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7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目的评估上海口岸出入境旅行者中性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上海口岸国际旅行者中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和梅毒)监测结果,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人群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国际旅行者523 731人次,检出性传播疾病感染者613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平均检出率为27.30/10万,大部分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梅毒平均检出率为93.94/10万,超过半数为本地出境人员。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感染者中以男性20至49岁性活跃人群为主,≤19岁女性和≥50岁男性所占比例近年有所增加,平均年龄有增高趋势。性接触尤其是与商业性工作者及男性同性接触仍是主要传播途径。共发现22例HIV/梅毒双重感染病例。结论上海口岸出入境国际旅行者中性传播疾病感染率有所上升,在旅行医学工作中应该重视采取提倡安全性行为,筛查高危人群及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国际的交往日益频繁,输出劳务人员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1种既高度敏感又高度特异的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连接酶链反应技术(LCR)对受捡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结果]在1128份标本中,共检测出淋球菌阳性样品8份,阳性捡出率为0.71%(8/1128),沙眼衣原体阳性标本38份,阳性检出率为3.37%(38/1128),其中共有5份标本为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双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0.44%(5/1128)。[结论]作为1种探针检测技术,连接酶反应技术可用于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远洋海员中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在这部分人群中加强传染病监测和健康管理、开展行为干预等工作提供依据,以防止各种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方法]分别对采集到的远洋海员的血清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检测,并统计比较200~2001年间海员与其他出境人群相应指标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在远洋海员中,HIV抗体阳性率为0.24%;梅毒感染率为0.285%;HBsAg携带率为5.512%、肝功能异常比例为1.512%。除HBsAg阳性率略低于一般出境人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各级出入境口岸应完善卫生监控体系,依法加强对远洋海员等特定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和健康管理,开展有效的行为干预,为保护其身体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来沪外籍留学生各类疾病,特别是艾滋病、梅毒的发生、发展及流行特征,确定这一人群的好发疾病,以便更有效地为来华留学生进行健康指导。〔方法〕对2005年来沪所有留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转移酶(ALT)、梅毒、HIV抗体。对所得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对4928名留学生进行疾病监测和体检,共检出疾病及指标异常者497例,总检出率10.09%。发现梅毒感染者3例;HBsAg阳性90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21例;肝功能异常122例。非传染性疾病检出病例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脂肪肝、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收缩期Ⅲ杂音等。本年度我们未在来沪留学生中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体检组疾病检出率均高于申请验证组。男性组疾病检出率高于女性组。港、澳、台地区留学生HBsAg阳性、ALT增高以及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比较发达国家组和比较不发达国家组,丙型肝炎在3组中检出率较接近;3名梅毒感染者来自比较发达国家和比较不发达国家组。〔结论〕来沪留学生是健康管理重点监测人群,预防与控制AIDS、性传播疾病(STD)的工作形势依旧严峻,必须各方面联合行动。乙肝病毒感染者在留学人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应积极开展甲型、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以阻断该类传染病的传播。及早发现留学人员中存在的健康问题,有利于提供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防治指导。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选择一种适用于口岸出入境人群快速筛查结核病患者的方法。[方法] 比较血清抗结核分 支杆菌抗体检测与其它结核病筛查试验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为 97.15%;X射线检查为98.70%;结核菌素试验为63.80%。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其它结 核病筛查试验方法的特异性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抗结核的分支杆菌抗体检测 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筛查结核病的辅助方法,应尽快运用于出入境人群传染性肺结核的监测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87.
上海口岸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沙门氏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口岸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群检测沙门氏菌4856人次,鉴定出沙门氏菌29株,阳性检出率为0.597%,其中以8月份最高,为1.339%。检出的沙门氏菌6个菌群和10个血清型,菌群检出以B群为主(占44.8%),菌型以鼠伤寒(24.1%)、山夫登堡(20.7%)、阿贡纳(17.2%)为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88.
〔目的〕应用连接酶链反应技术(LCR)检测男性尿标本中的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发现并阻止污染和可重复性问题的发生。〔方法〕采集受检者晨起或较长时间(2h以上)不排尿后的首段尿(FVU)标本1130份,利用LCR对此尿液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针对S/CO在0.8以上的标本72h内进行复检,如果重复实验的S/CO≥1.0则认为阳性,S/CO<1.0,则为阴性。〔结果〕在1130例标本中,淋病奈瑟菌的S/CO在0.8以上的标本有13份,重复实验10份为阳性,其中3份S/CO在0.8~2.0的标本,复检为阴性。沙眼衣原体阳性60份,重复实验45份为阳性,18份S/CO在0.8~2.0的标本,15份复检为阴性。〔结论〕采用LCR检测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时,如S/CO在0.8~2.0应进行重新检测,可阻止污染和可重复性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速、安全、方便适合口岸现场应用的嗜肺军团菌检测方法。方法分析嗜肺军团菌基因组序列,选择特异性基因片段设计引物,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MAP)方法,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可达103cfu/ml,检测能力与荧光定量PCR法相当。结论应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建立的嗜肺军团菌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0.
2种丙型肝炎检测方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2种丙型肝炎检测方法的比较,选择适合检验检疫系统工作特点的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特异性抗体;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CV RNA,并将2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检出的49份抗HCV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有46份标本的HCVRNA同时呈阳性,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3.9%。[结论]第3代抗HCV抗体检测试剂盒,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目前13岸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筛查HCV感染的主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