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9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407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56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483篇
内科学   550篇
皮肤病学   158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25篇
综合类   906篇
预防医学   476篇
眼科学   204篇
药学   257篇
  6篇
中国医学   248篇
肿瘤学   2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增殖、DNA增殖分数(S+G2/M期)和倍性与胃癌患者生存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胃癌细胞群体的增殖、DNA增殖分数和倍性。 结果: 胃癌细胞群体的增殖和增殖分数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它们与胃癌患者的生存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胃癌细胞群体的增殖和DNA倍性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胃癌患者DNA二倍体组和异倍体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增殖分数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无明显关系; DNA倍性分析对胃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探讨VEGF促进EPCs分裂生长的合适浓度。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接种至人纤维连接蛋白(HFN)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4 d后收集贴壁细胞,换用配有不同浓度(对照组、10 μg/L、20 μg/L、50 μg/L)VEGF的培养基继续培养3 d后进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EPCs,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 从人外周血能成功分离EPCs细胞,并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从冠心病患者分离的EPCs增殖能力较非冠心病患者弱;VEGF在较低浓度(10 μg/L和20 μg/L)时即能显著促进EPCs生长的各项生物学指标,但高浓度(50 μg/L)时并不能进一步增强这一效应;低浓度(10 μg/L)下VEGF对冠心病患者作用较非冠心病患者弱,高浓度时对两者促进作用相近。结论: 冠心病患者EPCs功能显著减弱,较低浓度的VEGF即可显著增强EPCs的各项生物学功能,可能对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有益。  相似文献   
43.
不同保存液对离体大鼠心脏保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冷缺血期3种液体对鼠心脏保存的效果。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3组离体鼠心脏分别用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rate(HTK)液,UniversityofWisconsin(UW)液及St.ThomasⅡ(ST)液灌注停跳,并4℃冷冻保存6h。利用离体鼠心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流功能测定模型,测定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压力变化率(dp/dtmax,dp/dtmin)、冠脉流出量(CF),留取冠脉流出液检测心肌酶漏出量,并检测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取心肌标本测干湿比。结果:HTK组保存的心肌左心室功能恢复明显优于UW组(P<0.05),UW组明显优于ST组(P<0.05),LVEDP恢复HTK组和ST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较UW组恢复好(P<0.05)。保存后心肌ATP测定值HTK组高于UW组(P<0.05),UW组高于ST组(P<0.05)。3组心肌标本测干湿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TK液保存心肌效果最好,含有高钾的保存液对冠脉有损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小檗胺(BER)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电镜观察细胞微结构变化及基因组DNA电泳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以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62细胞BCR/ABL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结果:FCM检测见到典型的凋亡峰,8.0mg/LBER作用24-72h,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由(29.20±3.82)%上升至(61.77±4.35)%(P<0.01);以2.0-8.0mg/LBER作用24h,随药物浓度增加,K562细胞的凋亡率也增加。电镜下可见明确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呈现典型的梯形条带。16.0mg/LBER处理24h,K562细胞bcr/ablmRNA相对表达量及BCR/ABL融合蛋白质P2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73±0.02vs1.19±0.02(P<0.01)和0.63±0.01vs1.04±0.02(P<0.01),呈时间-浓度依赖效应。经BER作用后,K562细胞bcr/ablmRNA表达强度与P210水平呈正相关(r=0.928,P<0.05),且细胞凋亡率与bcr/ablmRNA表达呈负相关(r=-0.997,P<0.01)。结论:在体外BER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抑制bcr/ablmRNA表达及其蛋白质水平可能是其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钛表面纳米仿生磷灰石涂层对成骨样细胞行为的影响,为骨科常用钛植入体的表面改性及其生物效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商业用纯钛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表面生成均匀薄层仿生的纳米磷灰石涂层,将仿生涂层的钛金属板与成骨样细胞复合培养,以纯钛和只经磨砂、酸蚀处理的钛板作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变化、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结果: 纳米仿生磷灰石涂层比非涂层钛金属表面细胞的增殖数量明显增高,细胞的形态和分布也优于对照组;培养12 d,涂层对细胞ALP基因表达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钛金属表面纳米仿生磷灰石涂层可以增强细胞的生物效应,提高钛植入体的骨界面早期结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诱导人胃癌原代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机制。 方法: 建立人胃癌原代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瘤旁注射的方法,用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进行治疗,并设对照,用透射电镜和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 结果: 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透射电镜和TUNEL法发现白藜芦醇导致移植瘤内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白藜芦醇注射组的Bcl-2蛋白阳性细胞率(3.92%±0.85%、5.70%±0.84%和11.86%±0.97%)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27.56%±1.40%和29.48%±0.51%)之间无显著差异;Bax蛋白阳性细胞率(52.30%±1.54%、45.72%±0.88%和40.02%±1.20%)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20.88%±0.91%和19.34%±0.35%)之间无显著差异; RT-PCR法发现白藜芦醇注射组的bcl-2 mRNA条带强度随剂量的增大而递减,并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bax mRNA条带强度递增,并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下调bcl-2 的表达和上调bax 的表达而诱导胃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发生凋亡,是其抗胃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中的福辛普利(fosinopril)、卡托普利(captopril)及I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中缬沙坦(valsartan)对人血单核细胞受细菌脂多糖(LPS)刺激表达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平产妇脐静脉取得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分组培养,以LPS(0.1 mg/L)刺激作为对照组,其它组分别再加入ACEI类药物fosinopril (20 mg/L)、captopril(20 mg/L)及valsartan(20 mg/L),孵育。冻融法收集细胞裂解液,用一期凝固法分析LPS诱导单核细胞表达的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用RT-PCR技术,观察各组表达TFmRNA,并以GAPDH作为内参照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和结论:Fosinopril,captopril及valsartan可下调人血单核细胞由LPS诱导的TFmRNA的表达,并显著降低促凝活性。  相似文献   
48.
老年与中青年癌症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症是一种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反过来 ,癌症对病人来说又是一种恶性刺激 ,会给病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影响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并可加速癌症的恶性进展 ,造成不良后果。有研究表明 ,老年与中青年癌症病人因社会地位、社会经验及社会责任的不同而各具特点[1] 。了解不同年龄癌症病人的心理状况 ,并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 ,对癌症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对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8月收治的 12 6例老年和 96例中青年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和…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DNA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与人结肠癌RKO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DNMTs)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肠癌RKO细胞72 h,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及DNA测序法分析p16/CDKN2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MTT、FCM、荧光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后细胞生长、形态和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 结果: DNMTs抑制剂能较好地逆转启动子区胞嘧啶甲基化状态;CpG岛去甲基化后能明显地抑制肠癌细胞的生长,增加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0.01),诱导肠癌细胞凋亡,影响肠癌细胞周期分布,并具有良好的量效依赖关系。 结论: 通过逆转CpG岛高甲基化能有效地抑制肠癌细胞增殖,为临床治疗大肠癌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方法: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6例正常对照和39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15例、合并大血管病变24例)的血浆MMP-3和uPAR水平。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uPAR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MMP-3无显著差异;合并大血管病变组MMP-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单纯糖尿病组(P<0.01,P<0.01),而uPAR亦高于正常对照及单纯病变组(P<0.01,P<0.05)。2型糖尿病血浆MMP-3水平和uPAR水平呈正相关, LDL-C与uPAR呈正相关且是uPAR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MMP-3和uPAR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密切相关,MMP-3可作为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循环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