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对动物侵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用ELISA检测血清中抗体,并于一年后对接种者信函调查狂犬病发病情况,借以探讨该检测方法用于血清及流行病学效果的评价,信调应答率85%,其中抗体阳性组的狂犬病病死率0.24%(1/415),显著低于抗体阴性组的3.16%(3/95)(=P0.022).抗体阳性组的病死者系狂犬咬伤颌面部、未处理伤口、疫苗6针,潜伏期28天,血清抗体第28天P/N值为3.27。  相似文献   
2.
流脑A群多糖菌苗划片免疫九年流行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预测1984年前后保定市为流脑大流行高峰年。为预防其出现,于1980~1984年对保定市区1~15岁儿童进行了两轮流脑多糖菌苗的按区划片免疫,接种率达80.01%。1985~1988年只对12~24月龄幼儿进行接种,接种率为97.15%。9年间免疫组观察833 333人发病4人,发病率为0.48/10万;对照组观察304 085人,发病25人,发病率为8.22/10万。菌苗保护率为94.16%,效果指数1:17.12。不仅有效地防止了保定市1984年大流行高峰年而且使1980~1988年连续9年流脑发病率维持在1/10万左右,是历史上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