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携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MSCs)尾静脉注射移植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可能作用。方法:取正常足月剖宫产健康婴儿脐带分离HU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三质粒共转染法在293T细胞中制备病毒颗粒Lenti-ACE2,并转染HUMSC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LM组、ACE2组、HUMSCs组、HUMSCs-ACE2组(n=24)。后4组大鼠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滴注BLM(5 mg/kg)建立肺损伤大鼠模型,收集各组大鼠损伤前和滴注BLM后第3、7、14天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进行相关指标检测。计数法测定BALF中性粒细胞数量;BCA法测定BALF总蛋白含量;化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RT-PCR测定肺组织中INF-γ、IL-4 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测定肺组织TNF-α含量;Western印迹法测定肺组织ACE2蛋白表达。结果:HUMSCs组、ACE2组及HUMSCs-ACE2组大鼠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在第3、7、14天较同期BLM组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以HUMSCs-ACE2组降低量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BLM组相比,HUMSCs组、ACE2组及HUMSCs-ACE2组BALF总蛋白量降低,以HUMSCs-ACE2组降低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损伤严重度病理评分结果显示:与BLM相比,ACE2、HUMSCs、HUMSCs-ACE2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HUMSCs-ACE2组表现最佳,在损伤后第3、7、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BLM组相比,HUMSCs-ACE2组总蛋白中ACE2表达增量最明显,第14天达高峰,接近BLM刺激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BLM组相比,HUMSCs组、ACE2组及HUMSCs-ACE2组MPO活性降低,以HUMSCs-ACE2组降低量最明显(P<0.05)。与同期BLM组相比,HUMSCs组、ACE2组及HUMSCs-ACE2组INF-γ mRNA水平降低,以HUMSCs-ACE2组降低量最明显(P<0.05)。与同期BLM组相比,HUMSCs组、ACE2组及HUMSCs-ACE2组IL-4 mRNA表达升高,以HUMSCs-ACE2组升高最明显(P<0.05)。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外源性HUMSCs携带ACE2/eGFP基因,经静脉输入体内后第14天可见肺组织受损处出现GFP阳性表达细胞。结论:携带ACE2的HUMSCs尾静脉注射移植能有效降低ALI大鼠肺部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总蛋白渗出,改善血管通透程度,降低肺组织中促炎因子水平,提升抗炎因子IL-4及ACE2的表达,从而减轻ALI大鼠病理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9-04--2012—04收治的94例OVCF患者非随机分为手术组40例和非手术组54例。随访1年,记录患者疼痛评分、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新发椎体骨折情况。计算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和Cobb角,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前1个月手术组疼痛缓解明显好于非手术组(P〈0.05),1个月后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P〉O.05);手术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非手术组(P〈O.01);1年后,手术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明显小于较非手术组(P〈0.01);2组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zardRatio=1.12,P=0.83)。结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PKP可在早期明显减轻OVCF患者的疼痛并缩短卧床时间、改善伤椎后凸畸形且并不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但对于远期疼痛改善无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SD大鼠失血性休克型急性肺损伤相关炎性因子及抗氧化因子的调控作用和肺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只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B组和C组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造成急性肺损伤,然后在20 min内复苏,C组复苏时应用三七总皂苷。测定动脉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巨噬细胞(PAM)和中性粒细胞(PMN)总数、BALF中蛋白含量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计算肺组织含水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复苏后B、C组TNF-α含BALF中的蛋白含量和PMN总数、肺组织含水率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但C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均低于B组。光镜下见B组肺组织间质水肿、细胞浸润明显,与之相比C组肺组织以上改变明显减轻。结论三七总皂苷对SD大鼠的失血性休克型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对1例胰腺囊肿术后胰瘘的患者行经内镜胰管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一般状况明显好转,未出现腹痛、血尿淀粉酶升高、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周胰瘘消失,瘘口愈合。随访5个月胰瘘未复发,患者饮食、大小便正常,体重增加4kg,复查B超、腹部平片示胰管支架位置正常,引流通畅。提示经内镜胰管支架引流疗效可靠、安全、并发症少,对与主胰管相通的胰瘘患者应列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流变溶栓(OASIS血栓切除系统)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术中操作注意点和术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3例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OASIS血栓切除系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完全通畅1例;血流得到明显改善1例;手术失败1例。结论流变溶栓治疗急性/亚急性外周血栓是一种较为安全、快速、疗效较好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6.
结肠运输试验的价值、诊断标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运输试验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3 d摄入不同形状的不透X线标记物随踪摄腹部平片5 d,回顾性分析100例受试者的110次检查。结果:3种标记物运输结果基本相符者98例次(89.1%),明显不符者12例次(10.9%);46例运输正常的138枚胶囊中9枚胶囊的标记物直至96 h方基本排空;72 h和96 h不同标记物剩余数相差10粒以上者分别为19(1 7.3%)和12(10.9%)例次;重复检查的10例中4例的2次运输结果不符。结论:结肠功能的不稳定性决定了运输试验具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和不可靠性。3枚胶囊5片法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检查的失误,在决定结肠慢运输病人切除结肠前应采用本法复查。  相似文献   
87.
88.
椎管内原发恶性血管外皮瘤术后18年复发1例郭坚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工医院病理科200083作者简介:郭坚,男,43岁,主治医师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右足麻木逐渐发展至双下肢麻木伴行走困难2月余入院。体检时发现双下肢肌张力稍增加,脐上2cm以下部分...  相似文献   
89.
90.
利用巴黎前瞻性研究的资料来评估无症状中年男子在运动试验中出现室性早搏者的远期转归。在1967~1972年间7746例男性文职人员,年龄42~53岁参加研究。于剔除血压>180mmHg,静息ECG有Q波,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速等情况后,6,456例完成踏车运动试验,方案包括踏车82W 2min,164W 6min和191W 2min。在运动前、运动中和恢复期10min内,每2min记录ECG 30s。ECG上ST段在J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