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IV协同受体CCR5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集新疆维吾尔族血样316份,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包含CCR5△32和CCR5m303突变位点的DNA片段,前者直接电泳,后者用HinCII酶切后电泳,进行基因分型。从中发现CCR5△32杂合子22例,无突变纯合子,无CCR5m303突变。CCR5△32群体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性别之间无差异。新疆维吾尔族仍CCR5△32频率为3.48%,高于中国汉族人低于欧洲高加索人,与印度和巴基斯担少数民族接近,在地域分布上具有连续性。由于CCR5△32突变杂合体可延缓AIDS发病进程,这一发现对于维吾尔族人的AIDS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Zhao M  Fan R  Jiang TJ  Chen Z  Xie GQ  Xiao F  Wu YF  Chen BW  Han DM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6):410-41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中与重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寻找发生重症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 对北京市SARS临床诊断病例数据库中转院资料完整 ,且在 2周内发生重症的 35 5例和始终未发生重症的 84 1例SARS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高龄、有基础病的患者发生重症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重症患者发生重症前表现出以下特点 :体温下降缓慢、脉搏加快、淋巴细胞计数持续 <0 9× 10 9/L、中性粒细胞高于 7 1× 10 9/L(80 % )、X线胸片异常进展较快等。采用Cox多元逐步回归发现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早期预警重症发生的独立因素包括 :年龄偏大、有基础疾病、住院 2d后体温仍不能降至正常、住院 3d后中性粒细胞比值持续在 80 %以上、住院 4d后淋巴细胞计数仍持续 <0 9× 10 9/L和病程中出现脉搏持续加快达到 10 0次 /min。结论 根据SARS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病情况 ,结合临床对体温、脉搏、淋巴细胞绝对值以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百分比 )的密切观察能够对重症SARS的发生进行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3.
4.
用原位杂交法和ABG法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以下称CAH)血清HBsAg阴性34例和阳性30例对比进行了肝内HBV DNA、HBcAg和HBsAg的检测。上述检出率在34例HBsAg阴性CAH者中分别为23.5%,23.5%和32.4%,30例HBsAg阳性者中分别为63.3%、56.7%和83.3%。结果表明,在我国,血清HBsAg阴性、HBV相关抗体阳性或阴性的CAH中,仍有少部分人肝内存在HBV DNA和HBV抗原表达,并与肝病发病机理有关。血清HBsAg阳性的CAH者中,无论血清HBeAg阳性,或抗HBe阳性、或HBeAg阴性,均有较高比例的肝内HBV DNA和HBV抗原检出。肝内HBcAg与肝内HBV DNA关系密切,可作为反映HBV活跃复制指标;肝内HBsAg则不然。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天然免疫黏附功能(erythrocyte cell nature-immune-adhesion function,RNIAF)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评估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34例肝炎肝硬化不同分级的Ⅰ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RNIAF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群相比较,肝硬化患者I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而肝硬化Child分级各组的CRI数量表达及RNIAF都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且随着分级病情严重,CRI、RNIAF逐渐降低。结论: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活性及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发展,红细胞CRI及RNIAF。可作为判断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HBV基因型与HBV感染慢性化、重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V基因型与HBV感染后慢性化、重症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对中国2922例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型检测,比较各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差异及各基因型HBV感染者肝功能和病毒学差异.结果 2922例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C、B/C、D分别占15.9%、83.5%、0.41%、0.21%.与慢性肝炎比较急性肝炎B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P=0.003),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C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P值均为0.000),慢加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炎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B、C基因型患者HBeAg 阳性率、HBV DNA病毒载量、肝功能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组C基因型较B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更高(P值分别为0.000、0.024、0.003),肝细胞性肝癌C基因型患者HBV DNA病毒载量高于B基因型患者(P=0.025),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性肝癌组C基因型较B基因型患者胆碱酯酶更低(P值为0.0004、0.02).结论 中国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以B、C基因型为主,少量的B/C、D基因型;C基因型较B基因型HBV感染者更易发生慢性化和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但未观察到基因型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的差异.急性和轻症HBV感染者B、C基因型未显示对病情的明显影响,但重症和终末期HBV感染者C基因型较B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HBV DNA病毒载量更高,肝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血清中抗 TTV抗体及ORF1 、ORF2 区段基因的分布状况 ,并分析其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TTV的ORF1 、ORF2 区段的基因序列分别合成巢式PCR引物 ,扩增 2 46例血清标本中的TTV部分基因片段 ;采用TTVORF2 部分基因原核表达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相同血清标本中TTV抗体。结果 不同人群TTVORF1 、ORF2 基因及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有偿献血者 16 0 % (12 75 ) ,10 7% (8 75 )和 2 5 3% (19 75 ) ,甲型肝炎患者 10 0 % (3 30 ) ,16 7% (5 30 )和 16 7% (5 30 ) ;乙型肝炎患者 47 5 % (19 40 ) ,42 5 % (17 40 )和 2 2 5 % (9 40 ) ,丙型肝炎患者 42 9% (15 35 ) ,37 1% (13 35 )和 2 8 6 % (10 35 ) ;丁型肝炎患者 2 0 0 % (3 15 ) ,2 6 7% (4 15 )和13 3% (2 15 ) ;戊型肝炎患者 16 7% (2 12 )、16 7% (2 12 )、33 3% (4 12 ) ;庚型肝炎患者 2 3 8% (5 2 1) ,38 1% (8 2 1)和 2 3 8% (5 2 1) ;非甲~庚型肝炎患者 6 1 1% (11 18) ,5 0 0 % (9 18)和 44 4% (8 18)。统计分析TTVORF1 与ORF2 基因的检出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0 0 1) ;不同人群间基因检出率相差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TTV抗体的检出率与TTVDNA的检出率相关无  相似文献   
8.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同期单用拉米夫定或胸腺五肽作对照,动态观察血清HBV复制指标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血清HBeAg阴转及抗HBe阳转率明显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与胸腺五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的HBV DNA阴转率优于胸腺五肽组(P<0.05),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的病毒复制指标变化与治疗结束时无明显变化。联合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且ALT复常率保持在85%以上。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达到有效而持续的抗病毒作用。亦有利于ALT持久复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流行性肋腺炎病毒性脑膜炎(肋脑)短程高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155例肋脑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一次性鞘内注射治疗方法,并与同期入院的常规对症治疗组对照。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头痛和脑膜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分别是32h、15h、12h、3.1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h、24h、32h、6.5d,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地塞米松一次性鞘内注射疗法治疗肋脑短程、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NS3~5区序列合成了四组套式引物,建立了灵敏、特异的庚型肝炎病毒RNA双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用此方法检测了10份庚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患者血清及10份阴性的健康人血清。前者不同组引物的检出率为NS3(1)引物9份阳性,NS3(2)引物8份阳性,NS4引物4份阳性,NS5(1)引物5份阳性,NS5(2)引物9份阳性;后者各组引物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庚型肝炎病毒不同区域引物用于RT-PCR检出率差异较大。NS3(1)及NS5(2)这两组引物检出率最高,更适合用于RT-PCR检测庚型肝炎病毒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