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84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215篇
  8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0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口腔擦洗结合牙龈按摩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去除口腔异味的作用。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湿棉球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使用湿纱布擦洗并给予牙龈按摩。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及1级以上口腔异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口腔擦洗结合牙龈按摩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和口腔异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2.
双源CT血管成像评价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A(DSCTA)在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MMD)术前及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MMD患者,共37条搭桥血管。术前1周内行DSCTA及DSA评估颞浅动脉,术后1周复查DSCTA随访搭桥血管通畅性;对其中11例患者的12条搭桥血管于术后3~6个月内再次行DSCTA检查。由2名影像医师术前以3分法(优秀、良好、差)对DSCTA显示颞浅动脉进行评分,术后以5分法对搭桥血管通畅性进行评分。结果术前37条颞浅动脉均通畅,DSCTA显示为优秀32条(32/37,86.49%),良好5条(5/37,13.51%)。术后1周搭桥血管平均通畅性评分为2.95±1.05,通畅率为64.86%(24/37),术后6个月平均通畅性评分(3.75±0.97)及通畅率(11/12,91.67%)均较术后1周有所提高。结论 DSCTA在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MMD的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中具有高度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藕汁、油菜汁、黄瓜汁对游泳大鼠抗氧化功能的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游泳运动组、藕汁+游泳组、油菜汁+游泳组和黄瓜汁+游泳组,每组10只。前两组每天灌胃蒸馏水5 ml,后三组每天分别灌胃新鲜藕、油菜、黄瓜榨汁5 ml,共4周。实验结束时,游泳运动组和三个蔬菜汁组进行一次6 h吊尾游泳,游泳后即刻采血,取心、肝和骨骼肌,安静对照组除不游泳外其它处理均相同。测定心脏、肝脏、骨骼肌组织及血清MDA含量和总抗氧化力;血清维生素C和E,SOD、GSH-Px、CAT活性,GSH含量;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膜流动性。结果: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游泳运动组血清、心脏、肝脏与骨骼肌组织及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显著升高;血清VC、VE和GSH水平,SOD、GSH-Px和CAT活性,血清和组织总抗氧化力显著降低;腓肠肌线粒体的膜电位显著降低,膜流动性显著下降。与游泳运动组比较,三个蔬菜汁组血清、心脏、肝脏与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显著减少,总抗氧化力增强,血清VC和GSH含量、SOD、GSH-Px、CAT活性显著增加,心脏和肝脏总抗氧化力显著增强,藕汁组骨骼肌总抗氧化力显著增强。与安静对照组比较,三个蔬菜汁组血清GSH含量均显著增加,藕汁组GSH-Px活性显著增加,油菜汁组SOD活性显著增加;而黄瓜汁组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显著减少。结论:蔬菜汁可减轻游泳运动造成的脂质过氧化,增强酶性和非酶性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aMKIV)基因 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 大鼠84 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CII 0 d 组、SCII 1 d 组、 SCII 3 d 组、SCII 7 d 组、SCII 14 d 组、SCII 28 d 组,每组12 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肾动脉下腹主动脉,不阻 断。SCII 各组采用Naslund 法阻断腹主动脉,复制SCII 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大鼠CaMKIV 蛋白及基因的表达,BBB 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 能。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假手术组CaMKIV 蛋白表达很少,SCII 组CaMKIV 蛋白高表达于神经 元的细胞浆和细胞核;在伤后3 d,CaMKIV 阳性细胞数最多,且高于假手术组(P <0.05)。Western blot 结果 提示,CaMKIV 蛋白表达在再灌注0 d 即高于假手术组(P <0.05),于再灌注3 d 达峰值后逐渐降低;至28 d, CaMKIV 蛋白表达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qRT-PCR 结果表明,CaMKIV 基因表 达在再灌注0 d 开始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于3 d 达峰值后降低,至28 d 仍 高于假手术组(P <0.05)。BBB 评分显示,SCII 各组大鼠后肢功能随再灌注时间延长有所改善,但至28 d 时 仍差于假手术组。结论 SCII 早期可快速诱导CaMKIV 基因表达上调和蛋白合成,CaMKIV 在SCII 中可能发 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哮喘模型鼠骨髓及肺纽织中CD34+、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3)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及布地奈德治疗组(C组),每组10只。B、C组以卵白蛋白(OVA)作为抗原腹腔内注射联合雾化吸入复制哮喘模型,末次激发后6h处死豚鼠,制备豚鼠肺组织病理标本和骨髓标本,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改变;免疫组化检测CD34+祖细胞、:)taxin及CCR3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组织cD34+祖细胞、Eotaxin及CCR3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布地奈德治疗组肺组织中CD34+祖细胞、Eotaxin及CCR3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哮喘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可通过下调骨髓及肺组织中cD34+祖细胞、Eotaxin及CCR3的表达水平,发挥其抗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分析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加强医德教育重要性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临床实习阶段医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临床实习阶段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应用下腔静脉直径的变化(ΔIVCD)评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24 h前后容量状态。方法:检测32例CBP治疗患者前后血浆BNP水平,并计算CBP治疗前后血浆BNP差值ΔBNP;在呼吸机呼气末床边B超测量下腔静脉直径,计算CBP治疗前后下腔静脉直径差值(ΔIVCD);同时记录CBP治疗后24 h每千克体重实际出量。结果:32例MODS患者CBP治疗后血浆BNP显著下降(156.8±72.5)比(354.2±148)pg/ml(P<0.05);CBP治疗后下腔静脉直径明显减小(1.45±0.56)比(1.98±0.67)cm(P<0.05);24 h实际出量(38.5±11.3)ml/kg;ΔIVCD与实际出量呈正相关,r=0.71,P<0.05,ΔBNP与实际出量呈正相关,r=0.68,P<0.05;ΔIVCD与ΔBNP呈正相关,r=0.72,P<0.05。结论:下腔静脉直径变化能够反映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容量状态变化,对CBP治疗的液体平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并研究比较CT与磁共振成像(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于脊柱外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脊柱外伤患者资料根据影像学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螺旋CT机对脊柱外伤患者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MRI进行脊柱外伤诊断。结果:两种脊柱外伤的检查方法在韧带损伤检查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P〈0.05)。结论: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对脊柱外伤诊断各有利弊,但实验组对于整体脊柱外伤的判断更加准确。因此,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联合使用,能有效的减少脊柱外伤检查错误诊断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手术夹闭存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后交通动脉瘤(PCoAA)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经显微手术夹闭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PCoAA患者80例,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性别、动脉瘤侧别、宽颈、动脉瘤大小、脑梗死史、手术时机、高血压史对手术预后影响不大;而年龄、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是影响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以及改良Fisher分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年龄不大、Hunt-Hess低分级、改良Fisher低分级这类患者,更早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性更高,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HS)和20%甘露醇(MT)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压增高中的疗效。方法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动脉瘤行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28例,在持续颅内压监测下,随机接受等渗剂量的3%HS与20%MT进行降颅压治疗,监测患者颅内压、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并记录有效颅内压降低持续时间、颅内压最大下降幅度及时间、用药前及用药后1、3 h血钠浓度及血浆渗透压。结果经3%HS和20%MT治疗后颅内压均迅速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颅内压降低持续时间及颅内压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使用后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0%MT治疗后CV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S治疗后CV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MT治疗后患者血钠下降,3%HS治疗后血钠上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MT与3%HS治疗后患者血浆渗透压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HS和20%MT在降低颅内压起效时间、最大下降幅度、有效持续时间上无明显差异,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压增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