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口腔鳞癌细胞系SCC-15中氧化应激Nrf2通路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口腔鳞癌细胞系SCC-15,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对SCC-15中Nrf2及其下游基因Ⅱ相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NQO1)表达水平的影响,计数平均光密度值。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定量检测不同浓度AS2O3对SCC-15中Nrf2及其下游Ⅱ相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和醌氧化还原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AS2O3对Nrf2、血红素氧合酶1和醌氧化还原酶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AS2O3可激活口腔鳞癌细胞系SCC-15的Nrf2信号通路,具有促进抗氧化基因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C6胶质瘤细胞株。方法用含有CMV和EF1α两个启动子的慢病毒转染C6细胞,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克隆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阳性细胞,PCR及DNA测序鉴定基因组中EGFP的整合,并通过形态学检查、细胞增殖能力测定及致瘤性评价等进行了转染C6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慢病毒转染率高达40%;通过流式细胞仪筛选,建立了一种稳定、长期表达EGFP的C6/EGFP细胞株;PCR及DNA测序证实EGFP基因已成功整合入C6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转染前后的C6细胞没有明显改变。结论以EGFP为生物标记物的C6/EGFP细胞株成功建立,可为将来研究脑胶质瘤提供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15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检测结果,同时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15.8±2.1)m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4.8±1.9)×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1.4±10.4%)、单核细胞比率(5.5±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率(23.7±3.2%)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敏感度(95.0%)显著高于白细胞计数检测的敏感度(75.7%,χ2=20.831,P0.0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咳嗽、咳痰、气喘、肺部罗音缓解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能够较白细胞计数更为准确地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且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具有良好相关性,是理想的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4.
眼用制剂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易被微生物污染,为了最大限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一般在眼用制剂组方中加入防腐剂,苯扎氯铵是多剂量包装滴眼液广泛采用的防腐剂。但长时间使用含防腐剂的滴眼液可能会刺激眼部或引起过敏,对眼表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的方法检测36例ESCC患者癌组织及远端正常食管组织中VEGF-C的表达,观察食管鳞癌中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01);T3、T4期患者VEGF-C的表达高于Tis-T1期(P0.05);N1期患者VEGFC的表达高于N0期(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VEGF-C的高表达是淋巴结转移(N1)的独立相关因素OR=3.97(95%CI:3.73-21.47)。结论食管鳞癌中VEGF-C呈高表达,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早期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有效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