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569篇
  免费   6977篇
  国内免费   10647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271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10216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27461篇
内科学   2783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1940篇
特种医学   8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0323篇
综合类   53524篇
预防医学   5806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18042篇
  471篇
中国医学   7106篇
肿瘤学   2755篇
  2024年   1119篇
  2023年   3681篇
  2022年   2462篇
  2021年   4234篇
  2020年   4628篇
  2019年   5873篇
  2018年   4775篇
  2017年   3996篇
  2016年   4739篇
  2015年   5643篇
  2014年   9445篇
  2013年   10471篇
  2012年   12422篇
  2011年   13853篇
  2010年   12230篇
  2009年   12321篇
  2008年   11313篇
  2007年   10447篇
  2006年   9782篇
  2005年   9377篇
  2004年   8263篇
  2003年   7435篇
  2002年   5728篇
  2001年   5678篇
  2000年   4784篇
  1999年   4155篇
  1998年   3253篇
  1997年   2631篇
  1996年   2314篇
  1995年   2076篇
  1994年   1690篇
  1993年   1043篇
  1992年   990篇
  1991年   905篇
  1990年   879篇
  1989年   808篇
  1988年   943篇
  1987年   645篇
  1986年   581篇
  1985年   545篇
  1984年   389篇
  1983年   329篇
  1982年   319篇
  1981年   219篇
  1980年   220篇
  1979年   128篇
  1978年   81篇
  1977年   48篇
  1976年   52篇
  1965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薛云鹤 《中外医疗》2016,(22):64-66
目的:探析手指钝性离断伤采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的59例患者中,术后断指再成活54例,占91.53%,5例失败,占8.47%,其中手指远端坏死3例,占5.08%,2例术后感染,占3.39%。结论临床上给予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2例,采用数字分析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74%,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台州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0~60岁年龄段群体,患病率最高;存在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常食宵夜、睡眠时间<6h、有药物过敏史、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家族史、存在便秘情况者的患病率均高于未存在以上情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该病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情况、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索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的影响。方法 30只12周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给予0.4 mL/100 g的20%乙醇溶液,每周3次。治疗组接受白藜芦醇40 mg/kg治疗,每日一次,治疗为期12周。治疗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股骨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股骨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cro-CT显示治疗组大鼠股骨干骺端较模型组具有更多骨小梁以及更佳的骨微观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治疗组股骨的极限载荷和峰值负荷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中药烫熨技术对老年上肢骨折患者术后中后期功能康复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0月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锻炼联合穴位按摩、穴位贴敷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烫熨技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VAS评分、SDS评分、关节活动情况、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83. 33%60. 00%);关节屈伸、伸展度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SD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药烫熨技术联合运动锻炼、穴位按摩、穴位贴敷法可有效提升患者上肢骨折屈伸、伸展功能恢复程度以及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28.
分析原发性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2例KOA患者(KOA组)和16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血清CYTL-1水平以及KOA患者滑液CYTL-1水平。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价量表(VAS)评分及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KOA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身体残疾程度。比较KOA患者血清CYTL-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OA组血清CYTL-1水平(169.10 ng·mL-1)低于对照组(316.11 ng·mL-1)(P<0.001)。血清CYTL-1水平降低是KO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13,P<0.001)。血清CYTL-1水平与滑液CYTL-1水平呈正相关(rS=0.521、β=0.24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CYTL-1用于KO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95%CI:0.787~0.881)。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KOA患者血清CYTL-1水平与WOMAC总评分、VAS评分呈负相关(rS=-0.455、β=-0.373,rS=-0.421、β=-0.218;P<0.05)。血清CYTL-1水平诊断KOA患者重度疼痛或中重度残疾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74(95%CI:0.685~0.863)、0.704(95%CI:0.602~0.791)。较血清CYTL-1水平≥169.10 ng·mL-1患者,<169.10 ng·mL-1患者的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4级(78.79%比21.21%)、软骨缺损评分≥22.67分(70.18%比29.82%)以及站起-走计时测试秒数≥5.95 s(60.66%比39.34%)的占比均更高(P<0.05)。结论 KOA患者血清CYTL-1水平降低与疾病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KOA诊断和治疗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2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3):1188-1190
在全球日益老龄化的趋势下,椎间盘退变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现今临床上对其诊疗手段及其效果都非常有限,尤其对于退变早期的椎间盘还缺乏有效的介入方法。基因治疗的兴起,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法学选择,现就椎间盘退变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其潜在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上调Mir-21调控血红素氧合酶(HO-1)机制促进椎间盘退变的修复研究。方法新西兰健康大白兔36只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Blank组(正常大白兔)、Model组(椎间盘退变大白兔)和Mir-21组(椎间盘退变大白兔+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建模处理、外泌体提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检测、H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外泌体形态、对比分析HO-1蛋白阳性率在椎间盘退变中的表达,Mir-21、HO-1和BACH1在大白兔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大白兔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白兔退变髓核细胞凋亡能力情况。结果 Blank组HO-1蛋白阳性率为(62.23±4.1)%,细胞颗粒呈棕黄色,Model组的蛋白阳性率为(8.96±2.4)%,明显低于Blank组(P0.05),Mir-21组蛋白阳性率为(42.38±3.46)%,细胞颗粒呈淡黄色,显著高于Model组低于Blank组(P0.05);Model组的Mir-21、HO-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lank组和Mir-21组(P0.05),Mir-21组的Mir-21、HO-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lank组(P0.05)。Model组的BACH1水平明显高于Blank组和Mir-21组(P0.05),Mir-21组的BACH1水平显著高于Blank组(P0.05);Blank组兔髓核内基质比较高,髓核细胞颜色较深,周边胞浆颜色较淡,Model组通过建模后髓核细胞消失,与Blank组相比基质密度比较低,髓核细胞难见(P0.05),Mir-21组通过Mir-21转染后,与Model组相比髓核内基质明显升高,密度染色加深,髓核细胞出现,并且染色加深(P0.05);Model组和Mir-21组的细胞凋亡能力明显低于Blank组(P0.05),Mir-21组细胞凋亡能力显著高于Model组(P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上调Mir-21,抑制BACH1来促进HO-1机制修复椎间盘退变的能力,对退变组织细胞具有促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