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2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631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09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7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对心肺联合移植的大鼠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移植肺的急性排斥反应有出血、肺泡腔内渗出物、脓肿、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慢性排斥反应有肺泡上皮细胞增生、纤维结统组织增生。移植心脏的排斥反应主要为心肌的变性、坏死、充血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等。  相似文献   
992.
从建立新型的医疗保健制度,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职工个人帐户资金的积累,职工对新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满意度,深化医院内部改革,规范医疗行为等方面对镇江市职工医疗保健障制度改革的四年来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输血相关铁蓄积患者的骨密度,探讨继发性铁蓄积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54例输血相关铁蓄积患者资料,检测患者每次输血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并检测研究结束时患者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以及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Pearson或Spearman直线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及偏相关分析研究患者骨密度与铁代谢指标、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平均血清铁蛋白水平为1273.14 ng/ml,明显升高,平均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T/Z值分别为-1.75和-1.48,低于正常人水平;将患者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3组,3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以及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组和正常骨量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组患者36例,占总数67%,与正常骨量组相比,这些患者年龄大,接受输血治疗的时间长,糖尿病发病率高,血清白蛋白低以及血清铁蛋白高和转铁蛋白低;相关分析提示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与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输血治疗时间、血清铁蛋白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血清铁蛋白是影响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矫正年龄因素,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与血清铁蛋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和-0.40(P0.05)。结论输血相关铁蓄积患者存在骨密度降低,骨密度与体内铁蓄积水平呈负相关。本研究为继发性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研究提供了新的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994.
吴琳 《药学研究》2016,35(10):600-601,604
目的 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片.方法 采用溶剂法、熔融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再与适当辅料混合压片制备分散片.结果 采用固体分散法制备的分散片较原料药直接制备的分散片溶出更快,且聚乙二醇(PEG)为载体制备的分散片较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出更快.结论 先制备固体分散体再制备分散片,有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程度.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 PGC-1α)调控线粒体内膜中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tic atrophy 1, OPA1)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N2A细胞系脂质体法转染APPswe,构建AD体外模型,qRT-PCR评价mutAPP对PGC-1α和OPA1转录水平的影响;脂质体法共转APPswe和PGC-1α质粒,qRT-PCR评价PGC-1α对AD发生时OPA1转录水平的调控。利用APP/PS1鼠,通过脑区定点微注射及AAV介导的基因转导技术,诱导PGC-1α在APP/PS1小鼠侧顶叶联合皮层过表达,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检测PGC-1α对AD发生时线粒体内膜形态的影响及对OPA1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AD的发生伴随着Aβ沉积增加,线粒体形态异常及PGC-1α和OPA1转录、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PGC-1α通过促进OPA1的转录及表达,改善了AD所伴随的线粒体形态损伤及Aβ沉积。结论: PGC-1α通过正向调控OPA1,改善AD所伴随的线粒体内膜的损伤及病理改变,很可能成为AD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96.
997.
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 (EMSCs) are novel adult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the cranial neural crest. However, their stemness and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on three-dimensional fibrin gels has not yet been explor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of EMSCs on fibrin gels and their remodeling effects on the scaffolds during the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D133+/nestin+/CD44+ EMSCs were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in the lamina propria of the nasal mucosa. The passaged cells could b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to a greater degree into neurons, Schwann cells and osteoblasts on three-dimensional fibrin gels than on two-dimensional glass slides. More importantly, the induced Schwann cells and osteoblasts exerted channelized and calcified remodeling effects, respectively, on the fibrin gels. Thus, these reshaped scaffolds have desirable biological properties, such as good cell adhesion, biocompatibility and guidance over the cell behavior, providing a tissue-committed niche for specific tissue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998.
阎蕾 《山西护理杂志》2014,(10):3546-3548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跌倒原因,为防止跌倒提出对策依据,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36例跌倒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绘制特性要因图。[结果]根据特性要因图,针对跌倒原因,从人、环境设施、材料工具、护理措施、监督管理5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结论]运用特性要因图分析跌倒的原因简便实用,为预防跌倒提出有效对策,进一步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99.
黄燕  吴滢  宗海洋  肖寿华  张志坚 《眼科新进展》2011,31(10):922-925,929
目的观察角膜穿通伤后钙蛋白酶(m-calpain)、血影蛋白(α-Ⅱspectrin)及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protein-200,NF200)在视网膜中的分布特征,检测骨架蛋白降解产物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角膜穿通伤后视网膜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角膜穿通伤后6h、24h、48h、72h组,每组各10只。于眼球颞侧角膜缘用无菌注射器刺穿角膜制作角膜穿通伤模型。各组5只大鼠制作眼球切片,用相应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calpain、α-Ⅱspectrin和NF200在视网膜中的分布特征;同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另外5只大鼠眼球壁组织中上述蛋白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m-calpain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节细胞,组织中蛋白相对含量较低;角膜穿通伤组组织中阳性细胞数量增多,蛋白相对含量亦增高,于24h达高峰,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α-Ⅱspectrin和NF200主要分布于各种视细胞突起内,细胞界限和层次较清楚;角膜穿通伤组免疫荧光呈弥散分布,细胞界限和层次模糊不清;组织中α-Ⅱspectrin和NF200降解产物相对含量随m-calpain含量增高而增高,于24h达最大量,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角膜穿通伤可刺激视网膜细胞高表达m-calpain,后者对视网膜细胞骨架蛋白的降解是造成视网膜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江苏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江苏省境内长江、淮河两水系农村饮用水卫生现况。方法于2007年1—10月,按照《2007年江苏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方案》调查江苏省境内长江、淮河两水系覆盖的53个县(市)农村饮用水集中供水单位和分散式供水卫生现况。结果江苏省农村饮用水综合评价合格率为41.34%。长江、淮河两水系覆盖的农村饮用水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有余氯(49.64%)、总大肠菌群(79.69%)、浑浊度(85.75%)、细菌总数(88.78%)、氟化物(92.63%),其余指标合格率均在95%以上。与淮河水系相比,长江水系氟化物含量较低,总大肠菌群、浑浊度、锰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江、盐城两市水砷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江苏省境内长江、淮河水系范围农村饮用水水质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