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 84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我国现存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年龄结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 ,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9月~ 2 0 0 3年 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12 840例 ,实施手术 3 15 62次。从病人初次手术年龄、手术部位、下肢瘫痪情况、步态及手术类别进行统计归类。结果 :首次手术年龄 2 5岁以下者 1172 1例 ,占同期病例总数的 91 2 9% ,其中下肢髋部手术占总手术的 15 2 8% ,膝部占 3 0 19% ,踝足占 48 73 % ,下肢均衡术占5 14 % ,上肢手术占 0 5 %。结论 :现存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70 %以上年龄 <3 5岁 ,5 0 %以上的农村患者既往未实施过正确的矫形手术治疗。对中国遗留的百万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系统的现代矫形外科治疗 ,仍是骨科界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
成年人马蹄内翻足的分型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84~1995年共收治各种马蹄内翻足1074例,18岁以上的成年人491例,术后获得1年以上随访者296例,男173例,女1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1岁,平均27.8岁。其中>45岁者9例。左下肢139例,右下肢120例,双下肢37例,共333个足。导致马蹄内翻足的病因14种,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175例,占59.1%。333个足共施行369人次手术,30例畸形严重者分两期手术矫正。6例因术后畸形矫正不足,关节融合不好又施行了二次手术。术后随访1年~8年9个月,平均3.5年,优321个足,占96.4%。差12个足。  相似文献   
3.
利用互补于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VP1区的一对引物,扩增病毒核酸中约268bp的片段。产物经HaeⅢ、RsaⅠ、XbaⅠ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观察各分离株与SabinⅠ型株酶切图谱的异同。在所检测的13株病毒分离株中,只有1株的酶切图谱与SabinⅠ型株的相同,为疫苗相关株,其它的12株均为野毒株。本实验的结果表明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所得的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碱基组成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医学期刊的知识服务实践,为医学期刊的科学传播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华医学杂志》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借助继续医学教育、微信平台、重要文章发布会、数据库,以及优先出版、按需出版、开放阅读等方式,《中华医学杂志》打造多元化场景的知识服务、联结传播渠道,从而使得科学共同体和公众读者获得较好的知识服务体验。【结论】 医学期刊的知识服务实践应以科学传播为宗旨,在实现增值服务的同时,推进科学知识在科学共同体和普通读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全民健康信息化进入新阶段,结合卫生健康行业现状的梳理及政策走向,积极探索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引领医疗服务模式的变革。本研究提出区域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概念界定、主要建设内容,以及建设运营和服务模式。旨在通过区域卫生专网和5G移动网络,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创建并利用区域互联网医院建设,优化配置医疗资源,缓解三级医院服务压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引领医疗服务模式转型,解决医改过程中的诸多堵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综述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研究文献,分析“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开展公众健康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英国和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实践,提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公众健康信息服务策略,即拓展健康信息服务功能、深化健康信息服务内容、针对服务对象提供分众服务及提升常态化应急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阿比多尔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30日至2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定点医院收治的所有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且采用阿比多尔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分析用药疗效、临床转归进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入院时均为普通型确诊患者。经过治疗,9例(占45%)显效,6例(占30%)有效,5例(占25%)无效,阿比多尔抗病毒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阿比多尔用药疗程平均为(6.7±1.6)d,退热时间平均为(4.7±2.0)d,呼吸道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5.9±2.5)d,首次复查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6.6±2.7)d。20例患者中有12例(占60%)出现不良反应,9例(占45%)出现恶心、呕吐症状,8例(占40%)有腹泻症状,4例(占20%)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总体症状较轻,停药或治疗后缓解。结论阿比多尔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细化人口健康科学领域个人敏感信息类型,以期推进人口健康科学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及个人敏感信息的立法保护提供参考,为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平台的数据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基于文献调研法考察了国内外个人敏感信息的界定,基于内容分析法总结了人口健康领域中个人敏感信息的类型,并进行了多维特征分析。结果:将人口健康领域中个人敏感信息细化为身份标识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健康医疗信息3个大类,下分9个小类。结论:个人敏感信息细化分类符合依据不同领域特点将敏感个人信息具体化的国际立法的趋势,可作为制定人口健康科学数据收集管理策略和共享策略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生物束带(脱细胞异体真皮,HADM)"阶梯式倒U形"阴道紧缩术的临床效果和操作方法。方法:从本手术项目组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实施的"阶梯式倒U形"生物束带阴道紧缩术案例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由同一手术项目组按照统一操作规范,采用生物束带实施"阶梯式倒U形"阴道紧缩术。统计平均手术时间;观察术前、术后(即刻)阴道口及阴道前1/3大小,计算阴道收紧有效率;测量术前、术后(即刻)会阴体高度,计算会阴体抬高有效率;检测术后2月阴道握持力,计算阴道握持力增加有效率;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率;随访术后2月、6月、1年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结果:50例"阶梯式倒U形"生物束带阴道紧缩术平均手术时间28min;48例术后阴道明显收紧,有效率达96%;38例会阴体高度明显抬高,有效率达76%;45例术后2月阴道握持力明显增加,有效率达90%;术后均未发生排异反应,无直肠损伤、血肿、感染等。30例得到有效随访,随访率达60%;术后2月、6月、1年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8%、97%、98%。结论:"阶梯式倒U形"生物束带阴道紧缩术手术操作快捷,可有效收紧阴道、修复会阴体和增加阴道握持力等,具有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和求美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study, an outer surface modifie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hollow fiber membrane (HF-PVDF-CNT) was prepared by coating with dopamine (PD)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T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instability of pure CNT mats fabricated by filter coating methods and membrane fouling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modified membrane was assessed and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studies of its top surface and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y, wettability, functional group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CNT material stability was evaluated during backwashing. The antifouling and filtering abilities of the unmodified and modified membranes were tested by monitoring the change in TMP and the rejection performance for different contaminants during filtration in bovine serum albumin solution (BSA), sodium alginate solution (SA) and humic acid solution (HA). Furthermore, HF-PVDF-CNT and electro-assisted HF-PVDF-CNT membranes were employed as the basic separation units in an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AnMBR) system and an anaerobic electrochemical membrane bioreactor (AnEMBR) system, respectivel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F-PVDF-CNT membrane indicated that the CNT mats exhibited good stabilit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wettability. In filtration experiments using BSA, SA and HA solutions, the HF-PVDF-CNT membrane showed an obvious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the HF-PVDF membrane in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During its application in the AnMBR and AnEMBR systems, the electro-assisted HF-PVDF-CNT membrane had greater effects than the HF-PVDF-CNT membrane on reducing fouling.

Backwashable CNT mats genera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a HF-PVDF membrane showed high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