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欣  吴毅 《广西医学》2002,24(4):462-463
目的 :建立小柴胡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 :Inertsil ODS- 3(5 μm,4 .6× 2 5 0 mm)柱 ;流动相 :甲醇 -水 -磷酸 (45∶ 5 5∶ 0 .2 ) ;检测波长 :315 nm。结果 :黄芩苷在 0 .2 4 2 9~ 1.2 14 4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 ,回收率 10 0 .0 % ,RSD=0 .96 %。结论 :本法可用于测定小柴胡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一线调脂药阿托伐他汀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文献检索2001年6月—2011年6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案例,共收集34例,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 34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肌损害最常见(47.06%),其次是肝-胆异常(29.41%),老年患者(≥61岁)发生率较高(64.71%)。结论多种药物合用是导致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门诊处方1600张,统计不合理处方,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抽查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135张,所占比例为8.44%。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选药不当、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药物联用不合理、给药方案不合理、存在配伍不当或配伍禁忌等。结论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临床医师与药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艾滋病患者感染HIV-1病毒的gag、env和pol基因变异情况,为艾滋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HIV-1艾滋病患者全血标本,提取HIV-1cDNA,进行巢式PCR和菌落PCR,并测序。结果巢式PCR检测70份全血标本HIV-1病毒gag、env、pol基因,分别有50、44和59份阳性,电泳检测3种基因巢式PCR产物分别为650、650和1 100bp。挑取阳性克隆体进行菌落PCR,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750、750和1 200bp。分析3种基因序列,有两份标本gag基因在其片段尾部第118和119位间插入一个氨基酸;env基因的V3环顶端存在6种四肽序列变异方式,即GPGR、GPGQ、GQGR、GPGA、GLGR、GPGK;pol基因在PR区的第40位发生了氨基酸突变,即由TGG变异为TAG,在其第52位同样也发生了突变,由GGT变异为AGT,而在RT区第153位发生了无义突变,即突变为终止密码子。结论本地区艾滋病患者感染HIV-1病毒的gag、env和pol基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突变,可供治疗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Purpose

To compare the outcomes of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and open disc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An extensive search of studies was performed in PubMed, Medline,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and Google Scholar. The following outcome measures were extracte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complication,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RevMan 5.0.

Results

F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volving 501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eta-analysis. The poole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S, ODI or complic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open discectomy, the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was associated with less blood loss [WMD = ?151.01 (?288.22, ?13.80), P = 0.03], shorter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MD = ?69.33 (?110.39, ?28.28), P = 0.0009], and longer operation time [WMD = 18.80 (7.83, 29.76), P = 0.0008].

Conclusions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which requires a demanding learning curve, may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open disc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沙门菌筛检流程的方法评价和检测基线,预测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玉林市从业人员沙门菌的带菌水平。方法以沙门菌选择性增菌液(SBG)和3种选择性平板(CAS、XLD、DHL)构建沙门菌筛选和检定流程,通过测试菌株和408份从业者粪便样品实测获得统计参数,据此评估不同组合流程(SBG-CAS/XLD/DHL)筛检沙门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基于SBG-DHL分离沙门菌的敏感性校准和预测2014-2017年玉林市从业人员的带菌水平。结果CAS、XLD、DHL对测试菌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0%和96.67%、100.00%和83.33%、83.33%和50.00%;应用组合流程筛检408份从业人员粪便,共分离沙门菌22株,带菌率为5.39%;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45%和89.23%(CAS)、86.36%和27.72%(XLD)、68.18%和16.15%(DHL)、100.00%和29.27%(CAS+XLD);CAS+XLD组合发现1例兼有硫化氢阴性和阳性的罗森沙门菌的无症状带菌者;校准和预测2014-2017年玉林市从业人员的平均年度带菌率为3.35%,以实测人数评估地区从业人员的带菌水平约为3350/10万。结论沙门菌检测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可作为检测质量和方法学的评价指标,大数据证实华南地区从业人员中沙门菌的高比例持留,公共卫生机构应加强沙门菌带菌者的防控,降低食源性病原菌的隐性扩散风险。  相似文献   
9.
潘力  廖厚知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98-10,991,083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分别在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8h内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外观色泽、澄明度、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8h内是稳定的,可用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0.
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技术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mini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M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手术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7月23例免气腹二孔法微型腹腔镜尾切除术(MLA组)和同期29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即VAS方法,分别于术后24、48、72h进行疼痛评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52例阑尾炎手术全部成功,MLA组手术时间(58.3±24.8)min显著短于OA组(84.9±29.1)min(t=-3.491,P=0.001);MLA组术后疼痛评分24h(2.6±0.8)分、48h(1.4±0.6)分、72h(0.7±0.4)分显著小于OA组24h(5.4±1.2)分(t=-9.614,P=0.000)、48h(3.8±1.2)分(t=-8.751,P=0.000)、72h(2.4±1.2)分(t=-6.502,P=0.000);MLA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8.1±14.6)h显著短于OA组(41.3±28.1)h(t=-2.042,P=0.046);MLA组术后住院时间(4.6±1.8)d显著短于OA组(6.8±3.2)d(t=-2.945,P=0.005);MLA组住院费用(4040.7±737.2)元显著高于OA组(3419.6±810.4)元(t=2.855,P=0.006)。结论免气腹二孔法MLA具有创伤更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诸多明显的优点,但住院费用仍较传统方法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