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胸腺肽α1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各25例,另分别选择同期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例(B组)和体检健康者30例(C组),对比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比及ALT水平,A2组术后给予胸腺肽α1连续治疗7 d,对比A1和A2组术后以上指标值,并分析ALT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 A1组和A2组术前与B组、C组外周血CD3+、CD4+、CD8+、CD4+CD25+Treg、NK细胞百分比及AL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A2组术后外周血CD3+、CD4+、CD4+CD25+Treg百分比及ALT水平变化显著(P<0.05),术后3天A2组外周血CD3+、CD4+百分比均显著高于A1组(P<0.05),ALT显著低于A1组(P<0.05),术后7 d A2组CD4+CD25+Treg百分比均显著低于A1组(P<0.05),ALT与CD3+、CD4+百分比均呈负相关(r=-0.483、-598,P均<0.05),ALT与CD4+CD25+Treg百分比呈正相关(r=0.519,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肝功能严重受损,术后给予免疫增强剂胸腺肽α1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报告了以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病例,少数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009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一份河南患者的样本中分离到一种新病毒,随后通过核酸扩增及电子显微镜形态学分析,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岭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sfts布尼亚病毒[2].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miRNA在不同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耐药患者治疗期间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发生耐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服用药物不同,分为核苷类似药治疗组和干扰素治疗组各25例,利用荧光定量技术系统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血清中miRNA表达变化.结果 miRNA中let-7a、let-7f、miR-122、miR-223及miR-26a在核苷类似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表达量分别为(22.12±2.12)、(22.34±3.17)、(22.92±3.14)、1(5.27±2.28)、(17.35±2.98) fmol/L,在干扰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表达量分别为(21.31±2.05)、(21.23±2.12)、(21.72±2.18)、(13.87±2.17)、(16.28±1.87) fmol/L,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和停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miR-602含量随治疗延续逐渐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在干扰素治疗组耐药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低于在核苷类似药治疗组中的表达,但变化趋势一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RNA在干扰素治疗组耐药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低于在核苷类似药治疗组中的表达,但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4.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0年1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综合保肝、对症和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口服10mg,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35%,明显优于对照组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A/G、TBIL)及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能有更好的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可明显降低HA、LN、PC-III、PC-IV,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寨卡病毒病提供工作经验和参考依据。方法 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诊疗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年2月19日,经中国CDC有关专家复核和专家会诊,我国义乌市确诊1例从斐济、萨摩亚旅游归来的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病例曾在萨摩亚有蚊虫叮咬史。病例2月14日发病,15日出疹,16日出现结膜炎,16日收住入院,17日体温正常,19日皮疹消失,20日结膜炎消失。血液中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持续仅3 d,血液核酸检测阴性4 d后尿液仍可检测到核酸阳性。结论 该病例寨卡病毒病症状典型,早期可采集病例血液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体温正常后应采集尿液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6.
虞洪斌 《当代医学》2008,(12):31-32
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氧酶 (A D A) 和肥达试验在甲型副伤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甲型副伤寒组、非伤寒发热组和对照组不同时期检测 A D A,并对确诊伤寒的患者同期肥达试验进行对照.结果 甲型副伤寒组患者血清 A D A 活性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 ),而且升高的比例为 100%,与非伤寒发热组比较差异也极其显著(P<0.01),肥大试验在疾病的3周以后阳性率才有提高.结论 甲型副伤寒的诊断结合 A D A 的检测并监测以及参考肥达试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效果.方法 80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HBV - DNA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拉米夫定组,联合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口服100 mg/d和干扰素α-2 b 5 MU/qod肌肉注射,拉米夫定组为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HBV - DNA转阴率类似,但是HBeAg阴转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联合组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结论 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中学生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多态性及其乙型肝炎病毒C蛋白(HBc)特性变化,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变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BV-C基因特异性引物对23份义乌地区大学生HBV携带者(血清学检测为大三阳患者)血清标本进行PCR扩增鉴定,并取21份PCR检测阳性产物直接测序;进一步用Vector NTI 8.0和DNA Star软件分析HBV-C基因多态性及HBc蛋白特性的变化.结果 23份标本中,HBV-C DNA阳性率91.30%;与标准基因序列(Gen Bank X01587)比较,HBV-C基因同源性为93.3%~95.1%;分别形成54种突变模式,其中一处由于核苷酸的改变,翻译的氨基酸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此处氨基酸序列的第130处脯氨酸(P)突变为苏氨酸(T),其余标本均为同义突变;但突变处编码蛋白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性与标准株相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义乌市大学生HBV携带者HBV-C基因序列有一定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替比夫定对乙肝免疫耐受妊娠中晚期孕妇的母婴的阻断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义乌市中心医院产科的136例乙肝免疫耐受妊娠中晚期孕妇进行研究.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9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定期随访,不使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血清转氨酶、HBV-DNA载量与乙肝五项指标检测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3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HBV-DNA载量及乙肝五项指标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LT水平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HBV-DNA载量<30IU/ml的占比、血清AST、AST/ALT及GGT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二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与HBsAg()患者比较,血清中ALT、AST、GG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患者的AST/ALT、HBV-DNA载量<30IU/ml的占比均显著低于HBsAg()患者(P<0.05)。不同HBV-DNA载量患者的血清ALT、AST、AST/ALT及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ALT、AST、GGT水平逐渐升高,AST/ALT逐渐降低。不同HBV-DNA载量患者的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清转氨酶、HBV-DNA载量与乙肝五项指标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