝杆菌为流行优势菌.  相似文献   
80.
目的为了快速检测、鉴定沙门菌属细菌,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应对能力,本研究建立了针对沙门菌属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检测下限进行评价。方法筛选针对沙门菌的属特异基因,并建立该基因的qPCR检测体系,利用肠道不同种属细菌、不同亚种及血清型沙门菌属细菌、动物及人粪便样本评价该体系的特异度、灵敏度及检测下限。结果获得沙门菌的属特异基因ttrA,建立基于该基因的qPCR检测方法。发现该方法对纯DNA的最低检测下限为2拷贝/反应。对沙门菌属以外的肠道致病菌无扩增,对1 100株不同亚种及血清型的沙门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阳性,对150份沙门菌致腹泻患者的粪便增菌液和210份动物带菌粪便增菌液均检测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单一基因的沙门菌属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度高、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快速筛查、鉴定沙门菌及由其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